分节阅读 172(1 / 2)

的报告,当他听说日军主动提出协商解决,并且已经签订了停战三项协定,顿时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他只能和,不能战的初衷。同时,立即召集二十九军高级将领召开军政会议。

会上,鉴于日军华北驻屯军的兵力有限,包括主管军事训练团的副军长佟麟阁在内不少将领主张乘胜攻击日军,在日军援兵开至前结束战斗,形成既定局面,这样既有利于日后的谈判,又能压住日本人的气焰,使日军不敢在华北扩大战事。而且为此,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张克侠甚至已拟好了进攻作战方案。二十九军大多数旅、团长也都主张向日军发起攻击。

下面的反应显然跟宋哲元的想法背道而驰,他把目光注视到了一言未发的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张自忠的身上:“尽忱,你怎么看”

西北军在冯玉祥创建以来,一直是以家长制管理,曾经的冯玉祥一向以家长自诩,对待下属动辄打骂、罚跪,就连对待他的副手兼把兄弟鹿仲麟也不例外,这也是造成冯玉祥后来众叛亲离的原因之一。不过,张自忠却是一个异类,他一向把忠义看的很重。当年中原大战,明知败局已定,但是他还是断然拒绝蒋介石高官厚禄,依旧为冯玉祥卖命。

当年宋哲元出面改编西北军残军,组建二十九军时,手下几名师长,张自忠的势力是最大的,而且现在正在北平和日本人对峙的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又是张自忠的老部下兼好友,所以在二十九军中除了他宋明轩,张自忠的威信要超过秦德纯和佟麟阁两位副军长。所以张自忠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此时的宋哲元很希望张自忠能站出来支持自己。

张自忠很明白宋哲元的意思,他也知道要想保全二十九军这支西北军的唯一力量,只能和不能战。其实,在开战前冯治安曾征求过他的意见,当时张自忠也是主张给日本人一个教训。但是此时面对宋哲元的目光,从小扎根在他心中的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使得他在稍稍考虑后,低沉地说道:“军座,您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只要您做出决定,我张自忠绝对服从并且拥护。”

宋哲元闻言顿时大喜,连忙道:“好,好,好。尽忱,果然深明大义。”接着,扫视了一圈,清了清喉咙道:“目前的局势已经到了我们二十九军生死存亡的时刻。现在大家都赞成打,但是我现在要问问大家,怎么个打法如何打虽然目前我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大家别忘了,在东北和朝鲜还有日军的几十万大军。淞沪大战我们七十万人尚不能挡住日军的三十万人马,南京战役十万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更是不到一个星期就前线溃退。一旦事态演变成华中的局势,我们二十九军又能坚持多久呢我们要好好想想,打起来到底对谁有利打起来对共产党有利,遂了他们借抗日扩大势力的野心;对国民党有利,借抗日消灭杂牌。唯独对我们二十九军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西北军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冀察这个局面就完蛋了。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不能打,只能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华北地区的和平,才能保全我们二十九军十万将士的生命。”

宋哲元这席话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那些原本主战的将领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一脸的迷茫。主战态度最强烈的副军长佟麟阁和副参谋长张克侠则瞪大了眼睛,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正文第二百一十章出兵华北一

第二百一十章出兵华北一

就在武汉军事委员会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增援二十九军的时候。北平方面竟然诡异地停战了,紧接着传来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在天津密会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少将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沈修文的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道:“消息准确”

“消息准确。宋哲元四号夜里秘密到达天津,召集二十九军高级将领召开军政会议,五日一早,张尽忱秘密前往天津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说着,沈醉又加了一句:“现在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病重,目前事务都有参谋长桥本群少将在主持。特务处天津站的特工亲眼看见桥本群亲自把张尽忱送了出来。”

在这个时代,沈修文虽然没有见过张自忠,而此时的张自忠也过不是个杂牌军的师长,但是在后世的记忆中张自忠却是一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淮北克敌,临沂苦战,张自忠不计前嫌,毅然解围庞炳勋部,重创板垣师团,不但令板垣震惊、令仇人庞炳勋叹眼,更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局。徐州、武汉、襄东、枣宜,凡是战火最炽烈的地方,都留下了张自忠精干健硕的身影。凡是他参加的战斗,几乎都奏响了胜利的鼓乐声。他又是抗战中倒在前线战场上的第一位集团军司令。沈修文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时候。张自忠为什么会选择和日本人和谈、妥协,这种行为已经和汉奸无疑了。

看到沈修文不说话,沈醉也难得地叹气道:“日本人这又是故技重施,为他们的增兵做准备。二十九军这个时候跟日本人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

沈醉汇报的这些情况都是通过特务处在华北的情报网传过来的,他知道,蒋委员长也肯定知道。但是如今的华北军阀林立,各自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大难临头,却还在为了自己的私利罔顾民族大义。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干如此勾当,沈修文突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这种事情连校长都无法掌控。总有一天他们会为自己这种愚蠢的举动付出代价的。”他长叹了一口气道。

明知道事情的发展,却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沈修文有种深深地无力感。

十月六日,就在日本天皇亲自任命的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上任的第一天,宋哲元在天津公开发表所谓的和平宣言。同时向全军下达了命令:

一从十月十日早开始第一班列车以后,列车运行正常化;

二解除北平戒严;

三释放逮捕的日本人;

四严禁与日军磨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