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1 / 2)

最后防守县城的最后力量吧。”

如今的局面就是把四十三军剩下的这四百多人填进去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倒还不如给人家留点种子。

“报告。刚才北门报告,增援部队六十七军吴军长到了。”这时,马聪平兴冲冲地进来报告道。

三人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匆匆走出指挥部。

一行十几匹骏马从北门的方向奔过来,在城门口一名独立二十旅中尉的带领下来到了指挥部门口。

领头的一名四十岁出头,身材魁梧的中将,毋庸置疑此人便是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

三人中也只有黄琪翔认识吴克仁,看到吴克仁惊喜道:“静山,你来得可谓真够即使的。”

看到黄琪翔,吴克仁不敢怠慢连忙跑上前来,立正敬礼道:“黄长官。六十七军吴克仁奉命前来报到。”

“好,好,好。”望穿秋水的黄琪翔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同时把郭汝栋和沈修文介绍给吴克仁。吴克仁也把跟在自己后面的少将参谋长吴桐刚向三位做了介绍。

“黄长官,一零七师和一零八师的目标太大,一路上鬼子的空袭厉害,所以到达时间要比原定今天傍晚到达要推迟。不过,一零七师的先头部队的一个团现在已经到达松江以北十公里的位置,估计还有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其余部队保证在明天凌晨五点前到达松江。我和参谋长先行穿小路前来向黄长官报到。”吴克仁接着又说道。

虽然增援部队的主力还未到达,但是黄琪翔看着吴克仁身后除了参谋以外一共才带了五六个卫士,能够从青浦及时赶到松江,感动的同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此时的松江县城已经能清晰地听到米市渡和李塔汇方向传来的轰隆隆的炮声。走进独立二十旅的旅部,沈修文详细地将目前的情况向吴克仁介绍了一遍后,吴克仁也不含糊,立刻对黄琪翔说道:“黄长官,我六十七军全体将士听凭黄长官调遣,一零七师的一个先头团马上就要赶到了,请黄长官示下。”

吴克仁这句刚刚说完,却惊异地发现黄琪翔和四十三军军长郭汝栋的目光同时看向吴克仁起初并不太在意的那名年轻的独立二十旅的旅长沈修文。

“光复,你的意见呢”

对于松江的防务,沈修文在日军尚未在杭州湾登陆时早有了计划,而且也及时构建了外围工事。应该说以独立二十旅目前指定的防守计划是相当得当的,所以黄琪翔这个仓促赶来负责松江前线军务的总指挥也乐得采用了沈修文的计划。也就等于沈修文如今已是黄琪翔的参谋长。

大敌当前沈修文在面对吴克仁惊异的眼光也不矫情,微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就防守压力而言,李塔汇要比米市渡大的多,但是米市渡一定是日军主攻和大规模过江的地方。所以我建议请友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后先行增援米市渡,在二线布防。”

黄琪翔任何考虑,当即一口答应,并且直接向吴克仁命令道:“静山,你们先头团首先增援米市渡,那里有独立二十旅的四十团,希望你们能够精诚团结,阻敌于黄浦江南岸。”

“是。”尽管吴克仁心中充满了惊讶,但对于黄琪翔的命令还是不折不扣地予以服从。

而此时正在黄浦江北岸的谷寿夫也收到了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的回电。谷寿夫自己面前的米市渡无法突破,牛岛满也止步于松江西线的李塔汇。谷寿夫要在今天傍晚邀请司令官柳川平助在松江品尝四腮鲈鱼的承诺如今也成了一句笑话。谷寿夫无奈之下向只得向司令官请罪。

柳川平助在回电中并没有对谷寿夫的进攻失利进行训斥,反而肯定了他提前出击的精神,并且告诉他已经登陆的第六师团十一旅团以及炮兵联队已在十一旅团旅团长坂井德太郎的率领下。向松江方向增援。同时也好言劝慰谷寿夫,美味的四腮鲈鱼今天不能品尝到没关系,明天也一样可以品尝。

正文第一百四十三章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

第一百四十三章淞沪会战之松江保卫战八

谷寿夫心里很清楚,司令官的这道回电虽然很客气,但是字里行间的意思很清楚地告诉他,松江非常重要,明天傍晚之前必须要攻占松江。

“师团长,据炮兵联队报告,他们将于今晚八时赶到。另外,四十五联队已经在周边水域搜集到了二十多艘木船。”第六师团下野一霍走进临时指挥部向谷寿夫报告道。

“呦西。还有四个小时炮兵联队就能赶到。”谷寿夫抬手看了看手表,点了点头。

接着他抬头朝远处灰蒙蒙的黄浦江,一脸狰狞道:“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今晚十点准时发起进攻。我要用重炮轰开对岸支那军的防御阵地,特别是那些该死的机枪火力点。”

对岸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坚固,四十五联队所属的九二步兵炮的火力又有限,不能完全进行摧毁,特别是隐藏在大堤内的那六个给日军强渡部队造成重大伤亡的重机枪地堡更是一点也威胁不到。不过,正在赶来的炮兵联队,不但装备了两个大队的七五山炮而且还有六门105毫米的重炮。谷寿夫就是要用重炮彻底摧毁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再次进行强渡。

当夜幕降临,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日夜的温差使得江面上腾起一层雾气,四百米不到的江面上一下子变的能见度很低。而炮兵的提前达到让谷寿夫不由庆幸:“真是天助我也。”

吴克仁到达松江后,将六十七的临时指挥部设在县政府。沈修文看的出来吴克仁对自己好象并不是太信任,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在黄琪翔的面子上。其实沈修文心里也明白,自从西安事变那位两次错误判断形势的张少帅被软禁后,东北军不但被缩编而且还处处被排挤。就说眼前这个六十七军,当初可是东北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下辖六个师五万之众,如今却缩编成107师和108师两个乙种师,人数还不到两万。也难怪吴克仁对自己这个中央军的嫡系心存芥蒂。

按照事先拟定的防守计划,六十七军防守松江西线和东线的外围,独立二十旅防守县城。说实在的,由于九一八,由于西安事变,沈修文对东北军也并没有多少好感。在他看来,尽管当时有那位张大少不许抵抗的命令,但是面对鬼子占了自己的家园而不开一枪的部队,是一支没有骨头的军队。所以,尽管吴克仁对他表现出不信任,沈修文也无所谓。

目前最重要的是守住外围阵地最后几个小时,明天凌晨五点前在六十七军主力到达后阵地移交,然后一心一意构筑最后一道防线。说实在的,其实别说吴克仁不信任他,他对六十七师能挡住第六师团多少时间同样也不敢恭维。此时的沈修文感觉到也许这最后几个小时是最难熬的。

四月六日晚,从周边收集来的二十几条木船接着江面上雾色的掩护,悄悄地集结,每条木船后面都拴着五六条橡皮艇。这次谷寿夫投入整整一个大队的兵力,师团所属炮兵联队的二十四门七五山炮和六门105毫米重榴弹炮已经瞄准了对岸四十团的防御阵地。

十点,随着谷寿夫踌躇满志的一声:“开始攻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