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2(1 / 1)

首都柏林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司令苏联元帅戈沃罗夫的率领下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白俄罗斯第三面军方在司令巴格拉米扬大将的率领之下肃清了东普鲁士集团;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彻底歼灭了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而且还有一部兵力在但泽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抵达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在司令叶廖缅科大将的指挥下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司令托尔布欣元帅、第二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也于四月十三日率领自己的部下攻占了维也纳。而此时,经过了东普鲁士战役和维也纳战役之后,苏联军队这个时候做好了对柏林最后的总攻的准备。

而德军主力此时也集中对付苏军。到四月十六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二百一十四个师个师加十四个旅,其中有三十四个坦克师,十五个摩托化师。而当时对美军和英军作战的只有六十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而且只有五个坦克师,仅有约二百辆坦克。而防守柏林方向的军队希特勒也是花了大心思的。是由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下辖坦克第三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维斯瓦”集团军群,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下辖坦克第四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共有四十八个步兵师,九个摩托化师,六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一百万人、火炮和追击炮一万多门、坦克和强击火炮一千五百辆、作战飞机三千三百架“中央”集团军群,而起陆军总部预备队还有八个师的队伍。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两百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也超过二十万人。

其实当时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但是英国和美国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美军和英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因为就在张心指挥部队为盟军打开进攻柏林的通道的时候,盟军没有迅速的开始攻占柏林,而是选择了先去进攻德国的外围势力,所以大量的兵力被拖在了其他的地方,于是盟军统帅部在仔细的研究过这个问题之后,艾森豪威尔最后还征求过张心的意见,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

当时的德军不得不说是在柏林的防御上面还是下了足够的功夫的,当时德军的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德军统帅部当时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采用的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光是纵深就要四十公里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德军每三公里正面一个师,每一公里正面六十门火炮、十七辆坦克。

但是即便如此,苏军最高统帅部还是准备对德军展开最后一战,同时在强击柏林时,还想盟国承诺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可以说,斯大林为了能在攻占柏林下了最大的决心,

当时苏军计划是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四月十六日凌晨五时整,朱可夫下达了攻击命令,一百四十多个探照灯一下子在朱可夫发布了命令之后,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顿时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当时的德军士兵们就目旋眼花了,就在德军还没有反应过了的时候,苏军的炮弹呼啸着倾泄到德军的防御阵地上,轰炸机轰鸣着向德军头顶投掷下大量炸弹,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地带。与此同时,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亦于四月十六日晨在尼斯河畔发起进攻,迅速渡过了尼斯河。

而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没有停止行动,而是一鼓作气的就在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朱可夫不断增加突击力量,并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在四月十七日的造成,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往上冲。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数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于是在四月十八日的早晨,苏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三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到了二十日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三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在二十日下午一时三十分的时候,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在朱可夫率领的中线集团进展的十分顺利的时候,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三十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到了四月二十日的晚上,第三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四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于四月十八日发起进攻,并且在十九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至此,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于是苏军的士气大振。三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在四月二十四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切断了德军第九集团军与柏林的联系,并合围了该集团军。四月二十五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第四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也遭到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右翼部队的夹击,处境十分困难。同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所属近卫第五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美军第一集团军会师。

就在苏军已经兵临柏林城下的时候,希特勒决定德军统帅部撤离柏林,他本人则留下“与柏林共存亡”。他下令军事机关的所有参谋和文职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参加战斗,并决定对按兵不动的指挥官要在五小时内处决,对退却的官兵不仅要处死,还要在他们的尸体上挂起“逃兵”、“胆小鬼”、“他背叛了国家、玷污了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众。

四月二十日下午,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编制内的第三突击集团军第七十九军的远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开炮。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柏林接近地的德军防线被突破。德军防御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已极度疲惫,无法阻挡占据优势的苏联红军的强大突击。

四月二十一日,近卫第二坦克集团军和第四十七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由于道路狭窄,苏军调整战术,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同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科涅夫将炮兵第十军、突击第二十五师、高射炮第二十三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二军担任空中掩护。同日,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每发炮弹重量达到五百公斤,在后面十三天的战斗中,要塞炮共发射约一百八十万发炮弹,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到了四月二十六日早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由于有了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苏军在进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飞机对目标地域进行轰击,步兵在坦克和配有喷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掩护下,一小段一小段的前进,从后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铁道和下水道渗透进去,攻占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但柏林是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等,都为德军提供了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因此,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时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对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九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十二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一向对希特勒“报喜不报忧”的德军将领,使他们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九集团军已被苏军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十二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呆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了四月二十七日,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就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电报承认第十二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九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饿、两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四月二十八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第三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八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八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深夜,第三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二十九日深夜,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二十九日凌晨一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十二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替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三十日下午三十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在四月三十日二十一时五十分,苏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圆顶

而此时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第三突击集团军第一百五十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三十日下午六时,苏军士兵又一次向这座大厦发起冲击。盘踞在这里的近两千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御林军”,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