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1 / 2)

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这四个文件组成了环环相扣的国际法律链条,明确无误地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证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协议具有无可否认的有效性。

所以,很快的开罗会议就结束了,参加会议的人呀开始各自的去该干自己的事情了,蒋介石回到了重庆,张心回到了伦敦,罗斯福和丘吉尔则是直接的赶到了参加这次会议的下半段,就是和斯大林召开德黑兰会议。这个会议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会议。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一九四四年无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第二、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第三、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第四、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第五、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虽然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但是空话也是话呀。

但是,当讨论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一九四一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战役计划,准备在一九四四年从欧洲大陆登陆。

丘吉尔思索了一阵,又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反驳丘吉尔说:“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这时候,连罗斯福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三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在一九四四年,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

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三方最终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秘密作战计划即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一九四四年五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向西线调动。

大骂丘吉尔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在会议上面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作为现在的盟军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的张心,却是给他们三个人都泼了一盆的冷水,说是自己并不同意这个计划里的有些内容。

其实本来张心都已经回到了伦敦了,准备开展自己的工作呢,但是等罗斯福到了德黑兰之后,才想起来,现在的盟军在欧洲的部队是在张心的指挥下的,所以这个计划要是没有张心参与制定的话,那这个计划基本上就是一张废纸啊,所以,罗斯福赶紧的给刚刚到达了伦敦的张心发了一封电报,邀请张心也来参加这次会议,所以张心在伦敦还没有把屁股做热呢,就直接的从伦敦再次的飞到了德黑兰,开这次会议。

这个会议在开始的以后进行的一点也不愉快,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丘吉尔在会议的里面捣乱,这个时候的丘吉尔就向一个泼妇一样,到处了开始撒泼,由于一开始张心因为并不是国家的首脑,所以也就是列席这个会议,根本就没有打算做任何的发言,但是到了会议的后面,张心实在的忍不住了,就开始对着丘吉尔开炮了。

“丘吉尔首相,我想请问你一下,你能不能告诉我,你非得让盟军在地中海从意大利登陆的理由是什么么。”坐在一旁的张心,和丘吉尔的说话时一点也不客气啊,直接的就开炮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