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0(1 / 1)

十公里的防御地带。当面之敌为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和下辖的十八个齐装满员师。当时双方力量对比为基本持平,而且坦克、飞机以及火炮和迫击炮的的数量大致相等,德军实力略微占优。

在高加索方向,原南方方面军在撤退时遭到严重损失,原有的四个集团军只剩下十多万人。最高统帅部决定撤销南方方面军,并将所有部队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由苏联元帅布琼尼任司令员,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第三十七集团军和十二集团军受领了掩护斯塔夫罗波尔方向的任务,第十八集团军、五十六集团军和第四十七集团军则受领了掩护克拉斯诺达尔方向的任务,于是、在开始的时候兵力上占优势的德军顽强地向前推进。很快进抵库班河。八月,在迈科普方向上,交战也激烈起来。八月十日,德军攻占了迈科普,十一日又攻占了克拉斯诺达尔。八月中旬,占领了莫兹多克,前出到捷列克河。到九月九日,德军将第四十六集团军击退后,占领了几乎全部山口。苏呼米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苏德恶战1

而在七月十七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会战正式开始。德军第六集团军在保卢斯上将指挥下,以第八步兵军和第十四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五十一步兵军和第二十四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突击苏军六十二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拉奇方向发展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向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发起佯攻,以吸引苏军的注意力。七月二十三日,德军突破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两个师,前出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七月二十五日,德军对由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次日,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对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他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由第六十四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斯大林还决定将预备队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随后,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七月二十八日发布了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德第六集团军由于缺少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德军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被粉碎。但此时顿河西岸苏军的处境非常困难,两翼都陷入了德军包围。二十八日,苏军从罗斯托夫撤退。

七月三十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影响命运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于是,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并于八月一日奉命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五十一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八月三日,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于五日突破了苏第六十四集团军的防御,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但之后遭到了苏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和反击,霍特只好放弃了独立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八月九日转入守势。

八月五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组为东南、斯大林格勒两个方面军,由华西列夫斯基上将统一指挥。东南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编成内有第六十四集团军、第五十七集团军、第五十一集团军,以及坦克第一集团军、坦克第十三军和空军第八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仍由戈尔多夫中将指挥,编成内有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六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三集团军集团军,以及坦克第四集团军、坦克第二十八军和空军第十六集团军。

八月十九日,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了进攻。保卢斯第六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卡亚向东南攻击,二十二日突破苏第六十二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二十三日第十四装甲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将苏第六十二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从南面的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向北进攻,突破了苏第六十四集团军的防御,二十九日进至城南的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其前锋已前出到京古塔车站。九月二日,保卢斯第六集团军右翼与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左翼在旧罗加奇克地区取得了联系。与此同时,德军第四航空队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两千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

鉴于斯大林格勒异常严峻的形势,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决定立即调拨第二十四集团军、第六十六集团军和近卫第一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八月二十九日,朱可夫飞到斯大林格勒并着手组织第二十四集团军、第六十六集团军和近卫第一集团军的反击行动。九月三日,斯大林致电朱可夫要求立即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突击,以缓解当地紧张局势。

九月五日拂晓,朱可夫将三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由于准备仓促,反击未达到预期目标。当晚,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继续冲击。九月六日,苏军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失败。九月十日,苏军试图从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第六十二集团军的联系,又遭到失败。九月十二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

在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以高速前进。八月九日,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团军占领了迈柯普油田。八月二十二日,克莱斯特的士兵在厄尔鲁斯山峰上升起了第三帝国的万字旗。八月二十五日,克莱斯特部又攻占了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五十英里,距里海也只有一百英里。八月三十一日,希特勒要求a集团军群司令利斯特元帅倾其所有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尽快拿下油田。但德军冲击力迅速下降,进展缓慢。九月九日,希特勒免去了利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上将接任,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则由麦肯森将军继任。克莱斯特上任后,虽然竭尽全力,也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冲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燃油。

九月十二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于九月十三日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新的进攻,并决定从高加索方向抽调九个师加强给第六集团军。

苏德恶战2

这个时候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轴心国部队共有五十多个师,其中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有十三个师,十七万人。而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虽有一百二十个师但人员缺额严重,实际防守斯大林格勒的是第六十二集团军和第六十四集团军,共有九万余人,一千余门火炮,一百二十辆坦克。

九月十三日,德军开始攻城。保卢斯第六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苏军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十四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九月十五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施重点突击。该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十六日,苏近卫第十三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很多重要据点双方进行了反复争夺,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达一周之久。德军不顾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

九月二十五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二十七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二十九日又被苏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斯大林格勒工业区修建在丘陵中,建筑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用石头砌成。德军的推进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来衡量。

迫击炮等重装甲部队开入城内。然而在伏尔加河东岸的苏联火炮部队将德军置于其炮火笼罩之下。而城中的红军防御部队仍然利用废墟进行战斗。由于城内布满了高达数米的瓦砾堆和废弃建筑,德国的坦克部队毫无用武之地。此外,苏联的狙击手非常成功地利用废墟作为掩体,给德军造成了极大伤亡。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苏军指挥部将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伏尔加河地区,并且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斯大林格勒。在九月底和十月初,苏军向斯大林格勒城区调去了六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德军则调去了二十万补充部队,包括九十个炮兵营和四十个受过攻城训练的工兵营。

双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德军的指挥官保卢斯得了眼部肌肉痉挛的疾病,而崔可夫也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也忍受着湿疹的病痛,以至于不得不将自己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此时,德军在苏联南部的战线是从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起,通过斯大林格勒到莫兹多克,再加上从库尔斯克到列宁格勒之间的800英里,德军在苏联的战线全长已在两千英里以上,而以德国的兵力和资源,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如此长的战线。特别危险的是,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至沃罗涅日共长三百五十英里,竟毫无掩护。德国自己腾不出兵力来填补这个缺口,只得在这一线部署了附庸国的三个集团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在沃罗涅日南面;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在东南面更远一些的位置;罗马利亚第三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正西、顿河湾曲部的右侧。这使得战线拉得非常狭长,甚至在有些地段,只有一个野战排来防守整整两公里的防线。而苏军在伏尔加河南岸保留了几个攻击点,这对德军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希特勒并非不知道这些装备和战斗力都极差的附庸国部队是不足以担负这个任务的,但他却深信只要能迅速攻克斯大林格勒,则即可抽出足够的兵力。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表示了忧虑和异议,认为斯大林格勒是不可陷入的,力主放弃这个作战,并向西撤退。结果,希特勒便在9月底免去了哈尔德陆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任命原驻法国的德军总司令库尔特蔡茨勒,上将为新一任陆军总参谋长。

九月二十八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叶廖缅科上将;近卫第一集团军扩建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中将。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奉命秘密拟制反攻计划。

十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对斯大林来说,是决不能让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的。他亲自下令叶廖缅科上将,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苏联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而对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非要攻陷它不可,当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小心地向他指出第六集团军北翼漫长的顿河战线面临着危险,建议将第六集团军撤到顿河河曲。希特勒严厉地回答说:“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

经过三个月血腥的战斗至十一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外,伏尔加河开始结冰,导致苏联不能再通过船运送补给品给城中守军。尽管如此,马马耶夫高地附近的战斗和北部城区的工厂地带的战斗依然非常激烈

十一月十一日,德军以五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和两个工兵营在宽五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内,苏德两军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修整部队。苏军的损失同样严重,

根据苏联方面统计,从七月到十一月的战斗中,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损失约七十万人,一千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