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4(1 / 2)

和欺骗手段。一九四零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曾经制订过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后来被放弃了,目的是为了全力进攻前苏联。但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又开始大造舆论,试图想让世人相信,它要实施“海狮计划”。德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迷惑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发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大量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大量的渡海及登陆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作战演习,造成部队要大规模进攻英国的假象。然后,德军大规模东调,但他们却放风说,他们是为了在进攻英国之前,到东部地区去休整。

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德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迷惑苏联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苏联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德国驻前苏联外交官,主动会晤前苏联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德军调往东部,只是为进攻英国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国向波兰大举增兵,实际上是派年轻的士兵去替换将要退役的老兵。

德军向芬兰大量增兵后,德国驻苏大使便去拜会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予以解释,并且通知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队,又解释说,德军进入罗马尼亚是派军事代表去帮助罗马尼亚训练部队。

由于“海狮计划”的存在成功地掩盖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至一九四一年六月中旬止,德国已经在其东部同前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一百九十个师、共约五百余万人,三千八百多辆坦克,五万门大炮和五千一百多架飞机。但是苏联人却对希特勒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德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国发动进攻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苏联空军的飞机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以一百九十个师,五千一百架架飞机,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前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致使苏联几乎完全瘫痪。德军又空袭了苏联西部地区的六十六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一千二百架架作战飞机。苏军面对敌人狂风暴风般的猛烈突袭,差不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内地撤退。

“巴巴罗萨”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在对英作战结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及航空兵部队实施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军西部主力,而后向战略纵深发展攻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于一九四一年年入冬之前以一系列快速的进攻击溃苏联,结束战争

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于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兰军队亦参与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的冲突持续到一九四四年。

于是希特勒吧所有的参战部队编成三个集团军群和三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是以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港口,使苏军舰队失去基地并阻止苏军向东撤退,以便在有力条件下向列宁格勒推进。

“中央”集团军群是以向布列斯特和明斯克方向突击,割裂苏军防御的战略正面,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进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是以向基辅方向进攻,夺取基辅以南地区的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苏军阵地,然后向顿巴斯发展进攻。

以上是德军进攻苏俄的基本战略态势。

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由于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意志帝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著手建立的“东方战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四一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六十万万人之多,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在基辅会战中,苏军第五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三十七集团军,第二十六集团军大部和第四十集团军,第三十八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其重要意义在于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也就是基辅大粮仓。

列宁格勒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苏联的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连接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希特勒认为只有攻占列宁格勒,才能继续打好莫斯科的进攻战。

莫斯科是苏联的政治中心,也是苏联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攻占了莫斯科,苏联政府覆灭,苏军也就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意志,苏德战争也将结束。

斯大林格勒位于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的西岸,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贯通欧亚的咽喉,也是苏联南部著名的工业中心和粮食储存地。攻下斯大林格勒,也就得到了巴库的石油,顿巴斯的煤及库班的小麦将成为德国的资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