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7(1 / 2)

都市灵瞳 浮觞 5938 字 2019-05-05

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五千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华夏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扶桑、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华夏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朝时候,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当然了,因为中医精深奥妙,想要掌握难度很大,所以近现代有没落的迹象。就好像切脉这一条,西医往往使用听诊器,来检查人体,或者借助于更加复杂的仪器。从某些方面来讲,西医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西医在检查和许多方面都比中医来的复杂。一名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就可以用精密仪器来帮人检查身体。而中医则不能,如果一名中医大夫想要达到检查出病症的程度,就需要长时间的苦修实践才行。就好比切脉。

切脉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看着简单,好像就是手指一搭,这就能够检查出病因,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想要切脉断病,是需要很深的造诣的。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它是华夏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切脉的常见部位是桡动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脉、三十二脉等,以诊察机体的病变。古代切三部九候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现在,是遵循扁鹊的寸口脉法,切寸口。切寸口也有九层。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浮、中、沉轻、中、重三种指力按脉,切出九个层面的脉象。切寸口脉时,医师以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按在患者的寸、关、尺部位。因为人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脉脉象反应不同的脏腑状态,所以要对左、右两侧的寸、关、尺脉都要切按。左手寸脉切的是心、关脉切的是肝、尺脉切的是肾。右手寸脉切的是肺、关脉切的是脾、尺脉切的也是肾。左侧、右侧的尺脉虽然切的都是肾,但是左肾、右肾功能有别:左肾主排毒,右肾主生殖。脉象反应脏腑状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列举了28种脉象,现举数例。滑脉是如盘走珠,孕妇和痰多湿重的人表现为滑脉。浮脉像春水漂木,是肾虚。沉脉如水中之沙,沉脉有劲,能量充足。迟脉缓慢,体质寒凉。数脉急促,身有内热。涩脉黏滞,体有瘀血。

宋明身为中医大家,能够通过切脉探究人体内部的状况,这从某种程度上将,犹如内视一般玄妙。傅清扬虽然不懂什么中医,但是他武功卓绝,对身体经脉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胜于宋明。在加上武者灵敏的感知能力,所以倒也颇能领会切脉的奥妙。

宋明切脉之后,没有说话,脸色平静,让宋元也切一下脉。宋元深的宋明真传,中医方面的造诣也很是不凡,切脉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父亲,看来是要做换肾的手术了”切脉之后,宋元叹了口气,非常肯定地说道。

“不错,是要做手术,明天我们去医院联系一下,就由你来做这台手术吧”宋明对宋元说道。

“好吧”宋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了此事。未完待续。。

正文第六百六十章中医之道

更新时间:201211288:44:22本章字数:3228

听到宋明和宋元讨论说要换肾,李秀芝倒也没有太大的意外,这毕竟是早就知道的结果。之前在医院的检查,大夫也曾经明确的告诉过李秀芝,只有换肾这一个办法。虽然宋明和宋元给琪琪看病的时候,让李秀芝有了一丝期待,期待能够不用换肾也可以治好琪琪的病。毕竟,这身体上的部件还是用自己的比较好。

但是这毕竟只是期待,李秀芝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此,听到宋明和宋元说要给琪琪做换肾手术的时候,她并没有太过意外。

“宋老,宋先生,不知道琪琪的这个手术危险性大吗”李秀芝有些不安地问道。

事实上,这个问题她已经问了不止一遍了,但是还总是忍不住询问,这可能是对琪琪太过在乎的缘故。

“李女士,换肾手术是个大手术,有不小的风险。不过你放心,我宋元关于这一类的手术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成功率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了,任何的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也请李女士能够做好思想准备。”宋元还是非常冷静的,并没有因为傅清扬和李秀芝的关系就说有绝对的把握。这时候,他还是能够充分的保持一名医生的理性的。

“对啊,李女士,宋元在肾病这一方面也算是国内的权威了,你放心,有清扬这层关系,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宋明看到李秀芝紧张的神态,在旁边安慰了一句。

“那就让宋先生费心了。”李秀芝稍微放心了一点。不过看得出来,在手术没有取得成功之前,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镇定下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