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1(1 / 2)

了过去一手把她抱至怀中,对着那孽子厉声喝道,“还不快滚。”

汪怀善没说话,抬起脚来就往外冲,冲到外屋的桌边,一屁股坐下,就仰头哇哇哭了起来。

这时怀慕怀仁被带回来用晚膳,见到他哭,怀慕呆了,下一刻便急得甚是厉害地过来拉着他大哥的手臂道,“大哥,谁欺负你了你别哭,你告诉怀慕,怀慕叫爹爹帮你”

怀仁不跟他一般,他只是麻利地爬到怀善的膝盖上,然后坐直了身边,扯着喉咙,便也是大声地一声,“哇”

这时,一道真哭,一道假哭便如魔音一般响透了屋子。

张小碗听到怀仁那道哭声,就叫那小坏蛋又学别人哭了,本在汪永昭怀里哭得甚为伤心的她呆了一呆,抬头与汪永昭木道,“小坏蛋太坏了,您来日要是不好好教,非让他胡作非为,我定要把他的屁股打坏”

见她又说小儿的不是,汪永昭也有些不快,眉心也拢了起来,“他哪有胡作非为,你大儿这般年龄还这般丢人现眼,那才叫胡闹”

张小碗一听,便知不能再与他说下去,便拿帕擦脸,急忙往外屋走去。

一走去,见汪怀善已站起身把小弟弟扛在了肩上坐着,她这才松了口气,转脸对萍婆说,“让人打温水过来,让这几个大的小的净净脸。”

汪怀善一听这话,忙接道,“萍婆婆,你派人告诉我那小王妃一声,让她到了时辰就过来用膳,莫误了娘开膳的时辰。”

萍婆见他满脸都是泪地说这句话,甚为好笑,她嘴角翘起,答了一声“好”,这才开门而出。

这时怀仁在汪怀善的头上抓着他的头发,大声地咯咯笑起来,并对张小碗道,“娘,大哥哥刚刚不听话,哭,羞羞。”

张小碗叹气,“你快下来。”

“不。”怀仁猛摇头,紧抓着汪怀善的头发不放。

这厢汪怀善偏过头,就是不看张小碗。

汪怀慕左右看了看,突然走到张小碗身边,抱着张小碗的腰抬头道,“娘亲,大哥要是做了错事恼了您,您莫生气了,也莫责怪他了,孩儿替大哥给您陪不是。”

“唉。”

“娘。”

“好。”张小碗柔柔地揉了揉他的头发,朝那边的两个儿子道,“过来罢,娘给你们擦擦脸。”

汪永昭这时正好走出来听到她这话,闻言便瞪了汪怀善一眼。

汪怀善视而不见地扛着小弟走到了张小碗的身边,低声轻轻地叫了张小碗一声,“娘。”

“哎。”张小碗垂眼笑着应了一声。

“你莫生孩儿的气。”

张小碗抬眼,转脸看向他,嘴边翘起温暖的笑,“哪会生你的气,娘这一辈子,疼你,疼你的两个弟弟都来不及,你们谁娘都舍不得跟你们生气。”

只是他又要走,她也要走,又是相隔万里,生死不知,她一时没忍住,才又伤了心。

她这一生,忍受了太多与她大儿生离的苦了。

221

刚刚寅时,汪永庄与汪永重就来了。

汪永庄带来了汪申氏。

汪永重则只身而来。

他们在堂屋与汪永昭张小碗请过安后,就要带汪杜氏与汪余氏去灶间亲手做饭之前,张小碗朝汪永重招了招手,“四弟你走近两步。”

“是。”汪永重拱手,靠近了他们两步。

“你自来稳重,她是你发妻,知你不会薄待她,想来,定会好始好终的罢”汪余氏被拘在了内院,只是为的不让她出门露口风,想来她这一辈子也就真只能呆在内院的那方寸之地了。

“大嫂放心。”汪永重低声道。

“以后京中就要靠你们兄弟俩了,”张小碗默了一下,还是苦笑着把话说出了口,“以前嫂子有对于你们不住的,你们就原谅嫂子是个妇人,偶也有不通情理之处,就请谅解我罢。”

见两兄弟要说话,她轻摇了摇头,接着黯然道,“你们以后在京中也没什么帮手,也不知哪天才是出头之日,嫂子也没什么给你们的,这两样,你们一人一样拿着,有用时就用着。”

她从衣袖那拿出两封信,兄弟俩人一人给了一封才道,“你们兄长的意思是,只要你们能好好活着,就算暂受点屈辱也是无碍的,我也确如他那般一样想,只要你们好好的,其它什么都无碍,我们走后,你们两人就多照顾着对方点,待到我百年,我还想你们来为我送终。”“嫂子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汪永庄勉强地笑笑,“我定会好好顾着四弟的,您放心。”

张小碗朝汪永重看去,“委屈你了,四弟。”

汪永重摇摇头,“大嫂言重,您的恩情,永重嘴拙,但记在心间,您且放心,汪家的老老少少,定会在京中安然无恙。”

“是,大嫂。”汪永庄又补道。

“你们兄弟说着罢,我带她们去为你们煮饭。”张小碗站了起来,朝汪永昭一福。

见汪永昭看她,她浅浅笑了一下,轻道,“您忙着罢,妾身去趟厨房。”

汪永昭轻颔了下首,张小碗便领着汪杜氏汪申氏下去了。

门边看到汪怀善领着木如珠站在那,张小碗朝汪怀善温声道,“进去罢,你父亲和叔叔都在里面。”

“是。”汪怀善转头看向妻子,“你好好跟着娘。”

“是。”木如珠施了一礼。

等他进了堂屋,她又朝张小碗她们施了礼。

“跟着我们走罢。”张小碗拍了拍她的手,便领着汪杜氏她们往灶房走。

途中汪杜氏来扶她,张小碗笑了,低头朝她轻声地道,“我无碍,你小心着点路。”

“唉,知呢,您且放心着。”汪杜氏轻叹了口气,并朝那边汪申氏轻声地道,“三弟妹,你也小心着点,今早露大,地面湿。”

汪申氏听着她比以前不知柔了多少的语气,心下叹然,嘴间也微笑着回道,“是,我听见了。”

几人一起进了厨房,张小碗主灶,汪杜氏她们洗菜切菜,木如珠帮着割肉,几人不到半时辰,就做出了七荤八素出来。

卯时汪家近二十个人,三兄弟的嫡子坐满了两桌,女眷却只有一桌的几位当家夫人,一行人用过饭后,汪怀善带了木如珠与他们磕过头,张小碗就上了马车。

她坐在马车看着萍婆她们牵着怀慕,抱着怀仁与他们的大哥大嫂告别,看了一会,她就撇过了头,闭上了眼睛,忍住没掉泪。

最终孩儿们都上了马车,汪永昭也上来了,马车驶入街道,跑出城外,跑了五十里,汪怀善骑着马儿还在边上跟着。

“大哥要送多远”汪怀慕不断地掀开布帘往外看,看了数次,忍不住与父亲问道。

“让他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