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1 / 2)

跟一群女人勾心斗角”汪怀善大咧咧地一挥手,不以为然地道。

“我看你爹长得也是不差啊,跟你就差不多,你娘怎么就不动心了”世子爷这时坐下,让汪怀善也跟着坐。

汪怀善朝他拱了拱手,这便坐下,道,“这哪能比得了啊,我是他儿子,她必须得欢喜我,我爹吗,他那么多女人,她欢不欢喜都无妨得紧,你看她长得也不好看,又是贫女出身,我看要是她说欢喜我爹,我爹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世子爷听了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便道,“再如何,不也生了你出来。”

“我那舅老爷逼的,你都不知道,我从我娘曾跟我说的话琢磨了一下,那夜怕是一出了门,我那爹还真是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哪有你这样说你娘的。”世子爷拿起颗花生,弹向了他的脑袋,笑骂道。

汪怀善一躲,躲过了袭击,随即,他正了正脸色,对世子爷说,“说到此,您也见过我娘了,知道那个抚养我长大的人是谁了,我便也放心了,我去边疆后,先生与她,我就交予您照顾了。”

靖世子听了收敛了脸上的笑,他剥了几颗花生吃,待几颗后,他思索完,抬脸问,“你是真要去”

“定要去上一趟,”汪怀善小脸上一片严肃,“孟先生说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世子爷,我当初跟您说的都不是说说而已,您护住我,我定倾尽全力铺佐你。”

“你还是太小了。”靖世子淡淡地说。

“那您就多派几个人帮帮我呗”说到这,汪怀善狡黠地笑了,伸出三根手指,“人也不要多,三个即可。”

“哪三个”靖世子绕有趣味地笑了起来。

“兵小柒,兵小捌,兵小玖。”

“那可全是我的心腹。”靖世子脸都冷了。

“您就给吧。”汪怀善笑得捧起了肚子。

靖世子刹那也乐出了声,“没见过你这样能拆你父亲的台的。”

汪永昭掌管银虎营,兵玖率领九弟子打理黑狼营,两营因争军功向来水火不容,因汪永昭英明在外,兵玖以阴狠出名,朝上朝下,自然是汪永昭得人心一些,两营同样的军功,受裱的人往往是汪永昭在前,兵玖在后。

因此,两营虽同归忠王府,但私下历来不和。

虽他父亲忠王爷重用银虎营,但黑狼营却是他手里的,现下见汪怀善用人都只用他的人,靖世子确也是乐开了怀。

哪怕汪怀善得不来他要的情报,他也不打算埋没了这与别个不同的孩子。

孟先生为保弟子优势,把多年隐藏于世的秘闻交予了他向世子投诚这事,张小碗是知情的。

对这位先生,张小碗敬重有加,现如今,为了她的儿子得到信任,他甚至主动上京进见世子,张小碗对他更是愧然。

孟先生却是个开阔之人,做了的事也就做了,哪怕愧对他的恩师,私下秘谈时,他说这也是他私心作祟的报应,跟旁人无关。

因孟先生的入住,张小碗已带着丫环搬回了后院居住,把前院留给了先生,但每日还是回前院做饭歇息,坐于堂屋前,打理一家的家务,如此,闲下来时,孟先生也就教她下棋,打发时间。

两人并不常交谈,仅日常琐碎的事有个支字片语,那世子爷派过来照顾孟先生的几个老奴也挺是奇怪,不过时日一长,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这边张小碗过得很是平静安然,那厢汪家私下却闹成了一锅粥,但因汪家的二夫人管家得力,外人无从知晓详细之事,但汪怀善是多少能从他的人这边得知一些消息。

所以,当他听得他的父亲大人的美妾争风吃醋到甚至抓伤了他父亲的脸,让他父亲丢脸到好几天没出过家门的事后,他当场笑得在坑上打滚,一手握拳连连捶着桌子,“我定要回去说给先生,我娘好好听听,让他们也乐乐。”

坐在坑上另一边的兵玖听得摸了摸脸上的肉瘤,对这小儿淡淡道,“你不要如此猖狂,叫外人瞧去了不好。”

汪怀善笑得肚子都疼了,听到此言,他爬起来靠了墙,揉了好几下肚子,才笑着说,“这哪有什么外人。”

他这话一出,听得屋内兵玖那几个长相丑陋的弟子都纷纷笑了起来,其中一个还站起道,“小公子,走罢,听完笑话了,我领你去打猎玩儿去。”

“好勒,我正要去跑上几圈。”汪怀善一听,抓了桌上放置的马鞭,从坑上一跃而起,朝着兵玖行了个礼,大步往那门边走去。

等兵小捌领了汪怀善出去后,兵玖的大弟子兵小壹朝师傅道,“既然小公子乐意听这些个,我叫那探子多出来一趟。”

“不必了,”兵玖淡淡道,“他也只是听个乐趣,别费他的时间了,世子爷不喜。”

兵小壹便点头应是,看着此时正在若有所思的师傅,他不再打扰,领着师弟出了门。

这年入冬,天气格外寒冷,离张小碗最后一次收到小儿的信已过三月之久了,她偶尔问孟先生几句关于塞北的天气,孟先生只年轻时去过一趟,这三十多年过去了,他记得也不甚太清了,便着人去寻了一些关于此的书回来,一字一句念给张小碗听。

张小宝张小弟回来得一趟,给家姐送粮送肉,听得小外甥好几月都没着家了,问他姐他去哪了,他姐也不说,两兄弟回去后,只得哄着家里人说这次见着的大姐和怀善都很好,私下里,两兄弟觉也睡不好。

张小弟没捺住,又回了叶片子村见了他姐,说家中有大宝照顾,他现下又没成亲,单身一人,就他去陪陪怀善吧。

张小碗未理会他,张小弟这时却不呆头呆脑了,他去见了孟先生。

当晚一谈话,孟先生隔日找了张小碗,与她道,“就依得他吧,多一个后手,怀善撤走之日,也多一条路。”

张小弟与汪怀善长得无丝毫相像之处,尤其张小弟面容平凡,但样子高大,像那塞北之人,他跟着行商的马队去了那塞北,等候在那暗号处,到时要是别的路不好撤,他这条平民之道,却是最好撤的。

“我看你小弟那头脑甚是清晰,待蓄了胡须,与那塞人也有几分相符,我看确也是条路啊。”见张小碗低头不语,孟先生只得再说上几句,“到时要是怀善及时撤回,给他捎了信,让他回了就是,这一趟,捎带货物,他也能得几个辛苦钱,也是好事。”

张小碗闻言苦笑,“家中有一人涉险,我心已是如火烧如油煎,再得一人,先生,妇人怕是熬不住。”

说罢,她找了胡九刀,让他押了小弟回去,让小宝好好看管住他。

但哪想,在孟先生这翻话过后的第二日,小弟就不见了,他留了信给张小碗,信上就一行字:我找外甥去了,你给我说好媳妇罢,接好怀善,我就回家中来娶。

108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