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 2)

下去先歇着。”

张小碗没听得别的声响,就被这么带了下去,随即,刚到了那明显住着丫环和婆子的房间,文婆子就开口讨起了银子。

张小碗先是看了小老虎一眼,阻止了他眼里的暴怒,这才把银子拿出,对着文婆子开了口说,“还是我去给婆婆送吧。”

那文婆子先是瞪她,后见张小碗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她,里面一片冷然,她不敢再多说什么,带着张小碗去了。

张小碗再次见了那堂屋,把银子交上后,对汪韩氏轻声地问,“请问婆婆,夫君的表妹是住在何处”

如果是跟她一样地住下人房,她无话可说。

汪韩氏听了她这话冷笑了一声,“她身子骨不好,给她腾了一间房住,等她身体好了一点,自会把那好房间让给你,你且放心。”

张小碗听了抬起头,看她一眼,转而看向那坐着不动,也不说话的汪永昭,对上他冰冷的眼后,她再次轻声地问,“夫君的意思也是要我先住下人房吗”

她这话一出,顿时,汪韩氏砸了手中的杯子。

“好大的胆子”随着杯子砸在地上的声音的另一道声音就是汪韩氏的厉喝声。

她好大的胆子张小碗啼笑皆非,她上世见过不少极品,也有不少人蠢得让人无话可说,但像汪韩氏这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敢这么嚣张地蛮横不讲理的,她还真是见过的不多。

不喜她,能不喜到这么明露的人家,难怪必须要到她一个被下放的妇人手里拿回被打发的房子住,还要抢给出的银钱。

明显遭殃了还这么嚣张,她倒是要看看,这看起来不蠢的汪永昭会怎么处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2章

这时不止张小碗,连汪韩氏,连坐在正位的汪观琪也朝汪永昭看去。

汪永昭看了一眼张小碗,再看了一眼父母,随即转过头对张小碗淡淡地说,“家中房间不多,等明后日房间建好,你再搬进正房。”

说着就站了起来,朝汪氏夫妇稍弯了下腰,“孩儿有事先出去一趟。”

他路过张小碗身边时,还朝张小碗看了一眼。

张小碗表面恭敬地看着他出去,在心里扯出了一抹冷笑。

她这时也朝汪氏夫妇福了福身,“儿媳先告退了。”

“等等”她走了两步,汪韩氏那苛刻的口气又传到了她耳边,“这银两总会如此之少”

张小碗转身,再次福身,“夫君送来的百两,确也只剩得这么多了,婆婆要是不信,儿媳愿带着您去镇上铺子店家,与您一道问清这银钱是怎么花的。”

说着时,她抬起了眼,看着汪韩氏微微一笑。

汪韩氏没料她真敢如此回答,刹那就倒抽了一口气,随即不敢置信地冷呵出声。

这时,汪观琪却皱了眉,怕汪韩氏更过份,遂即对张小碗板着脸不快地说,“既然如此就下去吧。”

张小碗福身退下,走出门,在门外等候的小老虎就跑到了她身边,拉下她的身子在她耳边耳语,“那个舅公来了”

“来了”张小碗心里一惊。

“那个人在外头碰见了他,正在那说话”小老虎指了指门外。

张小碗当即拉了他往门边走,不待其中一个仆人有点慌忙地朝她走来想拦住她,她一个敏捷的躲步越过了他,拉着小老虎走到了门外,见到了那熟悉,但老了不少的刘二郎,她还隔好几步就朝人福了身,提高着声调叫,“舅舅。”

那跟汪永昭说话的刘二郎转过头,看到她,先是诧异了一下,随即他大步走了过来,仔细地打量了她与她身边的小老虎,竟长嘘了一口气道,“可总算是回来了,你这是去哪了”

张小碗回道,“山中去了。”

“又是山中”刘二郎面露不快。

“是。”

这时汪永昭也走了过来,那冷眼犀利地盯了张小碗一眼,转眼对刘二郎道,“舅父请进吧,我爹正在屋中。”

“舅舅,”张小碗管不得汪永昭这时什么反应,她用着梧桐村的家乡话喊了刘二郎,“我想跟您说几句话,可行”

刘二郎看看她,再看看汪永昭,在汪永昭开口之前笑道,“贤侄先且进去,我跟这我这外甥女说几句就来。”

汪永昭听言朝他笑笑,抱了下拳离去。

这厢张小碗带了刘二郎走至那后院,不待刘二郎多问,就从头至尾把如何从汪家离开,再到为何去山中的事简单扼要地全说了一遍。

“是小郎淘气,才被赶出的家”刘二郎听得脸色都青了,“你可没骗我”

“小碗不敢”张小碗头一次如此直接地看着刘二郎,脸色平静,“如有一字是假,就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她平淡地说出这句话来,刘二郎却听得眼角都抽搐了几下,好一会,他才开口道,“我自会为你找一个公道”

说着时就提大步离开,张小碗本想叫住他,但想了想,还是没叫住。

她看着穿着绸衣的刘二郎,再想想身上穿着布衣的那汪家老爷太太,不知这风水是不是已经转到了她这里。

她这俨然已经出头,没像汪家一样衰败的舅舅不知这时能不能为她撑得住一股气。

如若不能,她得再另想办法。

张小碗一直带着小老虎坐在后院,她抱着小老虎坐在他的跟前,在他耳边轻轻地哼唱着类似清心咒的调子。

这是她在之前特意找了尼姑庵,找了师太学的,学得不好,念得不熟,只是时不时在小老虎耳边哼唱几句,希望能帮着他静静心。

汪怀善一直捏得紧紧的拳头慢慢松了下来,安静地坐在她的怀里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