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5(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160 字 2019-05-01

榴弹在离开他不到10米的地方炸开了,飞射的破片和冲击波顿时就把这个19岁的小伙子打成了个血人儿,最后在集团军的野战医院里面躺了半个月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打得好打得好”亲临第一线指挥的科涅夫看到华军的反坦克炮被纷纷打哑,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声嚷嚷道:“让步兵和工兵冲上去,排除地雷,把中国鬼子从战壕里面撵走”

“乌拉冲啊为了祖国”

在苏军坦克和强击火炮的掩护下,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如潮水一样涌向华军单薄的防线。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不知道他们祖国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噩运而眼前的这些从一万多公里外打过来的中国人,正是让苏联陷入绝境的仇寇,虽然已经不可能把他们赶回东亚去了,但是多杀掉一个也是好的

“坦克让坦克上来”看到眼前这一幕,卫立煌就知道自己的防线马上就要经历生死考验了,而且很可能守不住现在至少有好几万俄国人在七八百辆坦克的支援下猛攻上来了。所以他也顾不得c型坦克不怎么经打这个事实,连声下令刚才后退诱敌的坦克再顶上去用45炮和机关枪支援前面的步兵。

残酷的近战在华军第22军的防线各处展开了,穿着土黄色军服,端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的苏军士兵很快就冲到了华军阵地前面。“上刺刀”随着军官们的吼声,战壕里面的华军步兵纷纷从刀鞘里面抽出刺刀插到枪口上,然后爬出战壕,同苏军展开了最血腥的肉搏战

第八百九十六章红色坦克的绝唱七

“装甲兵,前进”

就在卫立煌的第22军在苏联坦克集群的攻击下陷入苦战的时候,张钟麟中将指挥的第7装甲军的134辆猎豹式坦克歼击车、67辆黑豹坦克、134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已经以摆出了标准的楔形进攻队形,335辆钢铁巨兽组成了一正面宽度达8公里的突击队形,拖着漫天的烟尘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推进到了第22军防线的后方。

“坦克中国人的坦克集群”

看到这漫天扬起的滚滚烟尘,正在指挥部队猛攻的科涅夫就倒吸口凉气。中国人的装甲预备队居然出现在自己的当面了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莫斯科会战当中最大规模坦克战,也是这场世界大战当中最后一场坦克战洛西诺彼得罗夫斯基坦克战终于达到了最高潮。

虽然明知道凶多吉少,但是科涅夫还是决心迎战中国坦克集群。他立即下达了调整队形的命令,让正在攻击华军防线的坦克集群后退,在洛西诺彼得罗夫斯基镇以北的开阔平原上摆开来同样的楔形进攻阵型。同时,他又抽调出一部分su76和步兵在自己的右翼拉了个掩护的横阵。在苏军坦克集群忙着调整阵形的时候,华军的工兵则在坦克集群的掩护下,清楚了他们自己埋设在阵地前的反坦克地雷,给坦克冲击扫清了道路。

1936年8月6日上午9点30分,134辆猎豹式坦克歼击车首先越过第22军的防线。用它们的71倍口径88大炮猛轰1500米开外的苏军坦克和依靠性价比取胜的追猎者不同,战斗全重高达455吨相当于追猎者战斗全重的三倍,因为构造复杂而且产量较小。造价更是高了六倍有余猎豹坦克歼击车是一款造价昂贵,但是却有一锤定音功效的强大武器。它的那门71倍口径88主炮的威力只能用过剩来形容。

实际上中国国防部开发制造这款重型坦歼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付苏联人的t28系列或是su76系列,而是为了对付传说中的苏军重型坦克。根据德国情报部门和中国国家情报局早先所获取的情报,苏联人早在1933年就开始设计可以取代t28的重型坦克以击败越来越强大的中德装甲部队。根据情报,在1935年初,几款战斗全重超过50吨,装备有85口径加农炮、122口径榴弹炮甚至是152口径榴弹炮的重型坦克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库宾卡武器试验场进行了测试。据说托洛茨基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指示苏联武器生产部门尽快将这些新型坦克投入生产。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中德两军的黑豹坦克和猎豹坦歼打到莫斯科城下,苏联人的重型坦克也没有露面。

到了战后。中德两国才知道,原来苏联人的重达53吨,装备一门85加农炮的t100型重型坦克,早在1935年6月底就已经完成全部设计测试工作。而且最后定型了。

但是t100重型坦克的投产却一再拖延。直到中德两国开始往苏联人头上扔核炸弹的时候,t100重型坦克仍然没有投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负责军工生产的苏联劳动国防人民委员的瓦采季斯元帅反对将日益紧张的苏联工业资源投入到这款超级“浪费”资源和工时,而且性能不大可靠,故障率超高的t100重型坦克上去。他宁愿继续生产消耗工时和原材料仅相当于t100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的su76来应付越来越吃紧的局面。而且这个意见也得到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支持,这位红军总参谋长手头可以调动的装甲兵力在1934年底就已经捉襟见肘,时时刻刻都在为坦克、装甲车的数量不足而烦恼,当然不希望每个月从工厂生产线上开下来的坦克再狠打个三两折。那样的话苏联坦克部队当中的七成大概就要直接转行去当步兵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