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1(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93 字 2019-05-01

减产,去年更是接近绝收。所以这些无法生存下去的农民就只好逃难出来,想去苏联西部地区讨口饭吃。

可是火车站却有内卫人员把守,不让他们上车去西部,更不允许他们要饭据说社会主义祖国是不养寄生虫的于是只好等着饿死以后下去向列宁告状或者找列宁算账了

不过正在挨饿的似乎不止是躺在站台上面等死的那些苏联人,列车上面的乘务员,火车站里面四下巡视的“蓝帽子”,还有瞿秋白、钟志杰进入苏联境内后看到的每一个苏联人看上去都像没有吃饱饭一样,体型也明显有些消瘦,丝毫没有一点传说中俄国熊的风采。

“你们一路过来都看到了苏维埃祖国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从1927年就开始闹灾了,粮食减产了至少25,28年又减产了大约20,许多灾害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了50以上的减产”

一个陪同中国代表团的苏方外交人员似乎是个口无遮拦的家伙,居然一边大嚼着特供给使团的白面包,一边向瞿秋白和钟志杰诉苦:“而且帝国主义的封锁又加重了灾害,现在全苏的粮食供应都极其紧张,就连干重体力活的工人每天的食品配给也只剩下不到800克黑面包了。报纸上还说托洛茨基同志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就不再享受特供,每天只吃一点清水和面包这样下去伟大领袖的身体怎么受得了。现在列宁已经离开了我们,要是托洛茨基同志再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苏联可怎么办呀”

送走了这个多嘴的苏联外交官。瞿秋白问钟志杰道:“钟站长,你怎么看”

“啊,苏联再闹饥荒。”钟志杰说,显得十分冷漠。他还在继续吃东西,有沙丁鱼、干酪、鲟鱼和面包,还有一杯香浓的俄罗斯咖啡。钟大特务在俄国呆了很多年,喜欢上了俄罗斯美食和美女。不过对俄罗斯人现在正在遭遇的苦难。却没有表示出丝毫的同情心。“我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来到俄国,在这里住了七年,在我的印象中。俄国人一直在挨饿,这对每一个熟悉苏联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闻,什么时候他们能填饱肚子才是新闻呢”

“我的天,老兄。那么说起来国内报纸上面登得那些事情是真的俄国人真的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钟志杰正在吃一块涂满了鱼子酱的面包。听到这话就愣了一下,他透过夹鼻眼镜的玻璃镜片瞧着着瞿秋白,用带有些调侃的语气低声说:“报纸上面登的都是邵飘萍的人杜撰出来的,真实情况可比报上说的要严重得多”

“难道这样的灾荒一直从1917年延续至今”

“那倒也不是,我记得1918年的饥荒比较严重,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吧。”钟志杰放下吃的,冷冷的看了车窗外面一眼。“那时彼得堡的火车站上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整座城市都没有什么吃的不得已。列宁和托洛茨基只得派出红军士兵去农村抢粮。”

“什么你说抢粮我想你的意思是征粮吧”

“哦,也可以说是征粮。用机关枪征粮,把一个整村子的男女老幼都集中在一起,架起机关枪,如果不把所有的粮食都交出来就格杀勿论”

“一整个村子难道不仅仅是地主和富农”

“听您的意思,难道地主、富农就活该被机关枪打死”

“这个嘛”瞿秋白怔了一下。钟志杰却滔滔不绝说了下去:“列宁和托洛茨基当然不会下令去掠夺贫农的口粮,不过事情搞到后来也没有什么区别,地主、富农又不是打不光、杀不完的。杀完了地主、富农自然就只能抢贫下中农的口粮了不说这些了,无非就是心黑手狠者得天下的戏码。列宁和托洛茨基都是狠角色,农村有机关枪征粮队,城镇有契卡反怠工委员会,有政委军事巡回法庭,杀个人比碾死只臭虫还容易普通的俄国工农兵再想什么自由民主都是他妈的做梦,不把口粮交出来,不去工厂、铁路没日没夜的义务劳动,战场上敢不向前冲锋当肉弹的,搞不好就连带着自己家人一起被突突了。然后再通过配给制和军事完成对城乡的彻底控制,有了这些组织基础,高尔察克那帮家伙一边要和这种对手作战,一边还要维持一个合法政府的体面,受到诸多制约,当然不是对手了。五年前的日本临时政府也是这样输掉江山的,好在咱们那里的人民革命党被扑灭在萌芽当中了,否则也是差不多的下场

不过叫列宁、托洛茨基这么一番折腾,俄国的工业、农业算是伤了元气。工业还好一点,毕竟布尔什维克自称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不过农民就惨了,内战的时候被剥夺了个干净,后来搞新经济政策稍微好过了两年,接下来又是农业集体化。这个集体化说穿了就是劫农济工,大规模低价征购农产品,然后出口套汇,有了外汇,再引近工业化所需的机器、技术、设备。苏联的农民和农村其实就是被牺牲的弃子。至于集体农庄,咱们国内一度也有人羡慕的不得了,其实就是把农民牢牢控制在土地之上,不像单干的时候还可以瞒产少报,实在不成还能远走他乡躲捐躲征那么方便。简而言之就是恢复到俄国传统的农奴制,呃,应该说是奴隶制或许比那还要糟糕,毕竟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统统饿死了。奴隶主也就破产了。而俄国的农民是公有制奴隶,公家的财产有谁会真正爱惜

所以苏联的饥荒是一定会发生的,农村和农民本来就是弃子嘛。口粮都被拿去换外汇了,那自然要饿死人了。前几年情况好一点,那是因为帝国主义封锁,苏联的粮食出不去,这两年饿死的人多一些,就是因为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封锁放松,粮食出口从1926年开始大规模增加。国内的供应自然就紧张起来了。当然,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是有一点的,不过苏联那么大的国家。怎么可能到处都一起遭灾呢”

听了这番分析,瞿秋白也就是笑笑,苏联怎么遭灾他不管。他这次出访就是来探虚实的,既然苏联正在闹饥荒。那么想来托洛茨基也无暇他顾了自古以来。饥荒总归和暴动、造反什么的密切相关,托洛茨基同志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怎么维持自己的政权吧

估计这就是托洛茨基现在想要和西方还有中国和缓一下的原因吧攘外必先安内,这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他淡淡一笑:“遇上这种大灾,托洛茨基想来是自顾不暇了看来这回是真心想要缓和同我们的关系。这样一来,十年八年的和平总是有保障了,到时候咱们该有两千万吨钢了,总能立于不败之地的。”

他这么一说,换来的却是钟志杰的一声冷笑:“秋白同志。这样的结论可不好下。虽然苏联遭遇饥荒的事情多半不假,可是托洛茨基为什么要让我们看到这些呢”

瞿秋白愣了愣。似乎不大明白钟志杰的意思,后者笑着解释道:“我相信,我们现在的所见所闻,都是托洛茨基想让我们看到的,在苏联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托洛茨基只需要下一个指示,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他为什么要让我们看到一个处于饥馑中的苏联呢这对他的世界革命有什么好处吗”

瞿秋白摇了摇头道“或许是下面的工作没有做好远东共和国毕竟是苏联的偏远地区。”

钟志杰嗤的一笑,摆摆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苏联gcd在对外宣传这方面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他们一定是故意让全世界知道饥荒灾情的,秋白同志,你要不信就等着看西方国家的报纸吧,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开始报道这场苏联大饥荒了”

实际上,他的猜测一点都不错,就在中国代表团通过西伯利亚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时候。各种各样关于苏联大饥荒的报导,铺天盖地的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权威报纸之上了。

“美联社最新消息:一场罕见的特大规模饥荒目前已经席卷苏联全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