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7(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95 字 2019-05-01

看来,上海会议的主角就是英国、美国、苏俄三个。所有斗争都是围绕着英国遏制美国、苏俄和美国、苏俄的反遏制所展开的。而作为英国全力遏制的两个对手,美国和苏俄应该是天然的盟友而非敌人。只要美俄两国可以在上海会议上联手。英国的遏制企图只能彻底的破产。因此布哈林所主张的外交路线就是联美反英。

但是美俄联手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苏俄现在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解放全人类的口号。特别是后者,除了给资本主义世界敲响警钟,让他们时刻提防着苏俄以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所以当美国代表道威斯提出了俄国gcd和gc国际的输出革命政策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布哈林就带着苦笑叹了口气。“道威斯先生,我国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已经在日前的会议上公开宣布了苏维埃政府愿意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您和美国政府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吗”

听了布哈林的回答,道威斯那张白白胖胖的圆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他思索了一下用沙哑的声音说:“我想苏维埃政府和gc国际不是一回事儿吧你们成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组织从理论上来说俄国gcd也是gc国际的支部,和美国gcd、英国gcd、德国gcd还有法国gcd一样。都必须服从gc国际的指示,而不是俄国gcd指挥gc国际所以你们的表态并不意味着gc国际将放弃在我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煽动革命布哈林先生,我说得没错吧”

布哈林点了点头,在这个场合没有必要否认这个明显的事实。

沉默,屋子里面一片死寂。

“布哈林先生,事情是明摆着的,只要gc国际这样的组织还存在着,美国就不会和苏俄成为朋友。”

这位美国的财政专家和后来的副总统提出了美国的要求,然后就慢悠悠地吸着雪茄烟。眼睛紧盯着布哈林。

“那么,道威斯先生,是不是只要gc国际解散或者做出某些改革,美国就愿意承认苏俄并且在上海会议上支持苏俄的要求呢”常瑞青这时替布哈林说出了他不方便讲的话。而布哈林则无声地点点头,眉毛紧紧拧着。

“光是改革还不够。至少还要将gc国际总部迁出苏俄领土,我们并不反对gc国际作为一个国际间政党联盟继续存在下去,就像第二国际那样。”

“迁出苏俄能去哪儿呢美国吗”布哈林说。“gc国际的改革是可能的,但是迁出苏俄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也做不到”他指了一下常瑞青。“可以让中国gcd或许还有日本国民社会党也成为改革以后gc国际的正式成员,这样gc国际的权力就不会集中在俄国gcd一党手中了。”

道威斯看着常瑞青。常瑞青笑笑道:“道威斯先生。我想您知道苏俄gcd内部也有不同意见的,而布哈林先生属于愿意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的温和派。他主张各种经济成分和所有制互相繁荣发展,在将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我想我们应该争取苏俄向布哈林先生的路线转变,而不是将苏俄逼到同西方对抗的道路上去。”

听了常瑞青的话,道威斯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而布哈林却微微蹙起了眉毛常瑞青似乎有向苏俄输出修正主义的嫌疑可是他又不能立即表示抗议,因为他现在肩负着让苏俄同西方国家缓和关系的使命。而让西方误认为可以将苏俄变成另一个中国,对于自己的使命是非常有利的

看到布哈林沉默不语,常瑞青继续侃侃而谈这就是密室外交的好处,什么话都可以说。他说:“布哈林同志,我们对您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各种经济成分互相繁荣发展,还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非常赞赏的。如果你的路线可以成为俄国gcd的总路线,美国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会愿意同苏俄成为朋友的。苏俄的经济发展也一定会因此走上快车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您在真理报上鼓吹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贫穷要建成这样的社会主义,苏俄就需要同西方国家往来以吸引西方的资本和技术。”

常瑞青看了一眼道威斯,这个美国胖老头总算露出了和蔼地微笑,对布哈林道:“布哈林先生,美国也需要一个富裕的,能和我们和平共处的俄国。我们很愿意以某种政策促使俄国向这方面转变。哪怕是这样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也没有关系,美国有耐心也有时间,而且也希望同俄国gcd内的温和力量合作来促成这样的变化。”

第三百五十七章布哈林是叛徒第三更

窗外还有一些白俄侨民在冒着细如牛毛的春雨在苏俄驻上海总领事馆门口游行。虽然这些白俄流亡分子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多了,大多已经开始融入了中国社会,但是却还没有放弃在俄罗斯恢复资本主义制度的幻想。标语上面全是反对布尔什维克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似乎这样的抗议,真的会动摇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的统治似的。

契切林合上了总领事馆的窗帘,似乎就将那些被中国警察隔离在总领事馆大门外十米处的白俄反动分子抛在了脑后。他来上海可不是为了看这些侥幸逃出俄罗斯的反动派表演的,这些人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了,他们现在寄人篱下,靠着充当帝国主义反俄的走狗在苟延残喘,实在不值得一提。

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的放弃阶级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苗头却让这位老布尔什维克感到忧虑。契切林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的道理,眼下苏维埃俄国这座堡垒坚固无比,任何敌人都不可能从外面威胁到工人阶级的祖国。但是从内部呢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私有制已经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复活了,资本主义的苗头已经出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某些同志对此却不以为然,甚至还认为可以同资本主义互相繁荣发展还对修正主义中国的上海市所出现的畸形繁荣表示了羡慕,居然想要将这种落后和堕落的自由市模式照搬回俄国,作为向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投降和解的信号

契切林虽然不是托洛茨基派,但是他对目前俄g出现的官僚主义极权主义的苗头同样十分反感,认为那是资本主义复辟的先兆是新经济政策实行一年多来的负面效应如果俄国gcd不能及时找到在新经济政策下维持自身的纯洁性和革命性的方法,现在刚刚露出点头的资本主义的幼苗就真的要长成参天大树了或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所声称的,要用商业恢复俄罗斯帝国的豪言会有成真的一天吧

随着同帝国主义谈判的深入,契切林就越发觉得劳合。乔治的话不是什么梦呓,而是帝国主义阵营正在推行的一个颠覆苏维埃国家的重要政策上海会议就是帝国主义实行这种和平颠覆政策的一个阴谋他们所有的条件和让步都是围绕着这个阴谋展开的。

原先被认为可能用来扼杀苏维埃政权的沙俄外债问题居然得到了比较让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美国亿万富翁道威斯提出了一个债务延期和减免的办法,180亿金卢布的债务被减半。还可以从25年后开始偿还,分30年还清,而每年的利息也减少到了35。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苏维埃政府的要求,不过总还是能够接受的。

对于被苏维埃政府没收的外国财产问题,英美法三国都表示愿意搁置起来不予讨论说是留待将来解决。这让警惕性非常高的俄国外交人民委员感到了阴谋的味道将来难道英美法的资本家们认为将来什么时候他们能够让那时的俄国政府归还或赔偿他们的财产损失吗

在紧接着的谈判中。英美法三国也提出了他们的要求。同时也让契切林发觉了更多和平颠覆苏俄阴谋的蛛丝马迹。

首先,帝国主义对布哈林灵机一动提出的“自由特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将其当成了减免苏俄外债的先决条件而且还提出希望将原来俄罗斯的首都彼得格勒变成为“复辟资本主义的特区”,甚至还想参与特区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工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