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32 字 2019-05-01

支持分兵两路,同时包围满洲里日军和打击修正主义的增援部队。可是现在修正主义军队的战斗力超过了他们之前的估计。原来基于赤塔会战对华军战斗力的推断根本不适用于在本土作战的华军。他们在保卫自己国土的时候表现出了更强的战斗意志而且火力也异常凶猛,依靠亚基尔的五个步兵师根本打不垮对方。而满洲里这边,依靠25万红军包围数量相当的日军已经有些勉强,再要想全歼对手根本是在做梦。也就是斯大林这种喜欢蛮干的家伙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要是托洛茨基在这里,他一定会选择暂时退却的此时他的参谋长,一个前沙俄陆军的上校在和几个参谋对着地图一阵比比划划后冲着他大声道:“司令员同志,现在日军的部署出现了一面主攻,三面主守的情况。他们似乎专注于在满洲里东面达成突破这应该是想突围东逃,和西进的中队会师。我们不如让出东面的防线。放日军逃跑,然后再采取追击的战术,应该会以较少的伤亡取得较大的战果。”

参谋长的建议提醒了乌博列维奇,斯大林下达的命令是:夺取满洲里,歼灭或重创满洲里之日军主力。也就是说。是允许放跑一部分日军的他思索了一下,又同参谋长讨论了几句,就仓促下达了部队调整的方案,紧接着就对自己的副官下令:“给莫斯科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去电,告诉他们东方面军历经苦战,已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没有能力再承担起解放蒙古、满洲和远东的责任了,除非能及时得到大量增援因此我建议东方面军在夺取满洲里之后即结束在中国满洲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兵力转用于远东共和国方面。”

他的话刚刚说完,他的那名参谋长就小声提醒道:“司令员同志,您越过东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给莫斯科发电报是不太妥当的,斯大林同志和伏龙芝同志会”

乌博列维奇摆了摆手:“我知道,但是作为一名gcd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整个东方战线陷于危机之中而且作为集团军司令员,我有权直接向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提交报告。”

乌博列维奇报告很快通过电波送到了克里姆林宫内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里面。这里也是一片紧张到了极点的景象。每个参谋军官都铁青着脸,守着电话,围着地图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苏俄现在正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局面,大量的部队要往西方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增援上去。而在东线,东方面军主力正在满洲境内同中日两国的军队进行着激烈的攻防作战。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在远东共和国,在中亚也有不少红军部队在进行着规模不等的战斗,在俄罗斯的核心地区,还有大量的新兵正在训练。这一切都需要天文数字一般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品,需要各地的人民委员会和契卡战士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督促生产,去征集物资。

为了保证这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能够开工的工厂都在为战争服务,民用物资匮乏到了极点,农村的情形更加糟糕,虽然刚刚完成秋收,但是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报告了歉收,军事gc主义的余粮征集制的负面效应正在显现,俄罗斯的农民在整个1919年就没有好好种地,因此也没有余粮可缴现在只能用“机关枪征粮队”去收缴农民的口粮有不少地方甚至爆发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起义而且国内谣言四起,甚至有传闻说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儿和儿子逃过了布尔什维克的枪决,现在正躲藏在中国,和高尔察克在一起,准备在未来什么时候复辟他们的王朝

一旦东方面军在中国境内兵败,高尔察克的几十万白俄再寻机打回俄罗斯的话,俄国gcd的红色江山真不知道会不会在内外交困中被颠覆了而乌博列维奇的报告就在这个时候送到了托洛茨基的办公桌上。让这位红军总司令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团。

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瓦采季斯这时悄悄的走了进来。这个在二月革命以后带着一个拉脱维亚步兵师投靠布尔什维克的沙皇的将军可是托洛茨基最信任的“军事专家”。在历史上的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列宁轰下了台,不过在这个时空,由于对白俄战争的迅速胜利,这位不怎么招列宁同志喜欢的沙俄将军还坐在总司令的宝座上不过看眼下的战局,他离倒霉的日子也不远了。

托洛茨基听到门口的响动,转过了头,看着这位为了眼下的战局都快操碎了心的老战友,苦苦一笑:“约阿基姆。约阿基莫维奇瓦采季斯同志,看过乌博列维奇的报告了吗这个年青人对东方的战局非常不乐观啊,看来我们要辜负列宁同志的期望了,不能完成解放满洲的任务了,甚至夺取远东州也有些困难所以我准备向政治局提出辞呈,承担失败的责任”

第二百九十六章困兽之战十托洛茨基派三更

第三更

听到自己的主子要提出辞呈,瓦采季斯忙摇了摇他的大光头,冷冷地笑了:“现在主管东线战局的是斯大林同志,马上要打败仗的也是斯大林所以要辞职的不是你,而是斯大林”

实际上苏俄gcd高层里面也一直是有帮派存在的。在列宁以下,托洛茨基派的实力肯定是最大的而且托洛茨基和列宁的关系有点像之前常瑞青和孙中山的关系,他们之间其实是合伙人而非“君臣”。和常瑞青一样,托洛茨基也手握兵权现在的苏俄工农红军可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虽然列宁搞权力斗争的手艺举世无双,可是搞军事斗争的本事是一点儿也没有的。而且他对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旧军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仇恨,一门心思想要把他们统统赶出红军

而托洛茨基正好相反,他虽然也没有学习过军事,但是他却非常清楚,打仗这种事情是需要“专家”的。靠一群没有受过多少正规军事教育的工人革命家可没有办法指挥上百万人的红军所以他在掌管了工农红军以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搜罗好几万名沙皇军队里面的军官来为革命军队服务,同时又创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让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者担任政治委员,掌握军队的人事权,监视军事专家,同时也担当下最后决心的任务。而把担任军职的军事专家变成了实际上的参谋幕僚,帮助各级政治委员指挥军队。

所以这个名义上担任共和国武装力量总指挥的瓦采季斯,实际上就是托洛茨基的“总参谋长”,托洛茨基就是根据他的建议在指挥红军的。听到自己的“总参谋长”说东线要打败仗了。托洛茨基猛地站了起来,一把拉着瓦采季斯的胳膊,将他拽到了地图前面。

“从地图上看,东线的形势还算可以。日军主力被困在满洲里,中队被阻挡在哈日干图苏木。东方军团又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进,连战连捷,看来很快就能打到阿穆尔河了。到时候他们或许可以渡河进入中国满洲,发动那里的劳动群众起来反对修正主义。此外蒙古的战局也还可以,虽然第一骑兵集团军已经撤出。不过新进入蒙古的第一骑兵师也足以维持蒙古北部的局面形势应该还是对我有利,最差也是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不至于会失败”

托洛茨基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他的神色当中却满是最深沉的忧虑。

瓦采季斯轻轻叹息:“如果能维持个不胜不败。乌博列维奇也不会越级向我们提出要撤出中国满洲了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将赤塔会战的意外胜利当成是敌我力量对比的必然结果。实际上赤塔会战的胜利是因为敌人内部的矛盾给了我们可乘之机当时中国中央政府的控制者常瑞青同东北的统治者蒋介石之间存在矛盾,中国同日本之间也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使敌人没有办法凝聚起全部的力量作战。

可是在赤塔会战之后,中国满洲的蒋介石军被常瑞青的中央军吞并。日本又被迫交还了关东州和南满铁路,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暂时消除。而且赤塔会战的失败也让他们两国看到了战败的危险,于是我们的敌人就团结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了现在的满洲里中东路会战就是中日两国团结的结果,我们打不赢的。”

托洛茨基仍然缓缓摇头:“不,中国和日本不会真正团结起来,要不然满洲里中东路会战已经以我们的失败而告终了。中国人在哈日干图苏木的攻势虽然很猛烈,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拼命。我们还有机会,只要能在满洲里把日本人打疼。也许他们就愿意坐上谈判桌了。而日本一旦退出。中国是无力维持下去的,这样我们就能赢得东线战争的胜利了”

“想和日本议和就必须承认他们拥有远东州真的要这么做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