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92 字 2019-05-01

国革命者了。所以列宁同志认为,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国际间的gc主义政党联盟,专门负责指导和帮助那些尚没有取得革命胜利的外国gc主义者”

常瑞青看着越飞,淡淡地道:“难道俄共想要成立一个类似于第二国际的国际间政党联盟吗”

越飞郑重地点点头:“列宁同志正是这个意思,由于第二国际现在已经走上了错误的路线,背叛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再成立一个第三国际以承担起领导世界革命的重任”

常瑞青微微皱眉,斟酌着开口:“那俄共和中g在这个国际间政党联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越飞微微一笑:“列宁同志认为,各国gcd,无论是大小强弱,在第三国际中的地位应该是一律平等的,都是第三国际的支部,都将接受第三国际的援助和指导”

这个党上之党的gc国际是个什么东西,常瑞青其实比越飞还清楚他皱皱眉:“那第三国际的总部设在哪里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在俄国领土上吧而第三国际的经费也肯定只能由俄国gcd来提供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典故,叫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道越飞先生有没有听说过呢”

越飞靠在椅背上面,直视着常瑞青,冷冷地点头:“常瑞青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是把我们俄国gcd比喻成心怀叵测的封建君主了吗”

花厅里面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低沉起来,刚才还在把酒言欢的两个革命家。现在却神色严肃的互相对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常瑞青一笑,轻轻拍了一下桌子:“中g可以支持成立第三国际。但中g不会成为第三国际的支部,我们只能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第三国际,而且第三国际也不得吸收其他任何一个中国政党成为它的支部。这是我们同俄国gcd继续合作的底线我想我们还有继续合作的,是吗”

说完这番话,常瑞青就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越飞。现在可不是1921年,俄国内战才刚刚开始而且形势看起来对俄共相当不利。中g也不是那个只有几十个党员的袖珍小党。而常瑞青也不指望俄国人的那些红卢布,现在他只是想要一个可以平等合作的盟友,不是一个外国干爹

越飞淡淡一笑:“左民同志的意思,我会如实转告给列宁同志的,我想列宁同志一定会充分考虑中g的立场,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我们现在还是讨论一下俄中日三国同盟的可能性吧,日本方面的代表。现在快到福州了吧”

北京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一半春光一半风沙的春季了。随着赤色旅反俄斗争的主战场转移去了北满,这个王城也渐渐恢复了原来安详宁静的生活节奏,坊间讨论最多的话题,也从原来的赤色旅反帝,变成了正在上海举行的“南北和谈”。还有孙中山提出的“联省自治、和平统一”了。

和地方上的那些军阀和士绅们的支持相反,联省自治的提议几乎遭到了北京的民间和上层社会的一致反对北京城毕竟是国都,好比是周天子的洛邑,哪怕是全天下都“自治”了,这国都总还是要由中央直辖的吧要不然这个中华民国岂不是连块招牌都没有了吗而且北洋的中央政府总是要开销的,地方上面都“自治”了。维持中央的负担不就要落在北京的小老百姓身上了吗这两月各种名目的加征加派、捐输等等的就已经纷纷冒出来了。

所以那些四九城里面的居民们提起这个“联省自治”都是一声叹息:“这天下,看来是真的要大乱了”而这座都城的主人们,却还在千方百计想维持眼下中国这种不死不活的局面。

段祺瑞穿着一身军服,和徐树铮还有几个穿着长袍马褂或是西服革履,做文官名流打扮的老头子在铁狮子胡同2号陆军部里的一间会客厅里面。正在商议着如何应付南方护法军政府刚刚提出的“和平统一湖南”的提议。

段祺瑞端起茶几上的茶盏,浅浅抿了一口,皱着眉毛道:“孙中山所提出的条件看起来是挺优厚的,他的国民党还有谭祖庵都不参加湖南省议会的选举,不过我总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呢”

徐树铮冷冷地笑了一下,他操纵过安福系国会,比段祺瑞更了解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所以有资格向段祺瑞解释这个问题:“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他们国民党不参加湖南省议会的选举,并不等于他们国民党的党员不能以个人名义,或者以gcd员的名义参选至于谭祖庵不参加就更是一句屁话了,就算他个人不参加湖南省参议会议员的选举,也可以支持别人去选”

段祺瑞点点头,淡淡道:“又铮说得不错,是这么回事情,孙中山这是想借着和平统一湖南把咱们的人赶走啊”说着他扫了一下屋子里的几个人:“又铮、秉三、清节你们说这事儿咱们应该怎么应付”

徐树铮哼了一声:“这事儿咱不能答应这个什么联省自治是孙中山提出来的,要选举也应该是在广东选举凭什么他在广东搞军政。反而要到咱们是湖南来选”

听到这些话,段祺瑞缓缓摇头。湖南并不是属于北洋的,而是南北各半,又是这上一次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和主战场,用选举省议会的办法来实现湖南的和平统一的确有些名正义大。北洋这边如果提出要在广东先选,那国民党一定会要求江苏或是浙江跟进。到时候北洋如果答应,那广东肯定拿不下来。江浙多半也得丢如果北洋不答应,那孙中山、国民党还有gcd可就又有了闹事的借口,而北洋的人望恐怕又要丢掉几成

段祺瑞将目光投向熊希龄。这位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也是湖南人,是眼下北洋一头唯一可以用来在湖南对抗谭延闿的筹码。熊希龄却为难地摇摇头:“芝泉,没有把握。不能选呐”

段祺瑞叹了口气,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在湖南选不过孙中山和谭延闿的人,倒不是熊希龄的声望不够,而是北洋方面在湖南挑起南北之争,让湖南人民陷于兵灾,早就寒了湘人之心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报告声,一个陆军部的参谋拿着一份电报纸推门进来。座位靠近门口的傅良佐接过电报,看了几眼突然就叫起好来了。

段祺瑞看了眼虽然生在湖南,却不为湘人所喜的傅良佐一眼:“清节。谁的电报”

“是第三师师长吴子玉的电报”傅良佐一脸喜色地道:“他对湖南的选举提出了建议。”

“怎么说的”段祺瑞皱了皱眉,问道。

“吴子玉主张要选哪怕明知道会输也要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