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68 字 2019-05-01

唯一的办法,可是总觉着有些七上八下。眼下的形势,对北洋实在是太不利了。闽粤两个海关一失,北京政府一年就少了两千多万收入再加上各地租界组建万国商团和赔偿“赤祸损失”的支持,“关余”这个原本北京政府最大的财源就所剩无几了

与此同时,闽粤方面的账面上,一年就多出两千多万,再加上原本两个省的各项财政收入。孙中山和常瑞青的势力一年倒能有五、六千万的收入,比起北京政府来也少不到哪里去了

就算那个参战军练成了。北洋真的会有实力去推平西南吗还有,以现在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没有财力养那么多的北洋军

一想到这些问题,徐树铮就感到一阵阵的脑仁疼了

段祺瑞大概也瞧出了徐树铮的心思,他抬头冲自己的这位头号心腹笑了笑:“财政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梁燕荪一定会有办法的,咱们毕竟控制着大半个中国,再不济总不会被福建、广东两个省给比下去再说,我现在也不是国务总理了,我这个陆军总长只管把军队练好。有了强大的军队还怕没有钱吗”

咯噔咯噔。一阵木屐敲打花岗岩地砖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寺内正毅伯爵从公文当中抬起头来,揉揉眼睛。会在穿着木屐在首相官邸里面大摇大摆走路的人可没有几个啊,看来是那个幕后将军来官邸和自己见面了似乎比约好的时间还早了一会儿。

这位长得有点像鲶鱼,被日本国民戏称为“妖怪”的首相从霞关首相官邸二楼这间不算宽大的办公室当中站了起来,走到了门口。外面的秘听到首相的脚步声先一步将门推了开来。

寺内正毅抬头向走廊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个穿着和服,踏着木屐,身材在日本人当中显得极为高大魁梧的老人,正和另一个穿西服的矮小老头子大步地走了过来。他们正是黑龙会头子头山满和日本国民党党魁犬养毅。

三个都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在首相办公室门口一阵鞠躬寒暄,然后寺内正毅才将两人请进了办公室,分宾主落座以后,寺内又吩咐秘端上了最好的中国茶。然后才笑吟吟地看着面前的两人:“头山君,犬养君。关于日俄支三国同盟的事情,我已经和内阁的几位阁僚私下交换过意见了这个可以考虑,但是不能鲁莽,在没有确定的巨大利益之前,帝国不能轻易开罪英美倒向苏维埃俄国的,所以帝国还是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向俄国派出干涉军”

“干涉军”头山满和犬养毅互相望了对方一眼。都有些疑惑的样子。

寺内正毅笑着点点头:“是干涉军英美法三国已经达成了一致,只要苏维埃俄国胆敢同德国签订和约,就要出兵武装干涉,推翻苏维埃政权,扶植负责任的俄国政治势力上台执政。而我们日本在这个问题上,暂时必须追随英美所以我们有可能要向符拉迪沃斯托克派出干涉军了”

“首相阁下,英美开给我们什么条件”犬养毅追问了一句。

“条件没有给出什么条件,就是想让我们出兵,却没有说给我们什么好处”

寺内正毅的语调平稳,听不出什么喜怒。头山满似乎明白首相的意思,他笑了笑问道:“没有条件,就是任我们自取首相阁下,您看我们日本有没有机会夺取整个西伯利亚呢”

寺内正毅却摆了摆手,苦笑道:“不可能,不可能的,英美不会同意我们占据那么多俄罗斯领土的而且俄国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头山君可别忘了日俄战争帝国花费了20亿日元,牺牲了近9万将士才勉强获胜,俄罗斯毕竟不是支那啊

而且俄国的保皇党都是一些非常顽固的家伙,他们会不会同意割地给日本都不好说或许布尔什维克方面会更好说话一些不过现在做出决定还是太早了一些,最好让俄国人在他们自己的内乱中再多流点血,如果能把俄国人的血都流干了就好了那样我们才能放心大胆地吞下一块属于俄国的土地啊”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在扩张方向的选择上一直是瞄准中国这个大而弱的国家。对俄罗斯这台“蒸汽压路机”,日本人还是有几分惧意,哪怕是在日俄战争中取胜,也不敢对俄罗斯的领土有什么非分之想。

可是现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再加上一月剧变的丑剧,似乎就给了日本一个觊觎俄国远东领土的天赐之机了。日本上下,都开始有些蠢蠢欲动起来了,不过在内心深处,总还是有些忐忑,生怕干涉俄国革命的这场战争变成又一场无比惨烈的日俄战争

所以日本人现在的心态就是,既想在俄国革命中捞上一把,又害怕付出了巨额代价,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在寺内正毅得知布尔什维克有可能用向日本割地来换取日本的“同盟”之后,自然就动起了一脚踏两船的心思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永佃永息法第三更了

1918年1月16日,台湾海峡。

永丰号炮舰在平静的海面上犁开了一道白色的浪花,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这艘780吨的小军舰正以125节的航速向广州的方向驶去。常瑞青现在就乘坐着在这艘军舰上,对于孙中山的邀请,他没有任何犹豫,就欣然赴约了。对于这位“革命先行者”,常瑞青还是非常仰慕的,特别是听说孙中山居然会效仿自己一个晚辈后进所想出的办法来控制军队和地方之后,他甚至有些期盼着同孙中山的见面了。

从福州南下广州的航程长达1000余公里,以永丰舰的航速需要大约两天两夜才能抵达。常瑞青在这两天中,却没有第176永佃永息法第三更了多少心思观赏台湾海峡的风光,大部分时间,他都和坐在永丰舰上专门为他准备的舱室里面,仔细地看着潘玉成奉上的第一稿的福建土地改革办法。

那个“卖女求荣”的潘大豪绅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不过却不失为一个能吏,特别是对现下福建农村的了解和办法,的确要超过自己这个穿越客太多倍了。看来中国还是不缺能人,关键还是要用对地方啊。想到这里,他都觉得自己好像是那个专门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