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302 字 2019-05-01

们大英帝国准备把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了,让赤色旅的左民赶紧向英国人投降”

这下朱尔典的脸色彻底黑了下来:“段先生,您真的不想再负一点责任了吗您就准备眼睁睁看着中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去了吗”

段祺瑞苦苦一笑,摆了摆手:“不是在下不想负责。而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段某能够应付的了。”

对方的意思,朱尔典当然是知道的,无非就是为了那一年几千万银元的关余。这些钱倒不是不能给中国人自己支配,只是中国人会把这些钱用在剿灭赤色旅上吗用脚后跟想也能想明白,对他们这些洋人来说,赤色旅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可是对北京政府而言,广东的孙中山才是心腹大患

原来孙中山没有直接归他控制的地盘军队的时候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现在这位已经掌控了中国最富裕的广东省。手上还有四、五万人的军队如果换成自己是段祺瑞,也一定会急得睡不着觉的。

但是从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出发,他却不希望看到孙中山的势力被北洋消灭,因为那将意味着北洋政府有可能统一中国一个完全统一的中国,还会像现在这样任由列强鱼肉吗

呃,不对。现在的中国也不是任凭列强鱼肉了,因为他们有了赤色旅

现在的形势似乎处于两难之中了。一个像北洋政府这样的弱势中央。是根本没有办法负担起消灭赤色旅的责任的这个道理是任何一个欧洲外交官都清楚的,他们知道欧洲的那些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者的恐怖组织有多么难缠像北洋这种破政府将来不被赤色旅消灭已经是奇迹了

如果要让北洋消灭赤色旅。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他们的实力。比如支持他们统一中国,把关税自主权还给中国,将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地也还给北洋政府可是那样一来,列强的在华利益又如何保障

而且,大英帝国如果因为一个刚刚兴起的中国恐怖组织就向中国人做出那么多的让步,那印度人又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所以向中国人让步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提出的那个将中国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剿赤”中去的建议,在大方向上还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只是怎么说服中国领导人接受了。

“总理阁下,关余我们可以交给中国政府自行支配,不过你们必须保证要将足够多的资源投入到消灭赤色旅的斗争中去”

朱尔典思索了良久,还是让了一小步,哦,或许在他看来这样的让步已经很大了。说完这句话,他就高高仰起了下巴,等着喜出望外的段祺瑞来感激自己的仁慈了。

可是等了半天,段祺瑞也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了茶盏,低着头在那里慢慢喝着。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了,过了半晌,才是徐树铮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道:“公使先生,现在赤色旅闹事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租界那里不是我们中国政府能管到的,就算我们有再多的警察也不管用啊公使先生,您能不能同意我们的军警进入租界巡逻”

“不那绝对不行”对于这样的提议,朱尔典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立即予以了反对:“大英帝国有能力保护她的海外领地不受侵犯这一点不需要你们操心。”

徐树铮点点头,接着又道:“那俄国租界呢他们的兵营都让赤色旅血洗了,而彼得格勒方面也明确表示不会向天津派遣俄方的军事人员”

“这个”这下朱尔典算是犯了难。天津俄租界是天津最大的一个租界,现在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赤色旅的地盘了俄国的驻军和警察死的死,跑的跑,彼得格勒方面则是置之不理呃。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理,他们倒是想派五千名中国gcd援俄红军的武装分子到天津俄租界来驻扎的只是听名号,这些人就是和赤色旅一伙的

朱尔典皱着眉头:“那就让中国政府暂时接管天津俄租界的治安。”

“还是不行。”徐树铮摇摇头,一脸的为难:“根据辛丑条约中国政府只能在天津驻扎300名士兵,这些兵连天津华界都顾不了。怎么管租界的事情如果要咱们接管天津俄租界的治安,至少要派3000名士兵进天津,这个辛丑条约得修改啊而且天津俄租界应该由俄方管理,现在要我们帮着维持治安,这个经费是不是应该由俄租界负担”

“派警察”朱尔典脸上的怒火已经完全掩饰不住了,这些中国人居然得寸进尺想修改辛丑条约,还想在天津驻兵3000真是痴心妄想

“警察不敢去啊”徐树铮哭丧着脸,苦笑道:“公使先生。这个军队是有军法管制着的。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冲。可警察不一样啊,顶天就是卷铺盖回家没有枪毙的道理。他们一个月6块钱,上哪儿赚不到啊谁肯为了这几个小钱去和赤色旅的恐怖分子拼命”

得,这个问题绕了半天还是无解中队不能进天津,中国警察又怕死至于修改辛丑条约,那就更不可能了。这不等于是在向赤色旅让步吗根据欧洲“反恐”的经验,向恐怖分子让步是再愚蠢不过的了。那些恐怖分子不仅不会收敛,反而会更加的得寸进尺

既然段祺瑞这里无解。朱尔典也就不再浪费时间了,他站起身向段祺瑞微微鞠了一躬,就告辞离开,准备去中南海居仁堂冯国璋那里碰碰运气了。

就在他走出府学胡同段公馆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小小的胡同里面,已经停满了轿车马车,还有不少背着驳壳枪的北洋大兵在四下警戒巡逻,看来是北京附近北洋驻军的长官来段祺瑞府上拜访了。

这个段祺瑞虽然下了台,可是北洋军里面还是有许多人认他这个老大的

“段芝泉还是没有答应出山”冯国璋低声问身边的人一句,大家都默默点头,和段祺瑞身边的人不同,这里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表情。

冯国璋把眼光转向了陆建章,陆建章微笑道:“大总统,朱尔典的汽车离开府学胡同以后没有回东交民巷,而是奔着中南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冯国璋却轻轻叹了口气:“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北洋那么一个大摊子,每个月要多少花销又有多少进项,你们知道吗”

这个问题好像是在问屋子里面所有的人,不过冯大总统的眼光却投向了角落里面一个50来岁,西服革履的矮胖子中年人。此人就是名震一时的北洋财神,“旧交通系”的头头梁士诒。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曾经帮着筹措巨款,差一点搞得中交两行倒闭袁世凯失败以后,他也就成了帝制祸首,灰溜溜隐居了好一阵子。今天居然出现在了冯国璋的总统府里面,也不知道能给冯大总统出什么好主意

“大总统,中央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一共就三块,一是关余;二是盐税;三是交通部所管辖的铁路收益。此外还有北京、天津两地的商业税也向来归中央支配。这几项收入扣除应付给列强银行的还款,一年总还能有七八千万。如果南北能够实现和平,不再打仗的话,倒是能应付中央日常的开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