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1 / 2)

铁血大民国 大罗罗 5248 字 2019-05-01

下跳了起来。两人正是段芝贵和李长泰。段芝贵和徐树铮一样激动的脸色通红,他是讨逆军东路军司令,不过和段祺瑞一样也是个光杆,现在能“不战而胜”自然是再高兴也不过了。李长泰却是脸色青灰,他的第八师还在马厂没有开动,张勋的辫子兵居然就被一个模范团打败了早知道辫子兵这么不经打,他何苦拖延着不出兵呢

段祺瑞扫了眼李长泰,又转向徐树铮:“有这种事情消息可靠么”

徐树铮大步走进书房当中,挥舞着手中的电报纸:“常瑞青的模范团和北京城的王聘老前后脚发来了电报。张勋的辫子兵和模范团苦战两日,损失惨重,又加上南苑的陆军13师突然生变,才迫使张勋收兵回防北京城,常瑞青带兵趁胜追击到了正阳门外而且,败回北京城的张勋已经请王聘老出面斡旋了”

“原来如此”段祺瑞这才点点头,接过了电报纸,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才沉吟着道:“常瑞青虽然胜得有些取巧,可毕竟还是胜了,以区区一千多人,对抗张少轩八千辫子兵,还能取胜,也算是稀世将才了凭着这份功劳,一个少将混成旅长总是要给的,要不然就是赏罚不明了”说着他又冷冷瞥了眼李长泰,后者则低低垂下了脑袋,不发一言。

徐树铮点点头,接着又建议说:“芝老,同张少轩谈判的事情就由属下去吧。同时再让第三师和第八师逼近到北京城下,对张勋所部形成合围之势还有,定武军提督张文正张文生在这此次复辟逆案中属于挟从,属下早就和他约定,可以给他自新反正的机会,委任他为徐州镇守使,以绝张勋退路。”

办法是很好的,但是却有些吃独食的意思。常瑞青是徐树铮夹带里的人,张文生也是徐树铮的徐州老乡,又是被徐树铮“招安”的,自然也会知恩图报,而徐树铮本人又要亲自去和张勋谈判段芝贵和李长泰都不禁微微摇头,可段祺瑞却笑着点点头,看了眼身边的两位:“香岩、阶平,你们觉得如何”

段芝贵微微一笑,点头道:“一切全凭芝老吩咐。”

李长泰也只得勉强一笑,重重点头:“属下也唯芝老之命是从。”

段祺瑞满意的笑了笑,对徐树铮道:“又铮,好好去办吧,记着,对张少轩也不要逼迫太过,只要他肯下令北京城的辫子兵下野,放他一条生路又如何”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下,又道:“还有小皇帝被绑事件,你也着人去查一查,总要给清室一个交代的。”

第七十三章小皇帝,大买卖七

天津,公共租界,剑桥道,小德张公馆。

“孟先生,朝廷办事,绝对都是在路子上的。可是,你小哥也要讲点道理不是复辟的事情是张少轩一手包办的,朝廷也是被逼无奈,这点连冯大总统冯国璋、段总司令也已经表示认可。你们赤色旅凭什么一口咬定皇上是复辟祸首皇上今年才12啊,12岁能办什么事情当得了祸首么你们明明是绑架勒索,还非得借着革命的名义,这是想得了便宜还卖乖,想着名利双收啊可是你们的要价也太狠了些吧二十五万两金子还一分不让这、这也忒狠了吧就不怕天下人指着你们赤色旅的脊梁骨骂娘吗”

说话的是振贝勒,他是庆亲王奕劻的儿子,也是天津满清遗族的领袖人物,和小德张是邻居,都住在剑桥道上。小德张在安置了孟离这个上门要钱的赤色革命者后,第一个通知的就是庆王府,振贝勒更是被北京的醇亲王载沣委以“首席谈判代表”的重任,来和孟离讨价还价。

这次的“宣统绑架事件”,不管是在满清遗老遗少眼里,还是北京、天津的平民百姓看来,都是一个很不单纯的“绑票勒索”事件,不过和革命什么的压根搭不上一点关系的。只是这个“赤色旅首席谈判代表”孟离的表现实在是有点那个太大义凛然了

一见面儿,就代表中国人民强烈谴责“逊清朝廷”阴谋颠覆民国,挑起内战的滔天大罪,把赤色旅绑架溥仪事件定性为“革命行动”,呃,一下子就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而且明明是勒索金钱,也非得说成是代表中国人民讨还血债好像那二十五万两黄金不是流入赤色旅的腰包,而是要分给全体国民似的。

至于讨价还价,更是门也没有额,那个啥,那是替中国人民讨还血债怎么能讨价还价不收利息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们还想压价孟离同志的狠话当时就撂下来了:“就等着给小皇帝收尸吧”

至于社会舆论什么的,孟离也压根不当回事儿,还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八旗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了多少汉人还压迫了咱们二百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何止数十亿两白银还同列强签订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让现下的国家步履维艰现在赤色旅代表人民讨回的还不到你们从人民手中夺走的万分之一,天理公道到底在谁一边”

这话一撂下来,振贝勒的头都大了,这帮赤色旅根本就不讲道理嘛既然不讲道理,那总该讲点江湖道义吧于是,振贝勒和小德张就下贴子请了天津地面上几个洪门堂口的龙头老大出面说合。

可是让振贝勒和小德张无奈的是。虽然孟离在面子上对几个洪门龙头礼敬有加,还和他们称兄道弟好像很给面子似的,可是说到这个条件,孟离就是死不松口二十五万两金子,少一钱都不行

北京醇王府那边儿,则是一天七八封急电在催着,而张勋的复辟更是明摆着长不了了,市面上更是出现段祺瑞要取消“清室优待条例”的传闻。振贝勒的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到了今天,终于是压抑不住怒火,和孟离在小德张的公馆里面大吵起来了。

一边在唇枪舌战,另一边则在把酒言欢,一团的和气。

1917年1月25日,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秘密抵达了北京城南常瑞青模范团的团部,陕西巷的上林仙馆。与此同时,封闭了好几天的北京正阳门也突然开了条“缝”,一辆挂着英国公使馆标记的西洋马车悄悄驶出,穿过两军阵前,也直接驶到了上林仙馆的后门。从这辆马车上下来的,正是“北洋之龙”王士珍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徐树铮和常瑞青两人亲自把贵客迎进了上林仙馆二楼的雅座,接下来就是由正阳楼和全聚德的大师傅亲自掌勺的酒宴,一桌之上就是徐树铮、王士珍、朱尔典,连常瑞青常大团长也只能在门口伺候着,不过里面说些什么,常瑞青却竖着耳朵听了个一清二楚。

“又铮呢,说句公道话,这一回的确是张少轩行事鲁莽,惹出这么大的风波。可是那也是因为他心念故主,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北洋的这些人,多少也是受过皇恩的,对于张少轩的所作所为总是能理解、包容一二的吧”

说话的是个老人的声音,估计是北洋之龙王士珍。常瑞青在心里面摇了摇头,这位爷还真是个好好先生,张勋都快拆了北洋的台了,他还在那儿替他说话呢

“徐将军,张勋将军的罪行虽然不能原谅,可是北京城内上百万黎民百姓,还友邦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不得不予以考虑的。这段时间,由于定武军和第13师模范团的连番恶战,已经让大英帝国的商人蒙受了数十万英镑的损失大英帝国不希望这样的动荡局势再持续下去,大英帝国认为和平解决事变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说着一口流利京片子的,应该是英国公使朱尔典。他在中国从事外交工作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中国话说得都比英语还溜了。不过这个话却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张勋发动军事政变,复辟清王朝,这样的行径毫无疑问是叛国如果这样的行为也能不了了之的话,北洋中央以后还有什么权威可言连军事政变推翻政府的祸首都能原谅,那拥兵割据,对抗中央还算个什么事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