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1 / 2)

*

皇庄那里收获的玉米全都被处理成了种子,然后才送去给户部。

不过这时候已经入了冬,要种东西也是要等到年后了。

十月,帝都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太上皇还有太上皇后也从行宫回来了。

衡玉进宫去见两人。

只是初雪,雪势不大,落在地上只有薄薄一层,一些雪花刚掉落到衡玉身上,就全都化成了水,在深褐色的斗篷上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印记。

小福子跟在衡玉身后小心走着,免得自己脚下打滑,手里握着伞却一直没有撑起来。

走了不多时就到了宁寿宫。

宫人远远地早就看到衡玉了,等他走近纷纷行礼,太上皇最信重的内侍刘诺亲自给衡玉推开殿门。

宫殿内烧着炭盆,里外的温差极大,一进入室内就有宫女走上前来帮衡玉把身上的斗篷解下来。

衡玉穿着一身裁制贴合的棉衣,绕过外殿进入内殿。

等他一踏入内殿看清里面的三人时,眉梢微扬。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看到衡玉走进来也不意外,太上皇后冲他招手,“玉儿到母后身边坐着。”

而那个坐在太上皇下首,慈眉善目、身披袈裟的老和尚,也把目光移到衡玉身上。

他原本只是随意一瞥,却好像是在衡玉身上看到了什么东西一样,一时之间竟然没有把视线移开。

衡玉视线扫过太上皇、太上皇后,最后与这个和尚对视。但只是一瞬,他就自然地把视线移开了,只是在心里对系统说道:“这个和尚不简单。”

“父皇,母后。”衡玉先向两人行礼,然后才在太上皇后身边坐下。

主位的两个位置留给了太上皇和他请来的和尚。衡玉和太上皇后则坐在下首。

“半年未见,玉儿又高了不少,还瘦了些。”太上皇后从衡玉进入殿内开始就一直在打量着衡玉,这时候把她观察到的结论说了出来。

“儿臣现在才十五岁,自然还在长高。也不是瘦了,是结实了。”随口解释了一句,衡玉才把话题引到那位和尚身上,“不知这位法师是哪位高僧?”

太上皇笑了笑,替衡玉介绍,“这是西山寺的惠宣法师,前几日正巧出关,今日朕便邀他进宫聊一聊佛法。”

西山寺乃皇家佛庙,里面不少僧侣都是德高望重之人,而惠宣法师的名气更大。他本是宗室,自身颇有才学,年少时游历四方,后来成婚,与妻子感情笃定,可惜两人膝下一直没有孩子。在他二十五岁那一年妻子怀孕,最后却难产血崩而亡。惠宣法师受此打击最后竟然看破红尘纷扰遁入空门,到如今他已经于佛门潜修有五十余载,佛法高深,深得百姓与贵族的信任。又因为惠宣法师的身份特殊,所以一直是皇室的座上宾。

只可惜他一直居于西山寺潜修,很少有出关的时候,衡玉几次去西山寺都没有见过他,一直到今天才算是见到了这位著名的高僧。

惠宣法师双手合十,向衡玉道了句佛法,“阿弥陀佛,贫僧向晋王殿下请安。”

“惠宣法师。”衡玉回了他一礼。

“不知为何,初看殿下第一眼,贫僧就觉得殿下与我有缘。”惠宣法师竟然把话题转移到了衡玉身上。

衡玉勾唇笑起来,“法师莫不是在说我与佛法有缘?”

惠宣法师摇了摇头,神色悲悯虔诚,“殿下是与贫僧有缘。”

“莫非法师会起卦?”

“卦象一说素来虚渺,贫僧并不会起卦,只是恰巧懂得些看面相的方法。”

衡玉没再说话,反倒是太上皇感兴趣起来,“不知惠宣法师从玉儿的面相看出了什么。”

“殿下乃功德深厚之人,福气极重。”惠宣法师说道。

“生于皇室,更得我父皇与母后的爱重,我的福气自然是不差的。”衡玉笑了笑。

惠宣法师也笑了笑,他脸上的表情温和慈祥,看了衡玉一眼,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太上皇又与惠宣法师聊了一会儿,便让衡玉先送惠宣法师出宫,然后再过来宁寿宫陪他和太上皇后一道用晚膳。

再从宁寿宫出来时,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但风依旧刮得起劲。凛冽的风迎面打过来,让从温暖室内走出去的衡玉下意识缩了一下。

惠宣法师倒是神色如常。

两人一起走在前方,两个内侍坠在几步之外跟着他们。

“法师从我身上看出了什么。”衡玉开门见山问道。

“有时候不知道一些事情,反而是一种幸运。”惠宣法师轻声叹道,语气里带着些悲天悯人的情绪在。

“那我来猜一猜吧,法师说自己擅长看面向,可是看到我面带煞气?”衡玉其实心中已经有了些想法,但还是先行试探了一句。

“殿下福泽深厚,并没有煞气。”

衡玉扬眉,“福泽深厚到什么程度呢。”

“殿下身上有大功德大气运加身,此乃贫僧生平仅见。而且殿下的命格十分奇怪,从面相上看出的命格与你如今的命格并不相同。”惠宣法师看了衡玉一眼,倒是没有再拐弯抹角。

衡玉曾经于末法纪元力挽狂澜,也曾经将乱世平定,还曾经铸就盛世,大功德大气运便是如此而来。

至于命格,如果衡玉没有猜错的话,惠宣应该是看出了他身上的帝王紫气。所以才说他的命格奇怪。

“法师可会把我的面相透露出去?”衡玉目光落在惠宣脸上。

惠宣法师摇了摇头,轻声叹道:“贫僧知道殿下在担心什么,但请殿下放心。”

衡玉移开了他的视线,望向宫道旁摘种着的梅树。在它周围的植株全都有些衰败的时候,唯有那些梅树,依旧显得精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