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1 / 2)

黑暗中,几个快如鬼魅的身影从林子里钻出,疾步窜至他身旁。

他神色冷凝:“办好了?”

亲兵点头,“他果然怀疑雍王,掉头往河东去了。”

怀朗笑了笑,一口雪白牙齿,冷森森的。

李曦多疑,而李昭的那个忠仆——叫朱鹄的,心里更忠于李昭,对李曦曾利用他绑走九宁的事耿耿于怀。

他早已经将李昭和李曦身边留下的这些忠仆摸得透透的,知道怎么不着痕迹地挑拨他们,煽动他们。

李曦不会如李昭所想的那样往西走,他会转头去河东。

这才是怀朗北上的真正目的。

让李曦死在河东军手上。

李昭的檄文固然有用,但有什么比李曦死在河东更能激起民间百姓对河东李元宗一家的憎恶呢?

李元宗老谋深算,嚣张这么多年都能忍住不动手,自然不会杀李曦。

可惜,他有很多野心勃勃但是谋略不足的儿子。

郎主从来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篝火熊熊燃烧,火光映在怀朗那张胡子拉碴的脸上,他眸中闪烁着冰冷寒光。

再过几天,真的要变天了。

第140章

残阳如血,晚风清寒。

朱鹄脊背挺直,控马慢慢走入山林中。

鸟雀在树丛中鸣叫,清冷夜色渐渐浮上来。

半个时辰后,朱鹄在马背上回头。

四野寂静沉默,天边几点寒星。早就看不到李昭的身影了。

大王让他们离开,他要回长安,代替李曦赴死。大王还这么年轻,幼时在宫中战战兢兢长大,十多岁就帮着李曦处理政事,批改奏折,又处心积虑为李曦除去奸宦,即使后来被李曦所害,依然不改初衷,得知李曦逃亡,毅然北上相救……

如此种种,李曦还是不珍惜大王的牺牲,将一切视作理所当然。

朱鹄眼神冰冷,扭过头,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

清脆的摩擦声响惊醒前方的李曦,他愕然回头,瞥见朱鹄杀气腾腾、血红的双眸,毛骨悚然。

“你这阉奴,竟要杀我!”

喊出这一声后,李曦蓦地变色,“是李昭,是他想杀我,对不对?”

什么放他离开,都是骗他的!

朱鹄冷笑。

其他亲随见状,大惊,出声呵斥:“朱鹄,你忘了大王的命令吗?大王嘱咐你我保护圣人,快收了匕首!”

朱鹄不为所动,冷冷地道:“我出身卑贱,为大王所救,我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王!”

他一身戾气,手中匕首在夜色中折射出一道道寒光。

死亡的气息越来越近,李曦瑟瑟发抖,大骂:“你们都想杀我!都想杀我!李昭根本没打算放过我!”

从他当上皇帝开始,每个人都想杀他,根本没有人真心对他,没有人!

李曦哆嗦着抓紧缰绳,狠狠踢一下马腹,慌不择路地往林中冲去。

“公子!”

亲随们没料到会出这样的变故,一时呆住,一半人前去追李曦,另一半人围在朱鹄面前,想劝他冷静下来。

“大王说不定还没走远呢……”

“就算大王此刻在我面前,我也要杀了他。”朱鹄冷声道,“只有杀了他,大王才能活着。”

听了这话,亲随们一愣,彼此对视一眼。

对于李昭宁死也要保护李曦这件事,老实说,他们都无法理解。

李曦已经不止一次背叛李昭,他甚至常常取笑李昭还把幼时那点可笑幼稚的兄弟情义当回事。而且在离开长安以后,李曦早已经忘却帝王身份,他多疑古怪,自暴自弃,不顾自己亲生母亲和胞妹的死活,每天用酒色麻痹自己,听到一点动静就吓得要抱头逃窜,脱险后又立刻变一张嘴脸。

别说李曦身上没有君王气度,他连世家郎君最基本的涵养和自尊都丢掉了。

当初在蜀地被梓州刺史控制时,为了保命,李曦卑躬屈膝,称梓州刺史为“大将军”,被梓州刺史当着其他人的面讽刺调笑,只作听不懂的模样,和其他人一起哈哈大笑。

那时还有几位忠心的大臣跟在李曦身边,后来陪他一起去成都府,见他入成都府后第一件事竟然是让杨昌帮他搜寻美人,彻底心灰意冷。等长公主平定蜀地后,那几个大臣随她一起回长安了。

亲随们不想救李曦,但是李昭拼死也要救,他们只能跟随。

他们知道,大王要代替李曦赴死。

有什么办法能救大王?

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