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1(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937 字 2019-04-27

“四考定终身”加“论资排辈”。军官在陆军海军军官学校、陆军海军大学的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分数,还有他们的资历就是和平时期晋升最重要的依据。甚至连一个军官在什么位置上任职多久都有严格规定,基本上不会给军官们养成其自身势力的时间。

当然,拼爹的潜规则还是存在的比如朱济世和苏玉娘生的儿子朱国光,就是原定要去当阿拉斯加国王的那位,就因为一心想要从军而放弃了看上去没有什么前途王位现在的阿拉斯加的确穷了一点,现在才24岁就已经官拜中校,还考入了海军大学,是同期的所有皇家海军军校毕业生中爬得最快的。如果不出意外,将来总有一任海军总参谋长和海军尚书可以当的,说不定还能封帅。

但是他这个皇族海军元帅想要在海军里面建立起足够颠覆政权的势力的可能性,却几乎为零。因为整个海军的军官都是根据制度教育和提拔而来的,不是依附某个皇族将领才有了前程。这样的体制可以说是最大程度杜绝了军阀产生的可能,同时也让军官们免于朝廷和皇帝的猜忌。不过有得必有失,这套制度也有一个问题,容易造成军队国家化。特别是眼下的大明还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和国民动员体系。现在职业军人的培养和提拔自有严格的制度,而士兵则是流水一样的义务兵,真的要大打的时候,又依靠国民动员兵拼数量,而为了保证动员兵的素质和士气,则不得不通过义务教育培养国民的军事素质,树立他们的公民意识。

另外,由于边疆地区一开始实行的“全民皆兵”的集体农庄制,造成了枪支管理的不断松懈,到了光复25年干脆颁布了大明枪支弹药管理法,承认了内地公民都是大明公民,岂能有高低之分和边地公民同样拥有持枪的权利

说起来,制度建设这个事情也是一环紧扣一环,要么别开头,开来头就会被形势推着一步步的前进。我们的朱大皇帝因为担心出军阀,又不肯用弱兵自残的办法,结果引入了西方那一套制度化培养军官管理军队的法子。同时为了削弱士绅的权威以方便资本主义发展而引入了西方的宪政,制定宪法开设议会,用税收作为投票限制。又在在逐步削弱士绅权威的过程中不扩大议会的权威,结果造让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有了雏形。

而现在,为了方便指挥战争,朱济世又自作聪明的准备将大元帅府和内阁合并,搞一个具有一定统帅权的战时内阁。而他那个学法律出身的皇太子朱国雄居然认为这个办法挺好,能让他这个参与朝政的皇太子有更大的权力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不能开头啊

看到潘祖荫没有什么意见,不知道军队国家化这个在后世被证明是极端错误的制度已经爬出了“魔盒”的朱国雄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既然潘相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找个机会和东林党的领袖们商量一下联合政府的组成吧。对了,陆海军部尚书还是要由皇上委任的。皇上想让石达开出任陆军部尚书,海军部尚书由薛定粤出任。现在只是个口谕,稍后会有正式的旨意下达的。”

潘祖荫这个时候并没有让内阁“篡夺”兵权的心思,对皇帝委任职业军人出任陆海军部尚书当然不会表示任何意义。他站起身,微微一躬“臣领旨。”

朱国雄站起身,拍了拍潘祖荫的肩膀“嗯,这样就好。东林党那里我还会去说话的。皇上也会召见左先生和李鸿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眼下这一战事关国家存亡,自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团结朝野,同心戮力。如果能赢得胜利的话,那么我们东亚黄种民族在未来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和他们白人分庭抗礼了。而我大明还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未完待续。。

123119161410971944

第1311章社会党求月票

先预祝各位读者大大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财源广进。然后大罗罗再加更求月票,今日六更有月票的大大能支持一下罗罗吗

公元1875年4月份的时候,一场世界性的战事,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全人类的面前。之前的冲突不过是开胃小菜,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三个帝国在互相试探着各方面的立场和底线。就在各方面互相讨价还价,或者在犹豫要在将要来临的世界大战中采取什么样的立场的时候。俄国民意党领袖涅恰耶夫组织的一次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暗杀,终于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体弱多病但是头脑冲动的俄国新任沙皇尼古拉二世上台伊始,就毫不犹豫放弃了其父的中立观望立场,在和中国大使曾纪泽草签了同盟条约之后,就立即宣布进行动员。同时,又以极其严厉的措辞,向波兰共和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在72小时内开放边境,任由俄军进入缉拿刺杀沙皇的元凶。

而在接到最后通牒之后,波兰共和国政府立即向西罗马同盟的各个缔约国求援,要求他们履行共同防卫的义务。不过执掌法兰西和罗马帝国政权的马蒂尔德一世和欧仁妮皇太后却令人失望让一部分好战的法国人还有拿破仑四世失望,但是却得到了另一部分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支持的选择抛弃波兰这也意味着西罗马同盟完全解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已经失去了世界三大列强的地位,以波拿巴家族为核心的法兰西世界帝国依旧庞大。

就在波兰共和国上下几乎陷于绝望的同时,德意志帝国却向波兰伸出了援手。决定履行他们保卫波兰的义务当然。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是在和法国达成一系列中立和互助协议后才做出对俄作战决定的。法国人虽然不准备履行保卫波兰的义务。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尽可能向波兰和德国提供帮助的。同时,还愿意绝对保证德国的西部边境和海岸线不受侵犯

在得到了法国的保证之后,威廉一世便在德意志帝国议会发表演说,向议员们说明了德国必须保卫波兰的理由。并且得到了绝大部分议员的支持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认为不能把波兰交给俄国,否则德国就得时刻提防着俄国人打到柏林来了。随后,德意志帝国政府就宣布实行总动员,同时向俄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后者在48小时内撤回对波兰的通牒。在遭到拒绝后,德意志帝国和波兰共和国同时向东罗马俄罗斯帝国宣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