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1(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094 字 2019-04-27

地经济的出路又在何方呢土地不过12亿亩,承载一亿农村人口也不算宽裕了。如果承载四亿农村人口。人均只有3亩地。要怎么才能搞好想到这些。朱皇帝就对自己穿越的时间点大感侥幸。要是错过了这个帝国主义扩张期的时代。换成清末或是民国,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看着李鸿章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朱济世也轻轻叹了口气,从桌子上取过日前皇太子朱国雄让人从香港送来的奏折。就是那份建议效仿香港排屋制度,在大城市建房帮助无产者置业的密折另外,那位皇太子还有一份密折是建议在大明实行香港那样的严刑峻法和廉政制度的。朱皇帝可不敢拿出来给人瞧的,这事儿太得罪人了

翁同龢接过密折然后双手递给李鸿章,李鸿章展开一看。原本微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不少。“皇上,太子爷果有仁心,此乃国家之福也。”

有仁心朱济世心说,那肥仔还上密折要朕严惩贪官你李鸿章这些年在哈萨克汗国没有少捞吧要按照肥仔的意思,就得把你拉出去咔嚓了

“太子是有一些仁心的。”朱济世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笑道,“李卿,你也觉得太子爷的意见可行吗”

“可行啊这是好办法。”李鸿章不假思索地道。眼下可没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地产商集团左右大明帝国的政治,所以李大丞相也不可能去给地产商代言。而且就算有个把房地产商,也不会把目标瞄准才够得上温饱的无产阶级。大明的地产市场买卖的房子在后世都能够得上豪宅了后世的李家坡可以发展出组屋这种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住房供应模式。大概也和1960年代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压根没有起步有关系吧。

“皇上,近日朝中在准备农场促进法的时候估算出将来要有3万万之农人进入汉地城市。那么多人岂能居无定所臣刚才草草计算了一下。若以五口之家计,3万万之人当有6000万之家,需要盖6000万间排屋,一间排屋索价300元,合计就是180亿元啊如果再加上道路、学校、病院、市场、商铺等工程。加在一起恐怕要花上300亿元,这可真是一笔天大的买卖。要是做好了将会对我大明的工商形成巨大的促进啊。”

李鸿章说到这里,收住了声儿,目光灼灼地看着朱皇帝。大规模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他这个当过哈萨克汗国首相的官儿是再清楚不过的。只是这300亿银元的投资,听着实在是有些大啊。

何止300亿啊朱济世却眯着眼睛在想。3万万人进城,如果都是100万人的大城市就需要建300个之多比眼下全世界所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加在一块儿都要多后世的新中国,到21世纪城市人口如果按照户口算的话,都未必有3万万啊这样一个城市化浪潮所能产生的需求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恐怕3000亿都有。而且还是长期持续的需求因为这个过程起码要持续数十年,自己这辈子是看不到城市群遍布大明汉地的那一天了。肥仔有生之年能完成这一伟业,已经是领先历史数十年了。

想到这里,朱济世又将目光投向翁同龢这个军师,这是在征求意见。这是起码几百亿,需要持续数十年的浩大工程,可不能一拍脑袋就随便决策,得多方征求意见方可推行。

“皇上,一万万间排屋可得三万万人心。”翁同龢的语气淡淡的,“臣建议将此事交由太子殿下负责。”

这就是让朱国雄去收天下人心一旁的李鸿章脸色微微一变,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翁同龢。此君善于揣摩圣心是官场人人皆知的,他现在居然提出要帮助皇太子收入心,难道皇上和太子之间真的毫无嫌隙这可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啊

“翁卿果是朕的肱股之臣。”朱皇帝拍着手大笑,满脸都是欣喜的表情。

原来之前他只算了经济账,忘记了还有一笔政治账。如今可不是民主自由已经全面破产的21世纪,而是民主自由之风刚刚刮起来的19世纪。全世界的反动君主们最害怕的,不就是他们的王朝没有办法传承下去朱济世知道自己的威望极高,是什么一代天骄,千古一帝。只要自己不断气,大明王朝就安如泰山。但是民间肯定是有那种想着“彼可取而代之”的家伙在等着“始皇帝崩”的那一日。到时候朱国雄能镇得住场子还有,自己如果长寿的话,跷辫子的时候大概就是1900年后了。那可是一个大时代的开始啊多少英雄人物要在那个时代出世,靠自己的皇太子要是没有一定的威望怎么能镇得住场子

“排屋是得民心的善政,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的善政也只有让皇太子来了。”朱济世从办公桌后面站了起来,在御书房内兴奋地来回踱着步子,用力挥舞着手臂。“而且,300尺平方英尺的排屋只是个开头,将来还大有改善的余地。还要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排屋。朕的子子孙孙都要负起这个责任”

话说到这里,朱济世的脑海当中忽然浮现出“李家坡”这仨字儿。现在他算理解李大坡主为啥要搞这个严重影响gd的组屋政策了。和世代相传的江山相比,房地产的那点gd算个屁啊而自己这个朱明王朝的处境,比李坡主他们家可险恶了不知道多少倍。李家混不下去还可以跑路去英美,自己的大明帝国要是一片红了,英帝、法帝都不一定能顶住没准真的就世界革命了。到时候自己的子孙还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为了子孙后代的安泰,这个责任是无论如何都要负起来的未完待续。。

121814311810832244

第1258章变钱

应天府,汤山县虽然只是一个刚刚设立的小县,但却因为朱皇帝这几年都喜欢住在风景宜人的汤山温泉宫,而成为了大明帝国事实上的政治中心。温泉宫外的温泉镇,更是因为大量的中央政府的衙门和内阁高官的宅邸聚集,变成了个权贵云集的所在。按照居住在此的民众的笑话,要是天上落下块石头在温泉镇砸死三个人,其中两个很可能是侯爷,还有一个大概会是王爷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