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240 字 2019-04-27

“大哥,这里是哪家工厂的宿舍建得很不错嘛。”朱国雄看着车窗外面,有些奇怪地问自己的大哥。他在南京的时候也时常去江南区应天的工业区参观,是见过不少工人宿舍的,可没有眼前那么整齐干净。

“二弟。”朱国杰微笑着道,“这些不是工厂的宿舍,而是工人们自己的房子。”

“工人们的房子他们都租房子住”朱国雄道,“那他们应该是技术工人吧”大明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工资相差很大。普工一般都住工厂的宿舍,他们是租不起大城市的住房的要租了的话一年就攒不下几个钱了。不过技工们的收入高,租房子住是不困难的,但还是很难买得起房子。当然,这也和大明大城市的房地产业不发达有关,现在的大明是很少有分拆出售的单元住宅的,都是独门独院的宅子。在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都会,地段好一些的宅子都要好几千乃至上万。劳动人民当然负担不起了。

“不是租住的房子,而是属于工人自己的产业,而且不一定是属于技术工人的。”朱国杰有些得意地道,“这是香港自治领为了吸引移民所实行的一个惠民政策居者有其屋。我们管这样连排房子叫排屋,这些房子不是由商人建造,而是由香港开发和建设司出资建设,然后低价出售给月收入低于20银元的香港自治领公民。一套排屋的套内面积统一为300平方英尺,售价为300银元,可以分20年偿付,不计利息。”未完待续。。

12177334010800799

第1252章谁要吃苦头

“真是很小啊”

大明皇太子朱国雄在大哥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刚刚建成还没有出售的排屋,眉头微微一皱就来了一句。

这是一间300平方英尺的房子,差不多是28个平方公制还没有出现。也没有分出什么客厅、饭厅、卧室,就是那么一间屋子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几家公用的,也没有什么煤气、自来水,这两样东西可都是新鲜玩意儿,刚刚出现在中国。不过排水管道倒是修建起来了,九龙和香港岛上早就修建了排水系统,这些排屋只需要将排水管道接入主管道就可以了。

朱国杰听到弟弟的评论,嘻嘻笑了起来,“二弟,你可不能拿你的太子东宫跟这儿比。这300平方英尺的房子,比我在伊顿公学的宿舍还要大一些呢。五六口的人家好歹能挤进来。最要紧的是,这300平方英尺是一份产业。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让香港的居民人人都有一份产业,他们才会真正以香港为家,才会真正用心来建设香港。”

朱国雄点了点头,他刚才就是顺口一说。他这个皇太子在济世大学里面也有一间宿舍,还没有300平方英尺大呢。他有些感慨地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当日父皇起兵光复广府后就给麾下的将士分配田土,他们有了田产之后就真正和我大明一心,必须和满清干到底了。后来父皇开拓东北,也是将土地分给集体农庄,让每个庄户都有一份产业,这样他们才会拼了性命保家卫国啊”

说着话,朱国雄走出了这间让他感到些压抑的屋子,外面是打通了的阳台,有下楼和上楼的楼梯。这些排屋都是二层三层住人,一层是公用的厨房、卫生区域,用水泥砌了许多水槽还有直通屋顶的烟囱。另外,排屋外面的空地上还有不少水井,大概就是给住户们供水的。

站在阳台上,朱国雄又看了眼对面的房子,离得非常近,显着有些拥挤。不过300银元的价格的确也够便宜的,还可以分20年偿付,连利息都不用出每年就是15元,一个月才一块多一点,的确是普通工人家庭有可能承担的这位皇太子虽然从小到大都在精英圈子里混,但毕竟不是那种长在深宫,连鸡蛋的大约价钱都不知道的“明君”。

皇城公学是有社会实践这门课程的,朱太子的同学里面也有不少小贵族出身的子弟,所以他从小就知道一些宫外的事情。而济世大学更是在皇城外面,朱国雄干脆和普通学生一样住校。平日里面一样端着饭盒去食堂打饭,也要自己买饭票。有时候还会和同学出去下馆子真不知道给御前侍卫们添了多少麻烦。

不过这样的生活也让太子爷很知道宫外的行情。晓得南京的鸡蛋煎饼卖多少钱一个,也知道普通的劳动人民一个月能赚几个小钱,更知道大明大城市的房价很不便宜当然,是不能和后世的天朝相比的。

“一个月出一块多钱就能买房子了大哥,你这买卖是赔本赚吆喝吧”朱国雄背着手从楼梯上往下走去,朱国杰则跟在弟弟身后看着还是有点像是君臣啊

“基本上还能保本吧。”朱国杰笑着回答道。一个月出一块多银元就可以在香港买房子要是让后世的港人知道真不知是何感想啊朱国杰沉吟一下,又道“二弟,你我都是当君王的,又不是卖房子的。这排屋是赚是亏还是要算总账的。对愚兄来说,只要香港能够吸引到人,而且到了香港的人能安心留下,努力工作,就是赚了。二十五年前香港就是一个小渔村。现在不算澳门,香港有约30万人口,大小工厂有几百家,中外商行不下千数,一年的财入有三百余万。如果将来香港能有300万人,几千家工厂,上万间商行,年入三千万也是有可能的。”

朱国杰朱大公爵的这番话让后世香港岛上的爱国商人们听到一定会晕过去的。好端端一个地产岛,不知道多少万亿的产值,就被他这个自以为是的公爵给弄没了。活脱脱把一个地产岛搞成了朱家坡,真是太不像话了

这个时候,兄弟俩已经到了楼下,朱国雄欣赏地看着哥哥,似乎从他身上发现了什么对自己很有益的事情。现在朱济世可是在推行什么“百亩农场加城市化”的。将来光是汉地就要有3亿农人进城,那么多人进了城住在什么地方可是大事情啊不可能永远住在工厂宿舍里面吧而且中国人都是喜欢产业的,有了恒产才能安心,安了心才容易统治。要是3亿人连香港这样的排屋都住不上,这个国家能太平得了英国的宪章运动,欧洲的1848年,恐怕早晚都要在大明的土地上一一上演吧不行,大明国内将来也要向香港学习,多建些排屋然后低价卖给工人阶级。呃,总归要摆摆平才行啊

朱国雄想着摆摆平的时候。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也在和儿子尼古拉皇太子说着同样的问题。

“尼古拉,你以后一定要牢牢记住,东罗马俄罗斯帝国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农民俄国农民是帝国的基石,帝国一定要牢牢控制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得到真正的自由。也不能让他们没有地可以种否则,我们的帝国就会分崩离析所以,像大明帝国那样拆散集体农庄,搞家庭农场的做法,在俄罗斯是不行的。而且,我认为大明帝国早晚也会吃苦头的,这几乎是一定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