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0(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527 字 2019-04-27

民皆兵。且不说武装700万人,只要有十分之一,不,二十分之一的人在咱们的组织下武装起来,英国人和荷兰人就只能乖乖卷铺盖。而精神武装,则是开办华校,所有的胶园和棕榈园都应该有职工学校,向工人和工人子弟,还有其他华人提供华文教育,提供咱们的四年义务制教育。要让所有的华人对大明有认同感,愿意在大明的旗帜下进行斗争”

朱济世说完这三步,在坐的众人都纷纷点头,不过一个个的脸色还是颇为凝重的。如果朱济世的三步计划真的得逞,南洋的西人会怎么办荷兰人当然不足为虑,就是出动海军将他们打出去也没多难。可是英国人的力量不能当是透明的大明虽然强大,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和英国当面锣对面鼓的打一场的地步吧

对于这个疑问,朱皇帝笑着摆摆手“不和英国打,不会打的。我们不想打,他们也一样不想打英国到底是个欧洲岛国,根基不在亚洲,为了海峡殖民地和咱们打一场不值得。而且朕也不是马上就要海峡殖民地和荷属东印度的地盘,朕只是要把那里变成华人的家园这对英国人、荷兰人也没有坏处,他们每年收到的税款怎么都能增加几倍吧”

原来如此在座的人都明白了,地盘不是马上要或者换句话说,朱皇帝的这些动作不是针对西人的,而是针对土人的他要让华人替代他们,成为海峡殖民地和兰印最主要的种族。而西人在上层的统治和税收目前是一点不受影响的,大家模模糊糊的接着混下去。

如果什么时候欧洲再来一场大战的时候,那就对不住了南洋华人就该起来闹革命,争权利了

当然,要实行朱济世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计划,皇室财团和联合橡胶公司只怕还要狠狠套一笔投资出来。而且现在的世界经济又在闹什么危机,资金压力恐怕是很有一点的。

想到这些,左宗棠就忍不住皱眉道“皇上,您的这个大计划该要花不少银子吧”

“是得花钱”朱济世笑着点点头,“以后几年,皇室财团要花钱的地方的确很多看来咱们得定一个补充投资计划,弗里德里希,你看能不能再追加2亿银元的投资用于工业和铁路。另外,在光复13年到光复17年再投资15亿元怎么样”

早在1854年的时候,恩格斯就帮助朱济世制定了一个5年投资计划,投资总额是10亿银元。现在这个计划刚刚过半,银元花出去大约4个亿。投资预算还有6个亿,如果再追加2亿,那可就是整整8亿元,再加上接下去5年的15亿投资计划,就是整整23亿银元,超过7亿英镑的天文数字虽然不是一次筹集,而是分成7年筹集,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也是不大容易弄到的。

恩格斯思索了一下,“投资计划的确有些大了,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筹集到资金。具体需要多少还需要仔细测算。大约估计一下,23亿银元的投资中将有3分之一要用于进口机器设备和聘用外国专家,如果其中的三分之二用贷款解决就是2亿英镑我可能要和兴业财团的总经理斯克佩尔先生亲自去一次欧洲,他是金融方面的专家,筹集贷款,发行债券的业务比我要熟悉多了。”未完待续。。

10311928219986156

第1060章这是土地财政第一更

转眼又是月初了,罗罗的奋斗还在继续,天朝之梦的故事也在继续,今明两天,罗罗继续吐血暴更,六更求票大大们,让月票来得更猛烈些吧

南京皇城,内阁府会议室。

才从玛丽亚堡回来的左宗棠对罗泽南、常大淳、刘蓉,还有刚刚当选立宪议会议员的东林党总干事许庚身等人道“皇上又要大撒银钱修铁路、办实业了光复13年前追加2亿,光复13年到17年要投15亿。真是好大手笔,我朝廷一年的年入才3个亿啊诸位有什么想法吗”

许庚身现在是东林三君子之首,之前他还在浙江当过县令,知道皇室财团和兴业财团在江南的势力有多大。对于这种“与民争利”的皇商,他现在自然是不能显露出什么好感的,更何况这两个财团的高管和工程师有一多半是济世青年党的党员。他冷着声第一个说道“相爷,在经济一事上,咱们必须要和青年党争个高下,否则我东林早晚要被他们逐出朝堂的。”

左宗棠又看看另外三个湘湖大佬。罗泽南点点头道“是要争,不是为了党派,而是为了天下青年党的人最强的其实不是党争而是经济,现在不怕他们上街闹事,也不怕他们在议会里面和我们做对,就怕皇上看中他们的经济之才。”

常大淳也捋着胡子点头,说起东林党和青年党之争,他的立场其实是有些的。他毕竟是个糟老头子,还能在台上几日子孙的前途才是他最关心的。而他的几个孙子。不是在皇城公学和太子当同学。就是在济世大学里面念书。其实也是济世同学,而且还是皇上的小舅子,将来没准就和潘祖荫一样,成了青年党的领袖那潘祖荫是什么人啊还不是江南名门寻坞潘家的子孙他爷爷潘世恩在的时候可是江南士林领袖。

这济世青年党和士林高层其实不是什么死敌,而是他们的子孙现在士林大佬们的子孙,谁不是学兼中西连左宗棠的儿子左孝威现在也在皇城公学念书,学的也是“中学为本,西学为主”。还和太子殿下交上了朋友。将来不是大臣就是大将

只有一帮家里没有几亩地的穷酸书生才会把济世青年党当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就是眼前这位许庚身也不是什么书呆子,对天文、算术、地理都有研究,还能说一点英语和法语。而且他叔叔许乃普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前清大臣现在还联络一批浙江名绅在筹办钱塘大学,一切课程设置,都是抄济世大学的连教授都是从济世大学挖来的。

想到这里,常老爷子呵呵一笑,摇头道“经济之才又非西洋所独有,我中华也有经世济用之学,就算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西学的。我们也可以博众家之长的。老夫总以为,这学问是不分中西的。”

“赅翁所言极是。”许庚身连忙附和,“我东林先贤就说过士农工商皆为本业,如今天下太平,我等于青年党之争就重在经济之术。如果弃之不问,将来的朝堂必定没有我等立足之地。”

“可是这经济该如何争夺呢如今皇室财团和兴业财团都是他们的地盘,产业促进总会又被郑王和刘慕文把持,我们如何钻进去”

吏部尚书刘蓉却连连摇头,现在大明政坛上可不止济世青年党和东林党两个势力,郑洪、刘鹏领导的保皇会可还在呢虽然势力日蹙,但是产业促进会这块也不是随随便便会丧失的。他们的背后,毕竟还有一群拿枪杆子的武夫。

许庚身笑道“我们为什么要去夺产业促进总会的权这个产业促进总会是个麻烦的地方,不仅要规划产业,还得想办法怎么搞钱。没有在商场里面摸爬滚打过多年可干不了这份差事。所以,晚生的想法是在花钱的事情上和青年党一争高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