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3(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512 字 2019-04-27

布哈拉的主子,就必须当好朱皇帝的奴才她现在的心态,完全可以用她后世的一句名言来形容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不过现在中华不归她管,所以只能是量西清之物力,结大明朱皇帝之欢心了。哦,还不止西清之物力,还有她自己的身心,如果朱皇帝想要,她也非常乐意奉上,即使朱皇帝看不上,她也得厚着脸皮往上贴,而且还是百分百的真心实意

这可不是犯贱,而是态度,她现在有什么姿色儿子才华财富这些都不是朱济世看得上的,唯一能拿出来的就是态度只要朱皇帝感觉到她的一片真心真情,甘心为奴为婢一辈子。她日后在布哈拉宫廷里的地位。就不可动摇

她的主子。不是西清汗国的埃米尔奕詝,而是大明天子朱济世

所以这几日,她每天都会进宫给大明皇后罗香梅请安问好,行的都是跪拜大礼,口称奴婢,各种各样的肉麻话不要钱似的砸出来,还央求着罗香梅让她跟着去码头迎接大明皇帝。罗皇后最后被她的马屁派得不好意思,总算是答应让她跟着一起去接驾了。

今天在下关码头上迎接朱皇帝的人潮。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如果之前离开大明时,他只是恢复了大明江山的复兴之主,现在从欧洲回到南京,他已然成了主宰东方世界的一代天骄了。

明子号游轮的白色身影终于在水天之间显露出了它的身影。护航的是黑色的大明号战列舰,朝着下关码头劈波斩浪地航行了过来。码头上等候的人都齐声欢呼起来了现在聚集到这里的人,不是贵族就是资产阶级,再不济也是如胡振国这样的新一代的知识精英。当然体会不到大明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这些人都是朱济世统治的既得利益者。

胡振国和他的老爹还有上海兰香书院的院长孙汶现在也在码头的欢迎人群当中,不过他们可不是来当肉弹搞爆炸刺杀朱皇帝的。一来他们仨没有办法接近朱皇帝;二来他们现在是什么人啊一个是大明国内收入最高的大律师之一,一个是大明国内盈利最好的私立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一个则是开码头的大老板。他们仨现在的年收入都在二十万银元以上,前清的道台都没有他们捞得多。起码得是个布政使才能有这份收入。

他们仨又不是信了真神就不要钱不要命的疯子,都是再实际不过的大明子民,既然现在什么都有了,还能有多少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革命的精神呢不过他们仨也不是自愿到南京来迎驾的,而是被济世同学会和上海总商会动员来的,现在聚集在他们周围的,不是济世同学就是上海的大老板每年纳税低于5万银元的老板,还没有资格到这里来呢

当然,胡振国和孙汶还有那个在大明政商学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济世同学会也不是特别安分守己。就在朱皇帝出国的这些日子中,一个名为“勤工俭学”的运动已经由他们几个带头发起了。

可是看出“勤工俭学运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的人,却是几乎为零。所有人都觉得让一些勤奋好学的大明学子去欧洲留学,总归是好事情。

所以几乎全部的济世同学会会员都捐了款,大明商界也有不少人慷慨解囊,现在已经募集了好上百万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勤工俭学运动的经费,可真是宽裕多了。不过这也不奇怪,另一个时空的民国初年,中国已经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而且经历了满清末期的一次又一次疯狂赔款和主权割让,中国国内的贵金属存量肯定不如1855年的清朝那么多,和现在的大明帝国就更没有办法相比了。

现在,第一批大明学子已经在前往欧洲的途中了,这些人多半是大明的中学或书院毕业生,考不上济世大学或是其他大学现在大明国内大学不多,只有寥寥数十所,每年招生不过几千,是非常难考的。许多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未必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勤工俭学会就和各个大学合作,资助那些考不上大学,但是成绩也非常不错的学生出国勤工俭学,当然也有一些通过了大学入学式的学生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只是这样的人为数并不多。在这个时空,可没有多少人认为外国大学比中国的济世大学要好。

对于这样的安排,胡振国和孙汶是非常得意的,不管这些被他们送出国的学子最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学者、商人、政客亦或是革命者,他们这些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肯定是青史留名了。他们这代中国共和主义先行者的使命,也就到此为止了,谁让他们遇上了朱皇帝这种“一代天骄”级的牛逼皇上呢

朱皇帝和左宗棠这时谈笑着走下了码头,身后是翁同龢和一身洋装打扮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还有潘祖荫。和离开中国时比起来,朱皇帝略消瘦了一些,漂泊在海上的日子,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胃口吃东西,不过现在的精神却还是很好,微笑着朝远方的纷乱人群挥手关于这次迎接的礼仪,大明朝廷是有特别规定的,欢迎群众都站在锦衣近卫军士兵组成的警戒线外面,高呼“大明万岁”“皇帝万岁”“陆海军万岁”的口号,摇晃着手中的标语。另外还有不少锦衣卫的特务混在人群当中,码头附近的制高点也全都在锦衣近卫军的控制之下。

朱济世大略地扫视了一下,似乎已经有一点民国纪录片的味道了,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群众是穿着西式服装,还留了短发,剩下的人还穿着明式古装,梳着发髻。另外,也没有人用下跪磕头的礼仪。在配上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下关码头管理大楼,真的很一点近代化国家的样子了。

当朱皇上的脚步终于落在了南京的土地上面时,罗香梅笑得像春花初绽一样迎接了上来。山呼万岁的口号喊得更响了,近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在朱皇帝离开中国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国家,因为这场反俄战争的大捷,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国家的理念,算是在这些大明帝国的上层精英人士中树立起来了。估计用不了多少年,就该有不少大明上层精英知道,他们不是谁都奴才,而是大明国家的主人未完待续

10111411599276114

第978章调包计狂求月票

南京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光复皇帝此时已经换上了一身明黄色的睡袍,坐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对着皇后罗香梅亲自端了的一托盘的木头牌子发愣。这些牌子上面都刻着一个人名,是女人的名字,都是朱济世的女人。凡是在南京紫禁城内,身子没有不方便的后妃,都会把刻有自己名字的雕花木牌交给专门的女官,然后由女官送到朱济世御前,由皇帝老子亲自挑选侍寝的女人这个朱大皇帝的生活,实在是太腐化,太堕落了

不过现在,朱济世却不是在反省自己的腐化堕落,而是因为一块新刻的木牌而发愣,木牌上的名字不旁人,乃是叶赫那拉兰儿

自己又不是咸丰皇帝,也不是那个更倒霉的天德皇帝,这个慈禧太后的牌子怎么就递到自己面前了而且还是由罗大皇后亲自送来的,这到底在唱哪出

看见朱皇帝疑惑的眼神,罗香梅淡淡一笑“皇上,这兰儿不日就要启程去布哈拉了,此去有万里之遥,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中原,再见皇上。妾身看她也是忠心一片,皇上不如就召幸她一次”

“召幸她一次”今天中午朱济世从明子号上下来的时候,已经看见叶赫那拉兰儿了。不过却没有和她说话,只是微笑致意。心里面却有点奇怪,这位怎么还赖在南京不走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