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0(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330 字 2019-04-27

不能胡乱下达,否则锦衣卫都指挥使的权力同样会慢慢膨胀起来,等到朱国雄那个肥仔接班的时候,就不知道是皇帝指挥锦衣卫还是锦衣卫指挥皇帝了。显然用锦衣卫去替代司法体系去打击阶级敌人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要把自己子孙后代的性命搭进去

那么把司法体系置于行政体系之下呢其实司法独立的概念是随着“济世系”新官僚逐步进入司法部门后才开始实行的。目前也只有几个经济特别发达的府才建立起真正独立于行政体系的裁判所,在大明的大部分地区,裁判官仍然是行政首长的下属。有些地方甚至由行政官兼任裁判官。在那些地区。司法是服务于行政的。裁判官会根据行政首长的命令进行判决。但是在这种体制下,行政官员的权力过大,而这些行政官员绝大部分又是脑筋过时而且操守也很成问题的儒家士大夫。如果让这些人不断做大,要不了多少年,大明帝国没准又会走上前明的老路。

现在朱皇帝努力推动司法独立,就是想用济世系的法学人才掌控司法,用他们去制约士大夫官僚。这也是他扶植济世系新官僚的第一步但是这些喝过洋墨水,有那么一点西方新思维的济世大学毕业生真的能负起保卫大明王朝。保卫资产阶级专政的责任吗

朱皇帝在这一刻,真的是思绪万千。这个时候,上海知府盛康和刚刚赶来的南直隶巡抚林汝舟已经走了进来。根据计划,今天他们二位要陪朱皇帝去参观上海府的农村。现在已经过完春节了,正是准备播种的时候。这两年,上海府的农村变化也极大。

首先当然是土地的快速集中,上海土地集中的速度比起四川安邑那种偏远地区当然快了许多。毕竟上海市区就近在眼前,那里的生活对一部分年轻人和佃户更有吸引力。所以在上海农村,地主退佃也比四川容易许多。另外,由于靠近港口。自上海移民去东北、南洋和美国的成本也比较低廉。移民发家致富的故事也流传更多更广,处于赤贫的年轻人大多愿意出去闯荡一下。

其次是上海农村所种植的农作物也在发生变化。原本的“鱼米之乡”已经消失了一半。取而代之的大片大片的棉花田,种植的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大陆良种棉这些棉花可以就近供应上海的纺织厂,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大米。而上海的粮食,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东北海运过来的。

“今天不去看农村了,去旁听一场司法审判吧。”朱皇帝抬手指了下一份摊开在桌面上的大公报。盛康瞄了一眼,忙点点头道“臣这就去安排。”

朱皇帝抬了下手,制止住盛康,“不必安排什么,就我们几个换身衣裳自己去就行了。朕就是想看看,我大明的裁判庭是怎么审案子的。”

刑事审判是公开的,凡是大明臣民都可以去旁听,当然前提是裁判庭里能坐得下。另外,新闻记者们也可以去听审,还可以将庭审的过程刊登在报纸上,让公众了解。这据说是防止司法腐败的一个办法这自然是朱皇帝从西方国家抄来的。现在看起来这些西方的办法也不是那么完美,如果大英帝国的法庭是个“三人委员会”,就像大清洗时代的苏联一样,宪章运动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袖们早就被吊死了

这个时候,上海府司法裁判庭一号庭里面早就已经坐了几十个听众了,其中十几个人是记者,剩下的都是荣三爷和他的徒弟们,还几个是上海府的高级警官。这个可以坐三百个人的大厅里面,现在显得空空荡荡。嗡嗡的议论声音已经响了起来,荣三爷的徒弟们都在安慰他,都众口一词说胡大律师有本事,一定可以帮着少爷脱罪当然,完全脱罪是不可能的,根据胡振国的安排,藏毒和吸毒两个罪名都要认下来。但是贩毒的罪名要坚决否认。这样荣少爷就会在大明司法部留下案底,将来不得担任公职和竞选公局委员和立宪议员。另外,还将面临一大笔罚款或是短期拘役。不过这样的惩罚对荣大少爷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只要不去西伯利亚,让他在上海继续纸醉金迷就算万事大吉了。就他这样一坨烂泥,怎么会去想竞选什么议员,去当什么公职呢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阵扰攘,接着有一大群人从一号裁判庭打开的大门走了进来。荣三爷扭头看了那些人一样,发现竟然有几个相当出色的女子,其中最吸引他眼球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嫩得好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色心刚起来的时候,就听见有徒弟在自己耳边嘀咕“知府盛康来了”荣三眉头一皱,在人群中搜索了一下,果然发现了穿着便服的盛康,就陪在一个身材高大,穿着洋装的中年人身边,还带着一脸讨好的笑容这中年人是谁难道比知府还大

“师傅,要过去打个招呼吗”有徒弟低声提醒。其实漕帮和官府在面子上的关系并没有多坏。和他们不对头的是洪门背景的勋贵军官,盛康是儒官,对他来说洪门和漕帮差不多一样讨厌。区别只是前者上面有人,后者是上海的地头蛇,都不好得罪,否则官就做不安稳。所以他平时见到漕帮和洪门的头头也是客客气气的,逢年过去,这两伙人也会备上一份厚礼送给他这次扫黑捕了荣三爷的儿子也和他没有关系,是南直隶警察厅直接给上海府警察局布置的任务,而现在的司法审判也是独立的,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不用了。”荣三摇了摇头。“盛知府是便服来访,他身边怕是还有贵人,不方便和我说话的只不知那贵人到底是谁”

贵人自然就是有些抑郁的朱济世了,他没有注意到荣三,而在盛康的引领下,在裁判庭旁听席的一角坐了下来。然后开始打量这个裁判庭,这里的摆设布置和英国的法庭差不多,应该是抄英国的。朱皇帝心想,济世大学里面最早一批法学教授,可都是将要没落的大英帝国过来的,也不知道他们把中国学生教成什么样了未完待续

9191057449078365

第885章竞争之外的帝国上狂求月票

感谢xiaoyuwd大大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所有把月票和订阅的书友大大们

上海第一裁判庭内,审判已经开始了。被告是一个长得很瘦,面色苍白的青年,瑟瑟发抖,似乎非常害怕。朱济世已经通过锦衣卫上海卫所得知这个青年的全部背景,他是上海漕帮老头子荣老三的独子。虽然是“黑二代”,但是荣老三并不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江湖地位,而是培养这小子去读书。只是这小子不是什么读书的料,书没有读成,倒是跟着荣老三的几个徒弟学了一身毛病,吃喝嫖赌毒五毒俱全,很有一点败家子的风范。如果荣老三这个黑道巨枭把贩毒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这小子负责,真的是脑子进水了

不过对朱济世来说,本案的真相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上海第一裁判庭的立场这个模仿西方司法体系建立起来的法庭,是站在谁一边的是大明帝国,还是他的潜在破坏者就在裁判庭上的控辩双方进行唇枪舌战的时候,我们的朱大皇帝又在思考着帝国司法体系的缺点和补救之法了。

现在有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选择出现在朱济世面前一个比较独立和公正的司法体系,可能是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强大国家所必需的。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私人财产和安全不受侵犯,这也是一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可是同时,这样一个司法体系在对付阶级敌人,也就是荣老三这种黑道工会领袖时显得威力不足。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似乎都是因为司法体系无力保护帝国制裁阶级敌人而走向衰亡的。

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司法体系。不应该单纯追求什么独立公正。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统治阶级和国家的利益。司法是为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每一个法官甚至是律师,都应该知道谁是阶级或国家的敌人。对于这样的敌人,是根本不应该讲什么公正的当然,这个司法体系在表面上必需是独立和公正的,必须是堂而皇之的声称能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的,否则就会资产阶级和资本统统吓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