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5(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7591 字 2019-04-27

回答。

朱皇帝脸上略有些犹疑难道真的不是淑子做的朱皇帝想着,不淑子会是谁岩仓俱视监守自盗不大可能根据锦衣卫和驻日本使馆的报告,他这个内大臣是在京都所司代和幕府忍军的严密监视下的。而京都所司代和幕府忍军,都被明子的心腹所掌握明子这个女人算了吧,这事儿还是到此为止了。

“那琉球国王”朱济世话锋一转,试探起来了。

“只要不是明子的儿子,谁都可以”淑子女王面带微笑地回答。

朱济世摇了摇头。看来这个淑子是恨死德川明子了,自己的后宫,真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海风很大,激浪如潮。

从淑子的房间出来以后,朱济世也没有出去看海景的心情,就在船舱的走道里面扶着栏杆跺起了步子,走了几步就到了尽头。朱皇帝抬头一看,自己正站在恩格斯的舱室门外。于是就敲响了舱门。

“谁”

“是我,杰森。”

“请进。”

朱济世推门走了进去,让千叶佐那子守在门外。

“弗里德里希,今天的风浪有些大了。”

“还好,已经吃了你的万忧解了。”恩格斯正埋头在一堆文件当中,他可管理着全世界最大的财团啊。

“还在工作”

“嗯,在看汇丰银行日本分行的报告,还有横滨商社的报告”

“怎么样它们经营的还不错吧”

“汇丰银行日本分行还行,横滨商社就差了些,什么都做,什么都不强,全面开国以后肯定会有些问题的。”

“朕想让横滨商社将主业集中于银行和畜牧业。”

“不错的安排”恩格斯点点头,“欧门恩格斯公司上海分公司,就是我父亲的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给我送来了报告。他们认为草泥马毛织品很有价值,有丝绸般的光泽,像羊绒一样柔软,而且还非常保暖,一定会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你知道的,那些女人都不喜欢多穿衣服。”

“可以用欧门恩格斯公司的机器织出草泥马呢绒”

“需要一些改进。”恩格斯忽然看着朱皇帝,“杰森,我想你可以亲自去上海的欧门恩格斯工厂看看。这两年,你的全部精力都扑在了战争上面,似乎有些太紧张了,应该放松一下,去看看你的帝国吧。”

“去上海”

“还可以去一下南京,看看你的国家这两年发展的怎么样了。”

“可是行程已经安排好了”

“那就临时改变一下。”恩格斯笑了笑,“让明子号和光复号直接前往上海,这样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一面。”

“大概也是很糟糕的一面吧”朱济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真的,自从见识过伦敦和曼彻斯特的贫民窟,我就不指望能在这颗星球上看到什么人间天国了。至少我这辈子看不到,我儿子,不,我孙子可能可以看到吧”

“杰森,那你去不去上海”

朱济世叹了口气,“去吧,去看看我统治的地狱我有时候觉得,我就是地狱里的阎王”

“阎王”恩格斯知道这个神话人物,他笑了笑道,“我听说有十殿阎王,杰森,你只是其中之一。”

“是的,维多利亚是个女阎王,拿破仑三世是法国人的阎王爷,尼古拉一世这个阎王统治着3000万农奴,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朱济世今天似乎有些沮丧,和恩格斯面对面坐着。导师取出一瓶葡萄酒,给自己和皇帝都倒了一杯。

“为地狱和阎王干杯。”导师半开玩笑地道。

“也为地狱里的小鬼干杯。”朱济世抿了一口鲜红的葡萄汁,就好象是在饮血一样。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并没有给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带去多少生活上的改善,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不过将来的人民会感激自己的朱济世想着,他们会为自己建立起无数的塑像和纪念碑,他们会在历史书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英雄和救世主,他们会把自己的头像印上钞票,他们会忘记他们的祖先在自己的统治下吃了多少苦头未完待续

917716209064710

第876章在魔都

一艘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飞剪式快帆船抵达了上海黄埔江边的码头,这里正是一年间最繁忙的时候。还有十几天就是光复8年的春节了,这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当然的假期。哪怕是上海这样的一个日益西化,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的东方魔都,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的这段日子里面,也是做不成什么大生意的。所以在春节到来之前,整个城市就开足马力在运转,似乎是要把因为长假损失的时间给补回来。

十六铺的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忙碌不停的苦力他们是这个城市最辛苦的劳动者,大包大包的货物正是通过他们的肩膀搬上运下,流通四方。虽然被冠以苦力之名,但是在他们的脸上却很难看到“苦”字儿。反而都洋溢着喜气,临近年关,这些苦力的生意好的不行,工价也涨了三成,别看他们现在一个个破衣烂衫的样子,等下了工,可个个都是一身考究的绸缎衣裳。如果是单身汉,多半直奔四马路的馆子去吃顿好的事实上,大明各沿海港口的码头工人的收入都是不低的。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一个月总有十几二十块钱的收入,如果赶上春节前的一个月,还能翻上一倍。

已经从香港济世大学法学系毕业,还拿到了律师牌照的共和主义者胡振国从这艘飞剪式帆船上走了下来,身边还有一个穿着儒生长袍,手里拎着根手杖的五十出头的男子,紫面皮,小眼睛,正是胡振国的父亲施德露,现在名叫胡维新。两人身后,还跟着几个扛着行李的仆人。

“振儿,这些码头上扛大包的大都是漕帮弟子,可不大好惹。你以后可不能随便砸他们的饭碗。”

胡维新举着手杖指着那些正在扛大包的苦力,低声跟自己的儿子说道。他这个隐藏潜伏的满清余孽现在居然发了大财当日他安排儿子出洋以后,就带着部分家产到上海隐居,在黄浦江边上买几百亩地。想要收租养老,顺便笑看天下风云。没想到新兴的大明帝国一下子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快车道,而上海又成了全大明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本来是荒郊野外的土地,几年之内居然成了热闹繁华的地方。胡维新也是个脑子活络的主,当然抓牢了这场“改革开放”的机遇,把几百亩田从佃户手里收回。将一部分改建成了码头、货栈,另一部分则高价卖给了上海县衙,用于扩建市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