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406 字 2019-04-27

济世突然大笑了起来,“你知道就好”说着。他又加重了语气,“日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其国民风悍勇,人口多达近3000万,想要吞并是很不容易的,也不大可能将其变为第二个朝鲜。因而只能设法控制其国的经济,使之永远依赖大明。这就是朕亲自走一趟日本的目的”

“经济控制”左宗棠略有不解。

“不可使日本拥有独立的工业和金融体系。其产业当依附于大明,其金融当由大明掌控,其海关当和大明海关一体,大明和日本之人民当可自由往来迁徙。进而。其语文化,也当与我大明类似,其教育体系也将和大明一体,其一国精英都求学于大明,都和大明有共同利益。如此,大明和日本虽为两国,实为一体。这才是朕所追求的目标。”

“皇上已经有了计划”左宗棠的脸色显尴尬。军事、外交几乎都是皇帝亲自掌握左宗棠有些无奈,皇帝对日本的布局显然是一盘大棋,可惜自己却所知不多。堂堂内阁左相,百官之,都快变成一个管理琐事的大总管了。

同样感到痛苦的还有罗泽南,在大明一统天下之前,他这个摇羽毛扇子的军师很有些当世诸葛亮的意思。可是现在,自己对外国的事总是谈不上精通,再怎么恶补国际外交的知识,比起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总是差了不止一筹,真是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这个军师,现在也已经快边缘化了。

朱济世突然探身出去,满脸都是和颜悦色,“左相,军师,朕本来想等料理完俄罗斯之后再处理日本的事,只是英国佬不让朕省心啊。”

“英国人”外交部侍郎翁同龢应了一声。对日外交一直是由他主管的,他居然不知道英国正在日本挖大明的墙角,似乎有些失职了。

“英国人想帮日本建立一个独立于大明之外的工业体系,可能还有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朱济世的眉头微皱,当了好几年的皇上,他现在已经知道工业体系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做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工业体系就是一台装满了各种软件连接上了互联网的电脑,各种硬件、软件组成了一个整体,通过互联网和整个信息世界生往来。而其中几个最重要、最核心的部门,则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几个硬件和软件,少了它们,这台电脑就无法运行了。而那些不是必须的硬件和软件,就是整个工业体系中非核心的部门,有了它们,整个体系才能挥出最大的价值,但是少了它们,体系也可以勉强运转。

朱皇帝的心目中,整个东亚、东南亚还有大明帝国所能控制的全部地区,将来都应该成为一台电脑的各个组成部分。大明本土应该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比如芯片、主板、内存、硬盘、电源、显示器、操作系统等等。而日本则应该定位于提升整个系统价值的软件,比如储存在硬盘中的爱动作片和成人游戏什么的。它们的价值,只能建立在整个系统良好运行的基础之上。

在19世纪中叶,一个工业体系的核心,无疑就是冶金、机械、军工这样的重工业。眼下的大英帝国虽然是世界纺织业的中心,但是真正让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却是她的钢铁、机器和造船和依托于这些产业的世界头号海军

而英国现在就是想帮助日本打造一个很小,但却是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核心

“皇上,您是说英国人想借钱给日本,让日本幕府建设钢厂、兵工厂、造船厂和铁路的事”翁同龢脸颊一红,他居然早就知道这事儿了。大明驻日本大使馆在一个月前就有相关报告送达外交部。不过这位翁侍郎却浑然没有当回事儿

“你知道了”朱济世撇了翁同龢一眼,叹了口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旦让日本这个小麻雀有了五脏,它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壮大自己的五脏,而不是依赖大明。现在的日本并非是大明的殖民地和藩属,它是独立国家。为了壮大他们自己的核心产业,他们就会采取高关税以排挤进口商品,建立独立的金融体系而把汇丰银行排挤出去,扶植生丝出口和大明的丝绸争夺国际市场以取得外汇。渐渐的,日本和我大明就会离心离德,而英国、美国就有了插手东亚的立足点了。因而朕必须去一趟日本,说服日本同我大明一体。”

“原来如此。”左宗棠心道,皇帝和日本的关系,大概可以用同床异梦来形容吧真不知道那些日本人会不会听皇帝的话。

“左相,日本和大明一衣带水,朕去去就回,这些日子,朝政就由你和皇后处理吧。”虽然对左宗棠老脑筋有所不满,但是朱皇帝还是让他辅佐皇后摄政。他随后又对刘鹏道“前方的战事,就烦劳刘卿了。”

“臣自当尽心竭力。”

“军师,翁同龢,你二人陪朕走一趟日本。”朱皇帝接着又吩咐道,“翁卿,外部需要预备几个中日条约的草案,主要是关税同盟方面的,可能的话,朕还想租用几个日本军港。”

914814129036844

第864章还是市场经济好狂求月票

“皇帝陛下,皇贵妃殿下,如今欧美列强的工业,除了极少数和军事相关的兵工厂,都是由商人投资建设的。而商人建设工厂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而引导商人投资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商人往往会将生产制造某一产品的工厂,设在生产运输成本最低的地方。而国境线并不是指导商人投资的主要原因,在欧洲,目前投资纺织业、造船业和钢铁业成本最为低廉的是英国。

首先英国拥有数量庞大、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他们大多受过一些教育,拥有良好的纪律性,勤奋努力,是英国工业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英国是一个岛国,又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距离棉花主产地北美大陆相对较近,同欧洲大陆的主要港口都有贸易航线,国内的铁路运输也较为发达,交通运输的成本非常低廉;第三是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这是发展机器大工业的重要条件,如果英国的工业要依赖德意志的煤炭,那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将高昂到失去竞争力;第四个有利条件是英国拥有非常成熟和完善的司法体系,给了投资者以充分保障,无论这个投资者是来自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还是俄罗斯,在英国的法律面前,都是相对平等的。

正由于这几个原因,英国才会成为吸引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投资者的磁石,就连在下的父亲,一位普鲁士工厂主,也将他的主要投资放在英国的曼彻斯特而非德意志邦联的某个地方。而皇帝陛下您,也在英国拥有大量投资。如果日本想要发展工业,我觉得也应该效仿英国,努力提升自身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发掘自身的优势,让日本成为亚洲地区的投资热土,而非盲目的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毫无竞争力的产业中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