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7190 字 2019-04-27

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的新式教育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建立完善,不过大方向还是要定下来的。为大明陆海军输送足够多的优秀兵员,应该是大明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

要达成这一目标,军人的社会地位必须要提高,大明军队也必须要被神圣化而在新式教育发展缓慢的当下,只能通过舆论宣传来提高军队和军人地位。

朕决定,在对俄战争胜利之前,大明朝廷将对新闻舆论实行管制为此将改组大明教育部为教育和宣传部,全面负责审查在大明境内发行的所有报纸,还要向各大报纸提出战争宣传的指导性建议。同时还要在大明境内所有的新式学校中开展军国民教育,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军事养成教育。

报纸舆论应该服务于战争,一旦大明对俄宣战,报纸必须将这场战争宣传成正义之战,必须要宣传夺取西伯利亚之后的利益,以激发国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必须大力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须从历史、考古、宗教、文学、戏曲等各个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

821035188456514

第689章报纸上的战争第四更

月票呢还有月票吗

勤政亲贤殿里面静悄悄的。皇帝老子的长篇大论已经说完,可是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员们却都一言不发。

朱皇帝的这番话似乎已经脱离了这些大明官员可以接受的范畴。这里毕竟是“万般皆低下,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不是讲究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军国民体制。

其实在大明的官员和读书人看来,当今的朱大皇帝已经是穷兵黩武了开国不过数年,就接连发动了两场对外战争,攻打朝鲜和越南。还在汉地尚未完全平定的情况下对满蒙用兵,甚至还准备和欧洲陆上霸主俄罗斯开战。如此好战,大概连汉武帝都望尘莫及吧

在这个时代的舆论当中,汉武帝这样的积极对外扩张的君王,可不是什么明君圣主

而且在老百姓心目当中,三教九流的地位也早就有了定数。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列在士农工商之首,而普通兵卒本就是下九流,贩夫走卒之类的人物,怎么可能爬到读书人头上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左宗棠的湖南口音响了起来。

“皇上,如今在我大明读书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清流报总编辑部是设在香港的,那里还是英人的地盘,朝廷的法令怕是管不到那里。”

朱济世点点头,左宗棠没有和自己唱反调,这位左大丞相虽然喜欢揽权,但是大事上面还是能同自己保持一致的。

“还是先定下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吧。左相,这个官职非常紧要,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原先的教育部尚书一职是左宗棠兼任的,但是在过去几年,大明教育部却一直在空转,除了半了几家教育学院和书院就没有做成什么事情。现在大明的新式教育其实是由朱皇帝的皇室教育集团在大力推动的。而旧式的儒学教育则由弘儒院在推动,不过主要还是靠民间私学在实行。

左宗棠思索了一下。又和坐在他对面的军事罗泽南交换了一下眼色,才道“臣推荐军师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

朱济世点头,罗泽南曾经是湖南最有名的私塾先生,培养出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干材。的确是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左相所言甚合朕意。”朱济世扭头看看罗泽南,“军师可否愿意兼下这副重担”

朱济世说的是“兼下”,意思是军师和御书房大臣的差事还是要罗泽南继续当下去的。

罗泽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着朱皇帝躬身一礼“皇上,臣愿意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只是调教人心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三六九等早就有了定数,一夜之间,恐难有所改观。”

朱皇帝要开启军国民体制之前,已经和罗泽南吹过风了,所以罗泽南已经和左宗棠私下交换了意见。由他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是私下议定的。

听到罗军师的表态,朱济世却轻轻摇头,他手下这帮官僚现在也找到对付皇帝老子的办法了,不是硬顶,而是阳奉阴违。面子上服从。实行的时候,凡是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军师,朕知道调教人心之事是欲速则不达,但是朕更晓得三人成虎的道理。用新式教育调教人心,须得二十年之功方可收效。但是用舆论宣传让国人支持朝廷的对外征战,却是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的。”

朱皇帝顿了下,又扭头问左宗棠“左相。教育部收到多少助学捐纳了”

助学捐纳就是卖爵位筹集教育经费。这事儿是教育部和各省的教育司共同主管的,所得经费都存入了教育部在汇丰银行中的一个特别帐号。

“已经有8500万元了”

话说大明朝的有钱人还真是不少而这帮靠海贸和工商发家的暴发户又喜欢攀比,所以捐纳爵位的阔佬还真是不少。

“唔,助学捐纳的利息就用于战争宣传经费,由教育和国民宣传部支配。左相,军师。够了么”

这笔利息每年都超过两三百万砸这么大笔的经费去搞宣传,的确是开了华夏有史以来的先例了。

“够了,足够了。”

左宗棠和罗泽南同声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