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557 字 2019-04-27

纂。这份清流报的总部就在香港。”

“为什么要把报纸办在英国人的地面上呢”李宗羲眉头一皱,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凛然正气。

白恩铭却心中好笑,若是比正气,这个李宗羲比林则徐可差了十条街都不止了。

他笑了笑道“香港是皇上鞭长莫及之处,皇上虽然是仁君,但终究是君王君王如虎,其心难测,君子当不立于危墙之下。先生的请皇上尊名教禁邪说停新政及中止征伐安南折虽收人望,但毕竟触犯龙威,现在先生正是名望最盛之时,皇上不好针对先生,过些时日先生不在风头上了,这君王之威恐怕不好消受吧而且先生在应天、在东南,在朱明的土地上,是肯定找不到敢出资为先生办报之人的。”

李宗羲一怔,细想之下才觉得白恩铭言之有理,就算朱济世雅量再大,东南一带的商人地主大概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去招惹皇帝现在皇帝摆明不给自己这几个人官做,回四川去吃老米又拉不下脸,看来只能去香港走一遭了。

“这是南直隶、江西、安徽、浙江四省土地清查和官员田土登记申报的大致情况,请皇上过目。”

林则徐是坐着四轮西洋马车一路来到朱皇帝办公的谨身殿门外的,由两个日本萝莉女官扶着进了大殿,在一张西式高背扶手椅上做了下来,又吩咐随行的林汝舟将一包文件放到了朱皇帝面前的御案之上。

朱济世笑了笑道“穆翁还真是雷厉风行,不过两个月就办成这样一件大事了。”

林则徐道“皇上缪赞了,老夫不过是抹抹平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其实抹抹平就够了。”朱济世笑着点点头。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和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决裂,也没办法和他们决裂,只能一步步把他们往沟里面带。

林则徐看见朱济世的表情却微微皱眉,这个皇帝的脸上怎么有一种奸计得逞时才有的奸笑啊他在这一把和东南八省士绅们的斗法中好像没有占多大便宜吧

朱济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朕有一个想法,朕想成立一个工商促进会,想请穆翁来领一个会长的衔,穆翁可愿意来担这份责任吗”

“工商促进会”林则徐是福建人,脑子里也算有工商这根弦,所以对商人并不算反感,但也不觉得需要去促进。

“是啊,”朱济世笑着点点头,“现在大明实行了分税制度,明面上是朝廷和地方分税,其实就是朕和地方官员、士绅分肥。地方官收税越多,他们的利益就越多,就连他们的薪俸都是和地方税收多少直接挂钩的。朕相信现在大明的地方官们一定是千方百计想要多收税吧这样的想法是好事情,也是坏事情,穆翁觉得对不对啊”

林则徐沉默着点点头。朱济世又道“而多收税的办法有许多,有好的办法,也有坏的办法,横征暴敛,杀鸡取卵的税法就是恶法。但是引水养鱼,培植工商的办法就是好办法了。如今大明各县的税收多寡相差悬殊,富县如上海县、宝安县、南海县、番禹县者,工商发达,贸易繁荣,一县商税就以百万计。而穷县无论如何搜刮,都未必能收上十万元啊。可见真要想多多收税,还是得从促进工商上面想办法。”未完待续。。

771507568313886

第583章要发财,先变思路求月票

中国的封建官僚都是比较虚伪的,虽然人人爱钱,但是却羞于言利。明明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可是却偏偏喜欢装两袖清风的大清官。久而久之,装b就装成了习惯,所有的官员都不认为发展一地经济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而真正两袖清风的林则徐林大清官当然也不例外,这位科举正途出身的大官僚在翰林院混过资历,在北京兼职教过书,搞过一个什么诗社,还在地方上当过考官,还做过御史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最后还当过洋务大臣。但是其政绩却都是在治河黄河被他治了以后照样泛滥、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和禁烟禁出一场鸦片战争上面。从来就没听说过林大清官对发展工商业有过什么贡献的。

在听闻朱济世将发展工商和增加税收联系起来以后,林则徐也不免有些不以为然。这工商末业和官员有什么关系那是商人的事情,总不成要官员去帮着商人做买卖吧

“哦发展工商吗皇上一定是胸有成竹了吧”林则徐捋着胡子淡淡地问。

朱济世微微一笑“朕自然是胸有成竹,但是东南八省的十六万地方官中有几人脑子里会想到发展工商呢穆翁,您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林则徐思索了下,点点头“老夫当洋务大臣的时候倒是想过些办法,可惜没有等到见效,就成了他人的嫁衣。”

“穆翁还算是知道些工商事情的,可惜大部分的文官都没有这等想法。”朱济世侃侃道。“如果在大学士府、鸿儒院当个文官。或是在地方上做个学政。管管科举考试,不理工商之事倒也无妨,可是为一地父母之官者,若对工商之事不以为意可就不合格了。”

这样的说法要搁在前朝,林则徐听了以后一定会嗤之以鼻,但是大明确实是因为工商而恢复的。商人的地位比前清时不知道高了多少,现在的立宪议会里面商人出身的议员就占了大半,各地公局也大多为商家所控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