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4(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127 字 2019-04-27

鹏干不了丞相的,他的性子和身段都太软了。”朱济世只是淡淡地摇头。左丞相可是见谁除了皇上都要压一头的左宗棠,刘鹏的右丞相整个就是个挨欺负的小媳妇,还不如让郑洪这个粗鄙来呢。

两人谈笑几句。然后郑洪就容色一整“皇上,这里的公文都是河南、山东、山西、北直四省招募庄户指集体农庄庄户情况的。这四个省没饭吃或是在本乡本土呆不下去的贫民极多,所以报名者极为踊跃,已经顺利招满第一期移民的额度了。”

移民东北这个事情是不能搞一窝蜂的,必须分期分批实行,一开始小规模的移,然后逐步扩大。因为一开始东北地方上的开发不够,移民去了太多衣食住行都是问题。如果要靠内地提供的话,成本就太高了。

好在辽东那里原来就有熟地。先期又招募了许多军户去定居,还有朝鲜人和汉八旗可用辽东镇将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安排去耕种原来的熟地,当然不是把土地分配给他们,而是让他们当佃户,剩下的少部分人则用于各种工程和开拓荒地。李鸿章和彭玉麟都是很能办事的官僚,倒是在很短时间内把辽东打理的井井有条。今年辽东的春小麦的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增长了不少,预计等到秋收之后辽东的粮食供应不但能自足,而且还能攒下大量的库存。这为辽东接收和支援关内移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朱济世拿起郑洪带来的公文慢慢翻越了起来,看得很仔细,忽然沉声道“庄户的招募顺利是好事情,不过怎么安排好他们却是学问。报告上说有不少地区报名的贫民极多以后安排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打散安置,不要把来自同一个地方里的庄户安排在一个庄子里面。”

郑洪有些发愣“同村的有什么不好他们很多人都是同宗,到了东北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朱济世看着他有些不理解的样子,微微地叹了口气“老郑,你也是在南洋打拼了半辈子的,难道不知道同族互为依靠结成帮派的坏处吗非一族不用。非同乡不信。兰芳的那些大族一直以来就只认应嘉州客家人,要不是朕这条过江龙太生猛,又得到了皇后和你的支持。用洋枪打出一片局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一盘散沙式兰芳整合成在一起。

相比兰芳,中原这里的宗族乡里关系更为复杂,又经过太平天国的风波,有些宗族之间因为立场不同,积怨甚深,见里面就要大打出手。其间还夹杂着帮会和宗教的势力矛盾,各种盘根错节。你说能让这种关系再原封不动搬到东北去现在河南、山西、山东、北直隶四省每个月报上来的宗族械斗就有好几百宗,朕要是再让宗族矛盾通过移民蔓延到东北,到时候那些武装起来的集体农庄就该自相残杀了”

他点了点头,目光当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咱们的官府虽然已经下了乡,可是在乡村里面真正说了算的还是宗族,整个社会组织的根基还是血脉宗法,这样的根基终究是过时了,成了对法治社会成型的障碍,同样也不利于对外战争。在内地咱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将这个根铲掉,只能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但是在东北,在咱们将来要征服的新土地上面,绝对不能再让血脉宗族生根发芽了,我们需要一种更先进的更强大的社会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方式当然就是股份制的集体农庄了这种集体农庄将来或许会演化成单纯的股份制农场,不过眼下却是一个个军政产合一的小社会,是未来东北社会组织的基础,也是支持朱明对外扩张的基础。如果有上百万甚至是上千万户移民以集体农庄的模式组织起来,明军就能随时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后备兵员和足够多的后勤补给。同时,一个个在占领区新建起来的集体农庄,也将是一个个难以攻破的战斗堡垒

朱济世之所以没有直接将东北的土地分配给个人,也没有在东北推动股份制农场,而是在恩格斯提出了“集体化方案”后,立即就采用了这种似乎被后来历史证明为失败的“集体农庄”制度。其实就是看中它军政铲合一和组织高效的优点这两个优点同样也被后世历史所证明。

集体化在生产上未必比封建小农经济强大多少,但是在战斗上,绝对可以完爆血脉宗族制、部落制和农奴制。后世gc主义国家超强的动员能力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在眼下这个打仗主要靠人海枪海的时代,中国这样的人口第一大国,只要解决了组织动员的问题,绝对可以横扫一切对手。

所以作为中国殖民扩张急先锋的,只能是集体化农庄而不可能是封建宗族体系封建宗族要是有足够的战斗力,也不会有满清入关窃占天下这种事情了

朱济世看着满脸都是不理解表情的郑洪,放沉了语气严肃地道“延平王,你按照朕说的去做就是了,朕不要一个用血脉宗族凝聚起来的东北,朕要的是一个用集体化凝聚起来的东北,将来朕还要将集体化的殖民方式推广到西北、推广到西域、推广到南洋、推广到西伯利亚”

西域、南洋、西伯利亚这些地盘可都不是大明帝国所能控制的这是要打过去啊郑洪吸了口凉气疑惑地看着朱济世坚定的神情,他也只有无语的点头。未来,大明帝国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的国啊

6271428018272670

第541章恰同学少年

公元1850年4月上旬的某一天,在香港岛深水湾的沙滩上,一群穿着西服的青年正高谈阔论些什么呢。这些青年就是香港济世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们。开办香港济世大学,用新式教育改变中国似乎才是朱大皇帝最早的理想,而且他也的确在这方面投入了数以千万计的金钱。兴建了香港济世大学、广州济世大学、上海济世大学和应天济世大学等四所近代综合制大学和数十所相当于小学、中学联办的书院,还有采用全西式军事教育的陆海军军校。

但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似乎比建立一个帝国所需要的时间更加漫长。按照后世的教育流程,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需要十六年刻苦学习才能培养出一名大学毕业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