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0(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810 字 2019-04-27

个富丽堂皇,宛似仙境。杨秀清当然不需要再另外盖王府了,直接就住进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至于美色,杨秀清是重质不重量,不像洪秀全恨不得要把全天下的女人都弄进后宫。杨秀清要的是才貌双全的淑女,最好还是名门之女,前一阵子还专门吩咐曾天养给他找几个曲阜孔家的淑女来充后宫。

所谓上行下效,太平天国的老大老二都是这样,下面的王侯将相还有什么客气的一个个争宅子、争女人、争财帛,忙得不亦乐乎,打仗拼命的心思反而淡薄了许多。至于太平军的基层军官和“老兄弟”。也都以为天下已得,是时候享清福坐江山了,他们之前的付出,也该有一个让人满意的回报。

杨秀清当然晓得下面的心思,他这个“上帝”可不是真的,要不给下面弟兄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肯跟着走下去所以,杨秀清只能给下面的人大封官爵。从广西、湘西跟从的老兄弟是人人都有官做,哪怕还在部队里面干着圣兵的差,也都有个伍长、卒长的官职。而且也不能光给官职不给财物,否则这个“穷官”当得还是没劲儿。

这太平天国不似朱明,是维护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因此没有办法用赏赐土地的办法来替代军饷,必须那出真金白银或是其他什么好东西发给下面。可是太平天国这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又跟不上数量众多的官员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结果下面的老兄弟们总是不满意,鼓不起干劲来。而上面的太平天国高层只好继续开空头支票,许诺打下江南财帛之地后,再给多少多少好处,暂时把人心稳住了。可是谁都能觉得出来,太平军战士们对天父皇上帝的信仰。正随着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高,财富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淡薄了。要是真到了信仰完全丧失的时候,太平军能维持原来的战斗力吗

正在烦恼忧愁的时候,东王杨秀清又开口了“北王,鲁王,天国的状况你们知道,朱济世肯定也知道他之所以先打清妖并不是为了急着去挖努尔哈赤的坟,而是在等我们自己衰败”

韦昌辉、曾天养心下一沉,这天国才起来几天怎么就要衰败了呢

杨秀清又叹了一声,伸手指指脑袋道“咱们天国兴就兴在这里,下面的人信了上帝、信了天堂,这样不怕死不怕苦而且又听话,百万人一条心,这才把清妖的锦绣江山给掀翻了。”接着他又指指心脏的位置,“天国的误则是误在这里,误在人心人心最坏啊天朝田亩制度那么好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么好的一个制度,偏偏坏在一个私心上,本该是人人不受私,现在却人人有私心。不仅是北方的新兄弟有私心,就是从广西一路跟从过来的老兄弟的心也都变了”

这个话算是说到根子上了,带着部队在山东苦战了大半年的曾天养是感触最深的,这人心一变,队伍就难带了,他刚想说两句附和的话,韦昌辉又先开口了“唉,东王,既然天朝田亩制度行不通,咱们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也学朱济世笼络士大夫吧,再走回满清和前明的老路,去和士大夫共天下”

还有什么事情比坐天下要紧呢杨秀清冷笑道“我也知道须和士大夫共天下,要不我留着孔繁灏做什么可是天下的士大夫,却没有几个想和我们太平天国共天下的,他们现在心向的是朱明,若不能打败朱明,咱们在中原便无地立足了。而要打败朱明,一定得把朱济世引到北方平原上来本王估计,朱济世定然还会亲征,到时候咱们必须不惜一切将其斩杀在战场上如此我太平天国即便不能一统天下,也能有半壁江山”

他看着韦昌辉“北王,不把苗沛霖打疼,朱济世是不会出来的,朱济世现在是天子之尊,只要出来就不会甘心空手而回所以攻打徐州须尽全力,不要怕死人,人,有的是你死多少,我就给你补充多少”

“曲阜被太平军攻占了孔繁灏逃出来了没有传令苗沛霖一定要查清楚,如果孔繁灏没死,要想办法营救。另外,让王云娇盯紧了漕帮和拜上帝教,但是不要打草惊蛇”

“皇上,王贵妃已经回宫里了”

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朱济世朱大皇帝的话被秘书官翁同龢给打断了,这时他方才记起来,执掌锦衣卫多年的王云娇已经被罗大皇后管起来了。

“那就传令给韦绍光吧,让他多用点心思。”朱济世淡淡地道。

韦绍光就是那个领导了三元里抗英的农民,跟着郑洪闹了一场三元里起义,又打来芙蓉山之战,然后就退出军界改当特务了。因为起点比较高,一开始就是锦衣卫佥事,所以很早就是锦衣卫同知,王云娇回宫之后指挥使就给他做了,也算走了狗屎运。

不过朱济世总觉得他的搞情报的能力比王云娇还差,这个特务头子果真不是好做的。

翁同龢此时又递上来一份折子,说道“皇上,这是淮北巡抚苗沛霖递上来的折子,河南、山东方向上的太平军似乎有南下的迹象。另外,徐州城内的拜上帝教和漕帮活动又开始频繁。太平天国似乎将有大动作了。”

618718078230707

第499章谁为帝王师

朱济世接过翁同龢手中的折子细细看了一遍“看来杨秀清等不及到来年了,就要在今冬和朕分个你死我活了,可朕偏不让他如意。翁卿,拟道旨意,告诉苗沛霖持重谨守,务必拖延到来年秋天,朕将亲提大军扫北,一统天下”

关于北伐时间的确定并不是朱济世一个人拍着脑袋说了算的,而是大明内阁府、大元帅府反复磋商研究后得出的。毕竟朱明和太平天国一战的规模必然空前,仅是朱明一方,起码就要投入十个军,加上后勤部队,北伐大军的总人数可能多至70万

而之所以要出动如此之多的军队,倒不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兵士信了上帝,所以战力强大。其实在已经实现了近代化的明军面前,不怕死的太平军和有点怕死的清军没有什么区别,都能用压倒性的力量碾压。但是太平军是流寇,明军总参谋部里面的中国军官都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导致前明覆亡的流寇,得出了打败他们容易,完全消灭他们困难的结论。因而才有了一次出动36万野战部队,兵分十路齐头并进的大计划。

不过如此庞大的出兵规模对后勤和军费的要求太高。另外,北方的山东、河南、直隶、山西、陕西等五省历尽战乱,肯定已经残破不堪,一旦被明军占领,少不得要拿出大笔的赈济和重建费用。所以这次北伐的准备时间也比之前的几场战争要更久,出兵时间也一推再推,根据总参谋部最新的建议。须得等到光复三年秋收过后,才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和军费。

罗泽南却有些担心“皇上,这杨秀清恐怕会把苗雨三打疼引咱们出兵,不如先遣一军增援徐州如何”

朱济世斜睨了他一眼。笑道“那也要等苗沛霖疼得哇哇乱叫再派援兵,否则咱们以后还得想办法收拾淮北的人坏了君臣恩义,可就不美了。”

罗泽南却不以为然“皇上,苗雨三是识时务的,现在朝廷的力量不是他可以抗衡的,他做个忠臣不失公侯之位。若是有二心,则必然粉身碎骨。”

朱济世摇摇头“朕知道他不会有二心,但是苗沛霖一党太过庞大,练军民勇加在一块儿总有二十万,把淮北地方刮得民尽财穷都养不起,还截留了盐税朕也养不起他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