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911 字 2019-04-27

是密不透风,曾天养的兵力有限,又要攻略山东各地,所以只能用七八万之兵围城,包围圈上漏洞很多。至于济南以南的泰山、曲阜,只是被太平军监视而已,并没有围城,因此朱明的官员还是有办法入城的。

朱济世又问左宗棠道“左相以为如何谁可缒入济南城,替林则徐主持大局”

入济南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一旦城池不守,恐怕连性命都要丢掉。而且林系练军同朱明陆军不是一个系统,朱明的大将入了济南城也不一定能指挥的动。

左宗棠道“王上,您可知道宋朝的宗忠简公”

“宗泽”朱济世沉声道,“左相是担心孤王派个杜充去济南”

昔日宗泽为开封留守,整顿防务,训练义兵,修筑壁垒,独当大敌,将开封城变成了抗击金兵南下的坚强堡垒。可是宗泽病死之后,宋高宗不用宗泽之子宗颖,而用在开封军和河北军中没有多少影响力的杜充担任开封留守,最后酿成了义兵星散,开封弃守的恶果。

左宗棠笑了笑道“淮北诸镇本非朝廷直辖,类似唐季之藩镇,穆翁之兵更非明军,且孤悬山东,王上若冒然遣大员北上,焉能尽获其心与其将帅内斗,不如任林镜枫林汝舟为我大明山东镇总兵,节制济南诸军;任孔伯海为山东巡抚节制曲阜诸军;任曾涤生为河南巡抚,命其借道淮北赴信阳上任,同时再任袁午桥为河南镇总兵。如此,中原诸藩镇皆可为我大明所有,将来或有太平天国军将来投,也可依例而为之。”

“唐季强藩终为国家之祸。”朱济世微微摇头。

左宗棠笑道“唐室既衰,才有藩镇之祸,而我大明现在则是强干弱枝,待北方悉平,王上自可以杯酒释之。”他顿了顿,又道“现在若收诸藩之权,必担诸藩之责,还请王上三思。”

说实话,淮北诸藩,除了苗沛霖,其余并无枭雄之心,朱明若招其南渡也无太大困难。所以削藩之事并不急于一时,而且杨秀清的大攻势就在眼前,不如就让这些藩镇挡在前面充当炮灰。等到他们把杨秀清消耗得差不多了,朱明大军再北伐就容易多了。

“那就依左相之计,让林汝舟、曾国藩、孔繁灏、袁甲三他们都来做我大明的守土之臣吧”朱济世顿了一下,又道“左相,孤王不日就将跨海扫北,国中政务就有劳你多担待了。”

他的声音忽然放沉,一脸严肃地道“明日孤王要去祭告太庙,在祖宗灵前起誓,不复辽东,誓不还朝”

681036538173980

第460章八旗朝鲜求月票

大明光复2年5月23日,大明天子朱济世正式祭告太庙,发出檄文,宣告要亲率百万之兵,扫北复辽,以报200年来之国仇家恨。次日,朱济世便戎装亲征,在两万六千多名锦衣近卫军官兵还有一个师留守的护卫下,离开应天皇城,在下关马头登船,挂帆东下。

与此同时,汉城景福宫内,大清摄政王恭亲王奕欣呆坐在御座之上,堂上顶戴花翎的官员们正吵成一团。

“朝鲜有三千里江山,两千万庶黎号称,财赋物产十倍于辽东,当允其内附,永为大清之土”

“朱逆已经公开宣称要跨海扫北,破灭我八旗根基,若再留大兵于朝鲜,盛京有失,我大清就要有覆亡之危”

“我八旗根基在弓马娴熟,在我十万八旗勇士,不在盛京的城池。满蒙辽阔,沃野万里,只要我八旗勇士还在,哪里去不得何苦死守盛京就不怕重蹈北京之祸”

“若允朝鲜内附,同困守盛京又有什么分别明逆若跨海而来,我们守不守朝鲜守的话,我十万八旗勇士难免就要血洒疆场,不守,明逆对朝鲜就是三造之恩”

赛尚阿、耆英、桂良他们几个顾命大臣正在景福宫的大殿之上分作两方,相争不下。

他们所争的事情,是是否要允许朝鲜内附。所谓内附,自然就是去了藩国的名号,行郡县。彻底成为大清的国土。当然,朝鲜国内的男子也须剃发易服。同大清子民一样的打扮。

而提出“内附”的,则是被软禁在昌德宫内的朝鲜国王李奂。不过,内附大清肯定不是李奂的本意。但是面对汹汹而来的十万八旗天兵,朝鲜上下竟然提不起一点抵抗的勇气,除了遣使往江华岛向明军求救,就只能老老实实等着大清天兵开进汉城。

虽然大清现在已经失去了关内大部分土地,连道光皇帝都被太平天国捉了去,国力军力更是一落千丈。但也不是朝鲜王国可以对抗的。这可不是夸张之词,这朝鲜王国国防力量之弱,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到了奇葩的地步。历史上淮军将领吴长庆和袁世凯就曾带着3000淮军就长驱直入开进汉城,将朝鲜国王之父,手握一国政权的兴宣大院君逮回中国囚禁。

现在摄政恭亲王奕欣亲统十万八旗天兵跨鸭绿江而来,朝鲜君臣哪里还敢抵抗连向朱明求援或者是弃汉城逃亡的事情都议论了好长时间拿不定主意,最后朝鲜国王李奂又一病不起。根本无法行动,只能躺在昌德宫内等着八旗兵来“保护”了。

本来奕欣等人只是想来朝鲜抢一把就走,没有考虑过让朝鲜内附成为大清之土。但是占了汉城之后,瞧见汉城街道上面摩肩接踵的朝鲜民众,北清君臣都不由自主想到了昔日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眼下萧条得不成样子的盛京。现在的北清,虽然还有万里之土。但却只剩下一百多万国人,而且老弱妇孺的比例太高,能够生产作战的青壮太少。稍有闪失,就要落个有国无民的下场。

因而才会有“朝鲜自请内附”之事。

御座上的奕欣也犹豫不决,几度想要开口。却没能发出声音。

朝鲜的千万人口,他是很想掳为已有的。但是大明的战争威胁,他也不敢视若无睹。而且他也知道历史上满清搞剃发易服惹出了多少反抗,如果现在在朝鲜搞这一套,极有可能激起民变,朱明在趁机来攻,好不容易恢复点元气的大清,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另外,他也不能不考虑自己好不容易才积攒起一点的威信。现在是“抗明援朝”得胜,只要带着战利品和掠或的人畜浩浩荡荡回了盛京,就能堂堂正正坐上龙椅,成为大清皇帝,而不是现在这个摄政恭亲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