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7258 字 2019-04-27

宫墙之内,半个北京城和大清王朝的主子道光皇帝,自然听不到他手下这个隔了不知道多少级别的小太监的抱怨话。不过他现在的想法却和那小太监一样,也觉得到了地下见了祖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实际上他的这个担心基本上是多余的,因为他的祖宗们就快被太平天国的人挖出来卖给大明朝换粮食了

连祖宗的尸骨都让人挖出来卖掉了这大清朝还吊着口气不肯死真是太不象话了。

好在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这事儿,虽然也觉得祖宗陵寝失陷是不大体面的事情,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考虑地下埋着的祖宗。相比祖宗,关外盛京的儿子才更让他牵肠挂肚。大清的未来,爱新觉罗家的未来,都在盛京,都在恭亲王奕欣身上。

他留在北京城勉强支撑着战局,不就是为了给奕欣争取时间整顿局面吗可惜他被大逆不道的粤匪围在北京,不晓得外面的情况。不知道奕欣坐稳了盛京将军的位子没有也不知道林则徐有没有给盛京送去够吃两三年的粮食更不知道白斯文到没到莫斯科,大清想要复兴,也只能指望老毛子了

道光皇帝叹了口气,扫了眼空空如也的御案过去这上面总是堆满了奏折,全天下的大事儿都要他这个皇帝做主,没完没了地看这些折子真是挺烦人的,总想着能有一天可以清闲下来。没想到这个愿望居然以这种方式成真了

就在道光皇帝无事可做,想眯上个午觉的时候,就看见守臣大臣穆彰阿和讷尔经额脚步急急地走进来了。两个脸上,居然还带着喜色

莫非有勤王大军到了

道光皇帝心头也升起了希望,目光定定地看着两人。

“皇上,英国公使阿礼国进城了”穆彰阿跪倒在地,叩了个头就喜滋滋地报告道。

“阿阿礼国”道光皇帝一脸的失望,还不死心,又问了一句“可否带英兵来”

“未曾带兵。”穆彰阿回道。

“那他来做什么”道光皇帝疑惑地问。

“他是来说和的,提咱们和粤匪调停。”

“什么穆彰阿,你你你说什么”道光皇帝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抬手指着穆彰阿一时话都说不利索了。

穆彰阿瞧了身边跪着的讷尔经额一眼,讷尔经额咬咬牙接过话题,然后话锋一转“皇上,阿礼国还带来了四方的消息。”

“四方的消息都有什么”道光皇帝吸口气,沉声问道。

“江南已经被朱逆所取,林则徐率部北上勤王,还在上海同朱逆见了面,约定南明北清,互为兄弟之国”

“混帐”道光皇帝咬牙骂了一句,又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道光28年11月的事情。”讷尔经额道。

“11月林则徐有没有给盛京送粮食”道光追问。

“没,没有。”

“汉奸林则徐是汉奸”道光气呼呼地道,“那盛京的情况怎么样老六开始主持局面了吗”

“六爷已经在盛京主持大局了,据阿礼国说,盛京颇有一些振作的气象。”讷尔经额撒了个谎。盛京那儿的局面倒是在恭亲王控制之中,不过振作是甭想了。

“没有粮食能振作到哪儿去”道光皇帝缓缓坐了下去,“还是说说和粤匪那个什么的事情,阿礼国到底想干什么穆彰阿,你来说。”

528745558100897

第415章战北京,有生路

第415章战北京,有生路

“皇上,阿礼国公使提出一个咱们和太平天国讲和的方案咱们旗人回关外老家,满洲、蒙古都是咱们的。以后和太平天国互不侵犯,各修德政。奴才以为,这倒是个为大清赢得喘息之机的机会。”

穆彰阿一边回话一边偷眼瞧着道光皇帝。说实话他对阿礼国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感兴趣的这可是北京城内十来万守军百姓和官员的唯一活路他穆彰阿可不想就这么殉了大清朝

“旗人退往关外”道光皇帝忽然有些激动,声音也提高了“穆彰阿你以为朕守在北京是干什么还不是为咱们旗人退往关外争取时间你以为几十万上百万人说走就走,说在关外安家就在关外安家若不是守着这个北京城,吸引住粤匪的注意力,你以为他们不会一路追杀出关到时候咱们旗人最后的骨血可就都要扔在关外了”

所谓旗人,指的是满洲八旗、八旗蒙古、汉军八旗和包衣奴才等几大块。根据道光27年的户籍档案,全大清总共就一百六十多万旗人。其中北京有约五十万,京畿地区除北京,包括察哈尔、热河等地的八旗蒙古还有约三十万,关外的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下有不到四十万,全国其他地区还有四十万。不过到了现在,全中国到底还有多少旗人,大概已经没有人知道了。道光皇帝只能大约估计一下关外的情况,约莫有七十万的样子。其中青壮男性不会超过七万,老弱妇孺倒有六十多万,占了绝大多数。

另外,还有约三十万到五十万从京畿地区出关的汉人。现在关外的总人口就在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可是关外的沃土却大多没有开垦,毕竟那儿原来只有四十万人,现在陡然翻了三倍,这吃食可是天大难题了。本来指望林则徐从江南送几百万石粮食去满洲,以满足那些流亡之民几年的需求。可是现在,这个打算完全落空,关外的一百多万人的口粮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喘息之机

再说了,粤匪都已经打到北京外城了,怎么肯纵虎贻患还容旗人出关去休养生息,就不怕他们将来打回来报仇

“皇上,其实粤匪现在也进退维谷,他们的一百多万人聚集在北京周围,久攻不下,军粮短缺”

“胡说,他们怎么会军粮短缺今年直隶该是丰年吧”道光皇帝向来关心农事,对直隶地区的农业生产了如指掌,他可不记得道光28年又哪个直隶的府县报了灾荒。

“皇上黄河在10月农历的时候决口,直鲁豫三省被淹”穆彰阿吞吞吐吐地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