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487 字 2019-04-27

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还在交趾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个县,整个就算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了。结果这个交趾省只维持了不到二十年,就因为越南黎利的起义而放弃,又改为了属国。

在此二十年间,明朝糜师废饷,给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外扩张却毫无所得,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自然会生出保守的心态,不愿意干这种赔本买卖。反观西方,无论是在美洲,在非洲,在亚洲的殖民扩张,都是利字当头。都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使殖民扩张变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扩张,最后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

如果朱明真的想要挤上殖民时代的末班车,大大发上一票,那就不能不顾经济利益一味蛮干,将殖民扩张变成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事业即使考虑长远利益也不行,因为眼前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广州,黄埔军港。

秋雨绵绵的下来了,码头上靠着四艘飞剪式帆船,并不是军舰,而是南洋行的贸易船。不过正在排队上船的,却是身着灰色军服的大明陆军官兵。此外,还有一些充当搬运工的明军士兵,正将大包大包的物资扛上这四艘千吨上下的帆船。

这些明军就是奉命出征海参崴的满洲远征军先遣队,包括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和工兵在内,一共1200人的编制。现在已经紧急组建完毕,准备出发。

在码头上面,两个军服笔挺的明军高级军官正信步而走,经过每一处,都有军官士兵立正行礼。这两个高级军官,一个就是满洲远征军先遣队指挥石达开中校。而另一个就是总参谋部代表郑永一中校。就是那位以德川明子陪臣的身份,成为朱济世家臣的郑成功的弟弟田川七佐卫门的后人。

两个中校在雨中漫步,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却都没有在意。看着官兵们秩序井然地登船,两人的眉头却都没有解开。

“永一,从地图上看,海参崴离日本挺近的,你在日本的时候听说过那里的情况吗”

“海参崴吗没有真不知道王上为什么忽然想到要占领那里,万里出兵啊虽然只有1200人,但是那里毕竟是满清的后院,听说俄国也会介入,最后难免要扩大战争吧”

“王上要占领海参崴,总是有道理的吧”石达开皱了下眉,“用1200人在满清的后方打一枚钉子,值得的。如果海参崴的战事扩大,德川幕府或许也会介入的吧如果俄国占领海参崴,就能以此为基地入侵日本了。”

“或许可能吧”郑永一想了想,忽然沉声道“方今世界是白鬼称霸之世界,如明日两国想屹立其间,就当有合力击破一白鬼强国之决心”未完待续。

518814338026916

第375章殖民责任承包制求月票

对往来广州的中外客商们而言,位于城南珠江边上的谷埠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谷埠之名来源于粮米运输,广州日常消耗的谷米,多用沙船运来,集中在此停泊,因而有了谷埠之名。不过现在真正吸引过往客商们的却不是谷埠的米,而是谷埠的“老举寨”。广东人称妓女为“老举”,故妓院得名为“老举寨”。谷埠由于处在广州南城最繁华的地段,商贾云集,故而妓院生意兴隆。

此时,谷埠的“老举寨”都是集豪华的“大寨”,一部分设于东堤沿江一带的“鬼楼”西式楼房内,一部分则在陈塘另树一帜,建立了八间大寨,成了花街柳巷。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这个地方就热闹了起来。马车轿子停得满满当当,丝竹悠扬之声和划拳行令还有莺莺燕燕的声音混杂在一处,把这里点缀成了温柔堕落之乡。

自从朱明占据广东之后,原来现任官员不许逛窑子的禁令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朱济世是依靠洪门弟子起家的,掌了大权后自然不好把洪门的财路都给断了。至于洪门的财路,自然离不开“黄、赌、毒”,鸦片烟馆的买卖已经被禁,剩下的妓院和赌场,则都是合法买卖了。

而广州城内的许多朱明贵族官僚,特别是军官大都是江湖出身。在军中值勤的时候,被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好太乱来,回到广州休假,焉能不纵情享受现在朱明的军队,毕竟还是旧军队,如果要找历史上民国的军队做对比的话,大概也就和老张家的东北军差不多,比老蒋的中央军肯定是不如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老张家的军官大多是土匪出身,老蒋的黄埔系可都是知识青年。而眼下朱明的军官,也多帮会贼寇出身者,即便是朱明的黄埔系军校生。之前大多也没有正经上过新式学堂,更没有多少新思想,又大多出身市井。仅仅靠一年多的军官教育,培养出的军官也就能勉强掌握作为中下级军官所必需的军事知识,至于思想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短的时间内教育好的。更不用说那些连军校都没有读过的,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大佬将军”广东人给某些朱明军官起的雅号了。

“大佬将军”王德虎的马车停在了百花居的门口时,正和几个海军部同僚的马车擦身而过。相比陆军,朱明海军的素质更差了不少,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海盗嘛

王德虎今天到百花居就是来见商务部尚书潘仕成和自己名义上的两个属下。北洋舰队司令官崔阿圃和副司令官沙吴仔的。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车夫掀开了帘子。低声道“大人。百花居已经到了,您是在这就下车,还是在门口等客人”王德虎被他的声音惊醒,忙振作了一下精神。大声道“好,就在这儿下,你在门口等着,我大概两个时辰后回府。”

崔阿圃和沙吴仔原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王德虎早年还跟他们混过,两人自然也是洪家兄弟。朱济世取了广东之后就想招安他们,并不是指望用他们去打击满清水师,而是希望他们能少在南海上面惹事。虽然南海的华人海盗多少给朱济世这个“海外天子”一些面子,但是这些海盗总归是南洋海上贸易的一个麻烦。如果不招安早晚就得出兵围剿。这可就坏了洪门兄弟的义气,因而郑洪、王德虎还有苏三娘一直力主招安。最后,总算把两个海盗头子还有他们麾下的一百几十条海船和几千海寇都变成了大明海军的一部分。

不过还是听封不听调,说是海上军阀也不为过,而朱明却要支出一大笔军饷用来“养寇”。其实就是花钱买个海路平安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