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7137 字 2019-04-27

没有大队骑兵,只有少量用于侦察的夜不收,也不是多专业的骑兵,不久之前都是湖南的农夫,勉强能骑马而已,如果遇上敌人的精骑自然只有死路一条了。

“粤匪怎么会有骑兵”

“该是皖北的捻党,张乐行部。”门外又进来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相貌极是端正,正是河南按察使袁甲三。跟在他身后的还有河南知府郭嵩焘,南阳知府胡林翼,还有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等湘军将佐。他们都是听到有粤匪马队靠近的消息急忙赶来曾国藩的中军大营的。

“不如退往中牟县城,背靠城池和逆贼交战吧。”江忠源提出了建议。

说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现在曾国藩军中倒是有不少历史上的湘军名将,但是这些湘军名将现在并没有成长起来,充其量跟着法国军事顾问学了点皮毛,除了长沙守城战外,也没打过仗,野战的经验半点也无。若是法国军事顾问还在,或者可以靠他们来指挥排兵布阵。但是法国临时政府的调令也已经到了曾国藩军中,所有的法国顾问全部撤离,还剩下一些洋教习多是原来西洋军队的老兵,根本不能指挥几万人的征战。

所以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守城比较保险。

“这也太怯了吧”曾国藩不大甘心地道,“三万湘勇,俱是洋枪洋炮,还是西洋军官调教出来的,现在只是见到几个粤匪骑兵就灰溜溜跑到中牟县城去死守”

“大哥,还是出战吧无论如何都要打一仗,要不咱们来河南作甚不如舒舒服服留在两江呢。”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嚷嚷着要出战。

“涤丈,是得打一打,否则各方面都不好交代。”郭嵩焘也附和道,“僧贝勒让咱们来探虚实,打一打才知道虚实。若是粤匪主力,僧贝勒也不会见死不救吧”

曾国藩踌躇片刻,还是同意了曾国荃、郭嵩焘的建议,下令江忠济、曾国荃、曾国葆三人各领三营湘勇出战,分三路向西搜索前进。

此时湘军的编制并不是完全模仿欧式军队,而是半中式半欧式,营则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一营兵约有800到900人,武器是洋枪,有加尔各答厂的褐贝斯,也有佛山出品的仿褐贝斯,通常还配属两门9磅炮。营下面则是哨队,相当于欧式军队的连,哨队下面是棚,相当于排。而营以上并没有类似于团、旅、师的编制,而是落干“大营”,这种“大营”并不是正规编制,而是几个湘军大头目所直接掌控的部队的总代号。如曾国藩的嫡系称“吉字大营”,江忠源的嫡系称“楚字大营”,胡林翼的兵叫“润字大营”,郭嵩焘的兵称为“仙字大营”。每个“大营”所辖的“营”数量不一,曾国藩的兵最多,江忠源次之,胡林翼、郭嵩焘的兵较少,各自不过三个营头。

所以曾国藩并没有调集他们的部队出战,只让自己的两个弟弟和江忠源的弟弟带着九个营头出击,其实也是没头没脑的瞎指挥。拢共八千兵还拆成三分,又没有骑兵遮护,倒真是曾国藩屡北屡战的打法。

515734528000118

第363章湘军斗长毛之开始求月票

太平军的骑兵哨探也撒了出去,他们都是成天侯张乐行的部下,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这个时代中原并不缺马。虽然寻常的农民当然养不起马,但是这些出则为匪,归则为民的捻匪家中一般都是有马的,而且几年的捻匪干下来,都练就了一身高超的骑术,还有几种他们在打家劫舍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马队战术。

如他们的骑兵哨探,为了不引人注意都是着便衣出战,十余人一队,散成一个扇形进行搜索,但彼此间相聚不远,一个呼哨就能聚集作战。作战方式则是肉搏为主,惯用的武器就是马刀和弓箭,洋枪他们是没有的。但是十几骑排成一线的冲锋也极有威力。遇到小队的官军步兵往往一冲就垮,落单的官军骑兵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因而在皖鲁苏豫四省交界的平原上,捻军的野战是少有对手的。这一次曾国藩的湘军的夜不收就着了他们的道,被砍了好几十,捕了十七八,审问之后,湘军的情况便被杨秀清、张乐行基本掌握了。

与此同时,中牟周遭战场的控制权也落到了太平军手中。捻军的骑兵完全遮蔽了太平军主力的行动。而湘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太平军的掌握之中。

“东王殿下,清妖派出3支兵平行向西,冲白沙镇来了。每支兵都两到三千,都是洋枪队,还拉着小炮。”

东王杨秀清这时已经进驻郑州以东的白沙镇,离中牟县城不过20多里地。成天侯张乐行接了属下的报告,就笑嘻嘻来汇报于他了。

“三队清妖之间距离多少”杨秀清琢磨一下,便追问道。

“不过五六里地,彼此倒还能支援,看来是”张乐行想了想,才摇摇头道“看不出来他们想干啥”

“这个是咱们南方乡下剿散匪的打法,把兵散成几队搜山呢。”杨秀清噗哧一声笑道,“这帮湖南蛮子真笨得可以,咱们有三十万大军,轮得到他们几千人来搜”

杨秀清想了想向身边的天国悍将曾天养下了命令“曾丞相,你带洋枪右军出击,再给你一个旗的捻军马队,去白沙镇外东北五里布阵,从清妖的北面开始打。”

接着又吩咐张乐行道“成天侯,余下的四个旗分两队,去监视清军中路和南路,记住,如果清妖摆出空心方阵就不可硬冲,远远看着便是,也不要靠近,免得挨炮子。”

打仗这事儿吧,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天赋。杨秀清无疑是三者俱全,现在已经成长为太平军的帅才了。而满清大忠臣曾国藩,在历史上就是以打呆仗闻名,被早期的太平军打得“屡北屡战”,兵败自杀就有五次之多,大概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观了不,是两大奇观才对,一个五次兵败自杀的统帅;二是五次自杀都没有把自己杀死,生命力果是顽强啊

这一次被曾国藩派出的三支兵中摆在最北线的是江忠济的三个营头,大约有2700人,都是湖南新宁县出来的,算是湘军当中资格最老,训练时间最长的部队。带队的江忠济本人,在湖南省的时候就跟着哥哥江忠源办团练,剿过青莲教起义。不过太平军这样的强敌可不是青莲教的乌合之众可比。而且湘军的骑兵已经被捻军打垮,整个战场对湘军单方面遮蔽,几里之外的情况就不得而知。

所以当江忠济部发现自己的西北方有太平军大队的时候,对方已经快要摆好阵型了。

五个方阵、横阵组成的庞大阵形一下子出现在视线当中,几乎望不到边,在视觉上是极有震撼力的。特别是组成战阵的太平军也俱是洋枪洋炮,洋枪上插着的刺刀全都对着天空,阳光照射下泛出渗人的寒光。

江忠济是跟过法兰西教官的,一眼便看出对面的战阵是正经的西洋打法,虽然队形稍有松散,但是数量却有压倒优势,又有骑兵助阵,恐怕今日要苦战一番了。

敌人虽强,可江忠济还算平静,可是他身旁和身后的湘军官兵中,却有不自觉发出惊呼的,整个队伍都开始骚动起来。

“传令,贼军在前,有喧哗扰乱军心者,斩”

江忠济冷冷下达着军令。湘军初成,正是事事严谨的时候,自然令行禁止,无人再敢喧哗,但是却人人呼吸沉重,心情似乎紧张到了极点。

“列阵,空心方阵,放号炮求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