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0(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839 字 2019-04-27

,一口长气就叹了出去。

“东王殿下,郑州府的官库和粮商库房都空空如也,看起来很难筹集到粮草”

东殿的一名文吏将太平军在郑州缴获的清单交给杨秀清,让他过目。杨秀清并不识字,只是装模作样看一眼就递给韦昌辉了。这位韦北王出身地主,文化在太平天国五王之中仅次南王冯云山。

韦昌辉叹了口气,满脸都是苦意“郑州左近是千里赤地,老百姓都逃难去了,地也没有人种,想要就地筹粮是不可能了。”

如果朱济世听到他们三人的议论一定会大为费解,既然太平军缺粮,为何在洛阳耽误时日,不早早就西进开封去和满清决战呢

可是真正了解太平天国内情的人却再清楚不过,所谓百万之众的太平军根本是外强中干,一百多万人马中不能战的老弱妇孺占了七成,余下的三十多万“精锐”当中,真正的“狂战士”不过是在广西和湘西时就参加太平军的几万客家老兄弟。不好好洗一下脑,剩下的人怎么都不会成为上帝他老人家的忠实信徒。如果不相信上帝,不相信天堂。不相信洪秀全他们哥几个都是上帝的儿子,那么太平天国的士兵同清妖的士兵又有什么两样

而为湖南、湖北和河南籍太平天国战士洗脑的事情,又让杨秀清等人格外头疼。摆在这些太平天国领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居然是语言不通。无论是客家话、广东话还是广西话,在湖广和北方子弟们听起来和洋文没两样。往往负责洗脑的太平军官员叽里咕噜说了老半天,下面的听众一个字也没明白。

不得已,杨秀清只得在湖广和河南籍太平军中选拔了一批当过说书先生的,专门负责给他们同乡“讲道理”。可这效果自然就比不上洪秀全、杨秀清他们亲自出马时那样好了。

另外,太平军中的男女问题、男男问题和女女问题,居然也成了困扰杨秀清的一大难题。由于太平军一直以来都是男女分营。哪怕是夫妻也不得相聚。所以正常的生理需求也不得满足。短时期实行也就算了。要长期如此就难免生出许多问题了。首先当然是偷食禁果,冒着生命危险搞男女问题,标准的死了都要爱。杨东王闻之大怒,一口气砍了十几对苦命鸳鸯。总算刹住了歪风邪气。

然而,压下了男女问题,这男男问题和女女问题又一个个冒出头来了。呃,在太平天国,搞异性恋是非法的,搞同性恋好像是合法的除了五个有一大堆王娘的王,其余太平军的男性高层几乎都养气了男宠,而太平军女营的女将们则玩起了百合。真是大开风气之先啊

而这等事情,如果是你情我愿也就罢了。不许人家男女相爱还不许人家搞基了这太平军的上帝管得也忒多了吧可是本来挺好的“兄弟之爱”和“姐妹之情”。偏偏惹出许多争锋吃醋或是恃力用强的事体。不时还有太平军的将领为了争夺娈童大打出手,真让杨东王头疼不已。

最后,那个杨秀清琢磨出来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行,也成了绊住太平天国前进脚步的一个原因。这个天朝田亩制度在后世是鼎鼎大名,凡是对历史有所了解之人。都晓得太平天国有这么一个制度,也知道该制度的核心是平分土地,因而许多人都对其大加赞赏。

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天朝田亩制度中虽然有平分土地的内容,但是平分土地并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全部。这个制度除了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之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民众、分配产品和官员产生任命的办法。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除了平分土地之外,天朝田亩制度最关键的两个举措就是对民众实行军政教合一的军事化管理和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办法。

根据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25家形成一个基层单位,称为“两”,设“两司马”主持。每5家设“伍长”一人。每家出1人当兵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每个基层单位,建立一个“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农民除耕种外,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生产所得,自然也归“国库”所有。

而在两司马之上,还有卒、旅、师、军四级军政教合一的管理单位。其中最大的军可以管辖13156家,师则管辖2631家,旅管理526家,卒管理105家。由此,便将太平天国所统治区域内的全部人民都变成了太平天国战争机器的一分子。

说实在的,这个天朝田亩制度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恐怕不会有多少正面作用。但是若能真的实行起来,倒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战时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统治区内的战争潜力动员出来,比满清的部族政治和朱济世所实行的依靠商人士绅管理社会的体制都更有战斗力。

不过,要实行这样一套体制却不大容易。现在杨秀清遇到的一个大麻烦,同朱济世刚开始造反的时候差不多,就是缺乏可靠的干部如果后世过来的朱济世现在看到天朝田亩制度的全部内容,恐怕会立即联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土地改革了。两者的共同之处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后者拥有的干部和人才,却不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可比。这个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现在一头扎进了洛阳的后宫,基本不理朝政。而设想出天朝田亩制度的杨秀清本人也是个不识字的矿徒,能够琢磨出这么一套东西已经是天才了。这实施推行天朝田亩制度的方法,恐怕不是杨秀清可以凭空想象出来的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理论阶段可以依靠天才的头脑进行推论设想,一旦付诸实施,则必须依靠无数实干之才去不断实践,然后再总结经验进行改良,方可找出真正可行的道路。

因而杨秀清在豫西试水天朝田亩制度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和阻力,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5141048037991058

第360章速决,渡河北征求月票

“东王,听说道光妖头把山西的妖兵都调来河南了,不如由我带兵入山西去筹粮吧。”

西王萧朝贵这时提出了分兵抢粮的建议。天朝田亩制度推行的并不成功,引起了豫西地方士绅的极力反抗。而太平天国的骨干又多是来自广西的客家人,很难同河南地方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要发展河南地方干部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使招揽到一些人,也都是原来的强盗贼寇,不可能用他们去经营地方。所以太平天国2年豫西地方的秋粮是肯定征收不到多少了。而之前在湖广地区所掠得的粮食,也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太平天国圣库中的存粮,顶多能让他们的百万之众吃上两三个月。

三军断粮的危机,就在眼前

眼见形势危急,杨秀清只得中断给百万之众“洗脑”的浩大工程,提前指挥大军沿黄河发动东征了。

而在太平天国大军出发之前,大明国王朝廷的使臣就千里迢迢而来,给杨秀清带来了朱济世的亲笔信。

在信里面,朱济世告诉杨秀清,满清正在历经财政危机,目前靠发现宝钞、铸造大钱引鸩止渴。集结于河南的二十几万清军,随时都会断饷。届时满清的“老八旗”或许还有斗志,愿意无饷而战,可是绿营和刚刚抬旗,空有身份没有得到好处的“新八旗”绝对会失去战心。

朱济世的这封信,给太平天国指出了一条取胜的“捷径”。只要在开封战场上同满清对峙,耗干净道光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自然就能大获全胜了

可是朱济世写这封信的时候,却不知道太平天国正在遭遇粮食危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