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9(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800 字 2019-04-27

眉头。看来一直在苦苦思索对策。“王上,您觉得太平军得了洋枪洋炮会向哪里去”左宗棠自设一问,然后自己回答道“属下觉得他们还是会一路北上去打京师而京师又是满清号令天下的帝都,一旦被太平军所得,满清的江山就算失去了大半,各地督臣也就对清廷的效忠也会大打折扣。”

“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朱济世淡淡地道。“到时候称王称帝着怕不知凡几吧”

左宗棠微笑道“自立者有之,归附我大明者有之,继续忠于满清者有之,投靠太平军者恐怕寥寥无几。”

朱明和太平天国是不一样的,前者高举“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虽然要实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但对地主阶级的士绅采取的却是引为己用的政策。而且朱明是华夏正朔,朱元璋是逐鞑虏、复汉唐旧制而有天下的,朱济世又是朱明子孙,还首举义旗,完全占据了大义名分,对那帮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

而太平天国就是一帮造反的农民手里面没有大义名分,而且还把西方的上帝、耶稣拿来当成号召,完全抛弃了被华夏士绅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所以他们就算进了北京推翻了满清,也不会有拥兵据地的满清旧官僚去向他们效忠,反而会将太平天国视为仇寇。

所以太平天国取北京,对朱济世的复明大业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如果他们打不下北京,在河南或直隶的什么地方被满清击败的话,对朱明同样有利。因为北京是八旗兵的布防重点,想要阻挡太平军进北京,满清就得拿自己的嫡系八旗子弟出来拼就算侥幸打赢了,这死伤也肯定小不了现在太平军已经学会排队枪毙的打法,就让大清的八旗子弟去和这些悍不畏死的狂战士比排队枪毙吧

朱济世微微点头,沉吟道“左相言之有理,眼下的确不是和太平军翻脸的时候,要不然把洪秀全的几十万人引来广东就麻烦了不过这防人之心还是要存着的。在咱们完成北路军整顿之前,不要取曲江,就让向荣当个缓冲吧。”

北路军整顿的阻力并不大。朱济世在整军的同时还抛出了大明军授田制,规定在复明大业完成之前参加明军的官兵,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参军之时可以得到20亩田,服役满十年或是牺牲、重伤者,都可以再得到20亩田。当然所有获得授田的明军官兵的军饷,都会相应降低,普通士兵的军饷将会降低到零,士官军饷会打对折,军官则要每月减少5块银元。如此一来,在广大官兵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的同时,明军的军费开支也会大幅下降。

另外,对于被裁汰的北路军官兵,朱济世也给了别的出路,有些被吸收进了锦衣卫缉事厂去当特务起码有士官的待遇,一样享受大明军授田制;有些则授予一些田宅让他们回乡去过安生日子;还有一些年纪较小,而且读过几年书的,则被分配去九龙的洋务学堂、广州新成立的济世书院分院读书,将来或许可以成为大明栋梁之材。总之,多少都有一些出路。

不过要将裁汰之后剩下的三万几千人变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近代陆军却不大容易。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军官,目前明军当中接受过正规西式军官训练的军人不过600多人,其中有100人被抽调去组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剩下的500余人要支撑起人数多达八万多人的陆军,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弥补军官缺口,朱济世一方面提拔有经验的士官担任下级军官,一方面还从军中挑选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士兵、士官参加短期军官训练班,希望可以速成一批军官。但是再速成至少也需要好几个月的功夫才行。

其次是部队需要严格的训练,不仅是这三万几千“洪兵”,连朱济世从广州带来的两万几千人都缺练。毕竟现在的大明陆军是很短时间内从两万余人的基础上扩充出来的,没有几个月的严格训练,这些新兵根本不能对付真正的强敌。

想到这里,朱济世就立即提笔给洪秀全写了回信,答应在三个月内送一万支洋枪、两万支鸟枪佛山造、五十门大炮也是佛山造和铁弹、铅字、火药各万余斤去郴州。还答应在一年之内送几个西洋美人去太平军营中物色西洋美人的事情比较花时间,得差人去伊斯坦布尔购买。未完待续。。

4281046057895560

第289章林系湘军求月票

呜呜,又被爆菊了,悲惨啊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呜呜各位大大还有月票能支援一下罗罗吗

公元1847年10月12日。

大清天子居停北京。

隆宗门外的军机处内。几个顶戴花翎整齐的大臣,正拿着僧格林沁和赛尚阿的刚差人送上来的请罪折子嘘溜溜地吸着凉气。大家的脸都给吓白了,你瞧瞧我,我瞅瞅你。

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就坐在炕桌边上,呆呆地望着一杯没了凉气儿的清茶,动也不动一下。

底下几个大军机议论的声音渐渐起来了。

“怎么就败了呢怎么就败了呢几日前不还报捷说斩了一万个朱逆会匪的首级,圣上还龙颜大悦,预备要封僧格林沁当亲王呢,怎么转眼就败了呢”

“这回乱子真是要闹大了,一个朱逆会匪已经不好收拾了,现在又多了个粤匪。瞧这样子,这些粤匪好像比朱逆会匪还不好对付”

“粤匪是白莲教的路子,用西洋上帝的名义蛊惑愚民,朱逆会匪是三藩的路子要是一个个来还好对付,可是一块上来,事情还真不好办啊”

“看来是得加快实行撤绿营、扩八旗、编新军之法了穆中堂,不如今儿您就领着咱们一块上奏,催皇上早点下明旨吧”

“撤绿营、扩八旗、编新军”的事情已经在秘密办理了,不过没有下明旨,只是让西安将军、驻藏大臣、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库伦办事大臣、伊犁将军在辖区内招募壮勇之民送到京师,要求重点招募蒙、藏、回民,汉民适当招募。另外还下旨调甘陕绿营到北京,交由钦差大臣奕山统领,实际上就是由奕山负责将他们改编成“新军”。不过这些事情进展很慢,几个接到旨意的大臣将军都磨磨蹭蹭他们这些人办事的速度都是用年来计算的。

听到有人提到“下明旨”,穆彰阿冷冷哼了一声,慢慢抬起头来“都说什么昏话呢真以为这大清天下能离得了汉人么如果只有朱逆会匪一家反贼。咱们还能慢慢裁撤绿营,然后编练新八旗。可现在又出一个太平天国,他们是流寇,可不会像朱逆会匪那样慢慢经营地盘现在僧王在湖南兵败,把湖广、江西的绿营兵丢个干净,现在两湖就剩下荆州旗营能战了。靠7228个满蒙八旗兵能挡住粤匪的十几万大兵真当他们是200年前的八旗劲旅啊徐仲升,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看现在能下明旨裁绿营吗”

徐广缙就是刚才嚷嚷要下明旨的那个人。现在大清朝堂上的汉臣各个都对“撤绿营”一事举双手赞成,比满人、蒙古人还要热情许多。而这个徐广缙更是每次上朝,都要建议道光皇帝尽快把既不可靠。又不能打的绿营兵全都撵回家里自己吃自己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