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8(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960 字 2019-04-27

备开火”

石达开又一次挥动指挥刀。然后就是一阵整齐的爆响,一排带着刺刀的滑膛枪蓬蓬开火。前方密集的清军大队顿时稀疏了不少,但却没有后退,仍然像疯了一样潮涌而上。枪声又响了起来,然后是大炮轰鸣的声音,这是明军的12磅和9磅大炮在发射霰弹无数细小的铁弹从黑洞洞的炮管喷涌而出,如暴风雨一样横扫过去。

关元宝倒下来了,不过不是被漫天飞舞的铅子铁弹击中的。而是被身旁一个被打成血葫芦的绿营兵给撞倒的,如果不是这家伙,关元宝可就该变成血葫芦了

当他推开那具已经没有气息的尸体,挣扎起身的时候,四周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清兵。对面的明军已经开始冲锋,他们都端着上了明晃晃的刺刀的洋枪,嗷嗷叫着“万岁”,好像是猛虎下山一样扑过来

“是时候给皇上尽忠了,瓜尔佳元宝没有给祖宗丢脸”心里是这么想的,可是腿肚子却不住打颤。手里那把腰刀好似有千斤重,怎么也举不起来

“把刀扔了。两手举起,蹲下”几个明军同时吼了起来,手中的火枪都对准了关元宝。

咣当一声,关元宝的刀就掉在了地上,藤牌也扔了,两只胳膊高高举起,不过没有蹲下,因为他的腿脚根本不听使唤。

呜哇

关元宝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

“哭个啥不杀头的,就割个辫子。”一个明军士兵把步枪背好,掏出匕首就割了关元宝的辫子,然后又有人过来用绳子套住关元宝的脖子,牵了就走。现在的明军秉承济世军,是不嗜杀的。等到广东打下来后,还有不晓得多少建设工程需要苦力,这俘虏当然要多抓一些了而且关元宝现在穿着绿营小兵的军服,说是旗人大老爷都没人相信。

“没想到这清军竟也有悍不畏死的时候”

当关元宝和其他被俘的绿营兵在明军押送下走向后方的俘虏营时,朱济世正举着单筒望远镜,一边观战一边感慨。

“一次自杀式攻击而已,虽然勇敢,但是毫无用处,这样愚蠢的敌人我在中东见多了。”

老皮尔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清军的又一波攻势,这一回清军祭出了“木盾战法”,数百个大木盾组成了个“木墙”缓缓向前逼近。不过这堵“木墙”可以抵挡明军的火枪,却挡不住大炮。几十门9磅、12磅大炮同时开火,铁弹呼啸着贯穿敌群,连木盾带后面的兵士统统扫倒,只留下一地的碎片和尸体。

“王上,小心敌人的骑兵从我右翼突破”左宗棠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皱眉道,“僧格林沁在驱使绿营兵送死,目的应该是将我军注意力吸引到正面,然后出动骑兵攻击我右翼。”

“右翼有三营兵,足够了。”朱济世笑了笑道,“满清骑兵破不了空心方阵的。”

“再说一遍,不必携带弓箭,只带马刀、长枪即可全军向前”

看到麾下所有的骑兵都翻身上马,或抽出长刀,或手提长枪。傅方也干净利落地跨上战马,抽出道光皇帝御赐的宝刀,下达了前进的号令。他现在指挥的并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察哈尔马队,而是京营健锐营的骑兵。这支兵是京营的精锐,平日训练也比较严格,而八旗兵的训练科目当然少不了马术的。所以这些八旗兵虽然比不上察哈尔、黑龙江过来的马队,但还是能骑马冲锋的。

至于带领他们傅方,更是精于骑射的武进士出身,马上功夫不在僧格林沁之下。就见他一马当先,带着上千人的马队,从清军大寨的后方迂回,躲过明军的视线,向明军的右翼潜行而去。

而此时,摆在明军战线右翼的部队大多是明军第二旅的兵,所以整个右翼,包括那三个负责侧翼安全的营,都是由第二旅旅长苏玉娘统一指挥的。

“王上要我们注意侧翼安全,特别是要提防八旗马队的突击。我看可以把两个团炮连的12门9磅炮撤下来,摆在侧翼。”第二旅的参谋长黄植生根据朱济世刚刚下达的命令提出了建议。苏玉娘蹙眉想了想,觉得没有必要把两个炮连都抽调下来,只调动了一个炮连,又命令第102团的三个营摆了一个长条形的空心方阵。

“告诉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让他们务必服从墨瑟上校的命令,坚定守住,不得有失。”苏玉娘低声下达完了命令,又聚精会神开始观察前方的战场。

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三人都是两广天地会系统出身,又是苏玉娘推荐给朱济世的“将才”,在鸭脷洲军校当了几个月的“旁听生”就出来带兵,还都委了一营之长。如此重用,一方面是因为苏玉娘在朱济世那里的面子大,一方面也因为明军的军事人才确实有限。那些刚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当个参谋或是连长、排长还行,但是营、团、旅三级的中高级军官,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军人担任。所以营级军官多用上了些年纪,行伍出身当强盗也算行伍又能听的懂军校课程的军官,团级军官则都是洋将,四个旅长当然都是朱济世的心腹。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三个强盗本来是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官兵的,可是跟过拿破仑皇上的墨瑟上校显然不是寻常官兵。墨瑟上校的命令,他们全都不折不扣地执行,用最快的速度指挥部下摆出了一个团级大空心方阵。正好横在明军右翼,堵住了清军马队突击的路线。当然,由于东江北岸是大片的平原,傅方的一千马队也不是不能绕过去,不过是多走几里路方阵的侧翼布置了6门9磅炮,所以需要从大炮射程之外绕而已。未完待续。。

4191454427857385

第253章战东江,洋枪对马甲下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后世的军事专家在提及18、19世纪战争中的步骑对抗时,往往会忽略炮兵的作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炮兵并不是摆在步兵阵地后方的支援性武器,而是直接摆放在第一线,用来直射的“大号火枪”。这种“大号火枪”的有效射程一般都在500米开外,远远大于弓箭和步枪。而在这个距离之外,结阵前进的骑兵,仍然可能被9磅或12磅大炮的火力杀伤。如果等到以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拿破仑大炮12磅野战炮,是前装炮时代的巅峰产品被铸造出来后,骑兵在1000米外行动都毫无安全可言了。

可不能小看这500米到1000米的距离对骑兵的不利影响,因为这不仅意味着骑兵需要冒着敌人的大炮火力冲锋,还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更远的距离上发起冲锋否则骑兵就得在敌人大炮的轰击下等待冲击的命令了。

而冲锋距离的加大,对马匹的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驮着一个穿着盔甲那种长枪的骑兵飞速奔跑绝对是一件体力活儿。为此,西方国家利用人工选种的方法,培育出了体力、耐力和爆发力都较为出色的马种,从而使骑兵冲锋的距离不断加大。而满清骑兵所用的蒙古马,虽然有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对食物的要求极低等优点。然而却也有个头小、负重差、速度慢、爆发力小等缺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