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1 / 1)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048 字 2019-04-27

为王的苏三娘“爵爷,这位是大名鼎鼎的灵山苏三娘,她是天地会的英雄,在两广边界的大山里面往来驰骋,干的是杀富济贫的事业,手底下有两三千条好汉”王德虎这个黑炭头说起话来真是不经过大脑,杀富济贫的话能在朱大资本家面前说吗济世行1845年度的年报和分红,刚刚被一艘南洋贸易公司的飞剪式快船送到香港。由于过去一年,许多欧美矿山都开始使用铵油炸药,同时橡胶轮胎也开始流行,因而济世行的利润继续维持大幅增长,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英镑,朱济世个人得到的分红,也多达十五万英镑。全部换成了纺织品、炸药火药、机器、钢铁、洋酒、西药、钟表、洋枪、大炮等物资,运到了新加坡、坤甸和香港,堆满了济世行的所有货仓。保守估计,这些物资全部销售之后,可以得到超过三十万英镑的现金,足够支持朱济世在香港和兰芳的庞大投资计划了。好在朱济世也知道,自己这个为富很不仁的大资本家,肯定不是眼前这位美女强盗要杀害的对象。于是便用洪门的礼仪拱了拱手,笑道“大明山朱济世久仰苏女侠大名。”真的是久仰了他隐约还记得年幼时曾经看过名曰太平天国的连续剧,里面就有苏三娘、洪宣娇这两个女英雄。没想到今天见着其中一个的庐山真面目了,似乎比后世电视里的那位还要漂亮不少。眼前这位苏三娘,二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婀娜,穿一件月牙白的单衣,肤如凝脂,秀发如云,美目流盼,貌似仙子。冲着朱济世盈盈一拜,用甜腻腻的嗓音柔声道“天地会广义堂堂主苏玉娘,拜见大明山主。”玉娘好名字,人如其名朱济世悄悄咽了口唾沫,低声赞道“好一个如花似玉的苏玉娘容貌绝美,英姿无双,女中丈夫,巾帼豪杰”这番话溢美之词出口,苏三娘白嫩的面皮便微微一红,勉励牵动红唇,展出一丝笑容,“明公过奖,小妹愧不敢当。”“哪有什么敢当不敢当的,我看三妹就是女中豪杰,明公一点没说错。”朱济世的那番话搁在后世没什么,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绝对是好话,但是在眼下的中国却有轻薄的嫌疑,一旁的郑洪连忙打着哈哈圆了下场,然后又指着他身边的一个三十来岁,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道,“明公,这位是上海来的周立春兄弟,他是咱们小刀会义兴堂的弟兄。”接着他又指着另一位二十五六岁,留着八字胡,鼻梁高挺的青年道“这位是刘丽川刘兄弟,他是广东天地会金台山的义安堂堂主,和留守兰芳的刘慕文还是远方亲戚呢。”“哦,还是慕文的亲戚,”朱济世看着这眉目英挺,颇有大将风度的青年一眼,这个名字听着耳熟,估计也是历史上的一号人物。“可识得文字能说洋文吗”刘丽川拱了拱手,答道“回明公的话,在下上过几年私塾,还曾经跟师傅学过医,但却不识得洋文。”“不会洋文也无妨。”朱济世点了点头,这段时间老皮尔他们五个法兰西老军官还有十几个英国派来的教官,都在恶补中文,等过一阵子就能用中文授课了。如果这刘丽川有意学军事,倒是可以去鸭脷洲书院或济世大学军学院就读。“这位兄弟是何金殿,表字贤相,也是咱们天地会的好兄弟,何兄弟家里在东莞开米铺,还曾经随名师习武,身手很是不错,他是代表东莞五义堂来香港拜见公爷的。”王德虎又给朱济世介绍了一位少年,约莫十七八岁,长得虎头虎脑,冲着朱济世就是一揖到地,“小的愿追随公爷左右,反清复明,恢复咱们汉家天下”呃,这就是传说中的虎躯一震,小弟纳头便拜吗朱济世笑吟吟地点头。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小弟是越来越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般浑身上下都是江湖气的小弟,改造成能为反清复明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资产阶级反动军官了引荐还在继续,郑洪和王德虎二人,又为朱济世介绍了好几位代表两广、福建等地天地会山堂的黑社会小头目,不过大多是一些平平的人物,只有三人给朱济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一个名曰陈开,同何金殿是同乡,矮壮敦实,瞧着就是个练家子。一个名唤李文茂,模样俊秀,堪称美少年,原是个粤剧武生,也是洪家兄弟这个时代的洪门天地会在两广福建真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还有一个是湖南人,名叫焦亮,豹子眼,络腮胡,瞧着也有点名将的模样。引荐之后,自然是把酒言欢,在座都是行走江湖的洪家兄弟,酒量甚是豪迈,就连苏三娘一届女流,也是杯到酒干,面不改色。朱济世喝得最少,他的地位超然,不必一杯杯的拼酒装豪爽。酒桌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起兵造反。朱济世的想法已经日益成熟,此时娓娓道来,条理极为清晰。起兵之前,先要整理好内部,一是发展洪门大明山,这大明山,不是寻常洪门弟子可以随便加入的,因为大明山乃洪门造反先锋队,号令严明,纪律森严,只有反清意志最坚定者才可加入;二是网罗各方人才,特别是儒生,儒生满清统治的基石,想要推翻满清,必须有大儒相助,因为大儒最了解满清的虚实命门;三是建立军工体系,这是为造反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四是培养军官、官员,济世书院和济世大学就是为了大明军官和文官的摇篮。“公爷,你的书院可收女弟子”听到济世大学和书院弟子的前途如此光明,在座诸人不免眼热起来,除了年龄颇大的周立春,其余诸人都纷纷表示想要入读,连苏三娘也提出同样的要求。“有何不能”朱济世耸耸肩膀道,“三妹非寻常女子,已经将着两三千弟兄,入读军学有何不可只是你那两三千弟兄该怎么办”“这个好办啊,小妹的队伍虽然有两千七八百弟兄,不过精锐不过六七百,剩下的不是老弱便是家眷,可将老弱家眷安置到香港岛,再在广东沿海找个岛屿安置精锐令其扮作海盗即可。”

第158章林则徐,左宗棠求收藏

第一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明天就要上架了,所以还要拜求大大们的月票和首订,明天大罗罗必有爆更“扮作海盗就不怕广东水师来剿灭吗”朱济世还没有同清兵交过手,不明对方底细,因此有些担忧。“清兵”苏三娘淡淡一笑,无所谓地挥挥手,笑道,“清兵有什么好怕的,小妹在两广边界同他们打了两三年,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呢”那么厉害还是大清朝的绿营兵丁真的很弱“倒是香港这里的洋兵不好对付,公爷,听说您和洋人交好,只要您有办法阻止洋人出兵,小妹的人就能在香港边上打下一个岛,作为公爷暗自屯兵的据点。”苏三娘徐徐地说,“如果那清兵不来便罢,真要来了,也是咱们练手的好机会,咱们手里没有洋枪洋炮的时候,都打得清兵哭爹喊娘,要是有了好枪好炮,还有什么好惧的”这话牛气冲天,听得在座的天地会人物都频频点头称是,朱济世也觉得不错,说道“既然如此,就想法子把大屿山拿下来吧,那里有些清兵绿营驻扎,正好寻个机会把他们端了不过光是三妹的兵马恐怕难以取胜,等些时日我从兰芳调一营人马过来,就能稳赢了。”苏三娘的这个建议真是不错的,朱济世现在虽然有兰芳大公国这个大本营,又在香港岛立了一番基业。然而兰芳距离中国大陆太远,香港又是英国人的地盘,不会容自己屯驻重兵的。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香港附近夺岛屯兵,一来可以作为反攻大陆的据点;二来也是个练兵的战场,大清朝的广东水师,想来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广东沿海的岛屿尽皆落入“海盗”之手吧想到这里,朱济世心情大悦,再看苏三娘,更觉得是才貌双全的女中豪杰公元1846年5月,湖南正是阴雨连绵的日子,绵密的细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空气更是潮湿的都能滴出水来了,道路更是泥泞不堪,根本不是出门赶路的好时候儿。从北京南下去广州担任洋务大臣的林则徐,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长沙,并不急着冒雨南下,而是在城南书院盘桓,顺便见一见长沙这里一位名满三湘士林名流。在城南书院里面,一身便服的林则徐光头未戴帽子,守着个红泥火炉,悠然自得的翘着腿坐着,手里则捧着一叠书卷,津津有味地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品评道“好书,好书虽然文字粗鄙,然而却将西洋列国之军略合盘托出,若早得此书,何至于有六年前的那一场败仗啊季高老弟,著这书的恩先生,应该是西洋名将吧”“穆翁,这书的作者不姓恩,而是姓恩格斯,是西洋普鲁士国人,曾经在普鲁士陆军当过炮兵,只是普通一兵罢了。”说话的是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五官生得极有精神,特别是两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极为干练的感觉。此人就是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季高是他的字号,不过他还有一个别名唤作“今亮”,意思是当今之诸葛亮。倒也不是在吹牛,左宗棠的才名早就名动三湘,只是他研学的是经世致用之学,八股文章的水平却不太高,虽然在20岁时就中了举,但此后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因而至今已经35岁的左宗棠还没有做官,窝在家里靠老婆养。“如此见识,只是一兵”林则徐直笑,“看来这恩格斯也是如季高老弟一样,是他们普鲁士的隐世大贤吧”左宗棠嘿嘿一笑,指了指林则徐手上的书本,笑道“看到这些书之前,我的确自以为是当世大贤,看了这些书,才知道不过是井底一蛙尔。我想,做这些书的那位,才是真正的济世大贤啊”林则徐闻言冷冷笑道“哪里是什么济世大贤,我看是乱世大贼才对”左宗棠摇摇手,正容道“穆翁,此处又非庙堂,不必说这些讨皇帝老子欢心的话。这朱济世,若只一贼尔,杀之如翻掌,如何能一到香港,便使朝堂震动如何能让穆翁您放着陕西作乱的刀客不理,南下广州去坐镇呢所以这朱济世,实是当世大贤只不过同这大清朝水火不容罢了。”林则徐只是点头不语。左宗棠的话没有说错,朱济世实是大贤但是却极为危险,因为左宗棠这位名动三湘的经世之材,在提到朱济世时,已经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了左宗棠是什么人身怀大才而不遇,有心报国而无门一篇八股文章,虽使天下英雄尽入毂中,却又让无数如左宗棠这样的人才无缘天子之堂。现在朱济世在香港另开了一番局面,也给了如左宗棠这等人才一展所长的机会这左宗棠如果到了朱济世麾下,将来如果成事,怕不失一个公侯之位,没准还能当上明朝的首辅大臣吧而在大清这里,软饭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看着林则徐凝眉不语,左宗棠沉沉一笑,捋着胡子道“这天下英雄投清还是附明,其实全在道光皇帝一念之间。眼下这个大清朝虽然疲敝,但还没有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如能对症下药,朱济世是没有机会成事的。他若没有成事的机会,天下英雄是不会相投的。”“哦”林则徐眉毛一挑,捋着胡须问道“季高老弟有治大清顽疾之策”左宗棠嘿嘿一笑,道“是朱济世有治大清顽疾之策而且早就在他的大公报上登出来了”“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林则徐的脸色一下凝重起来了,“天子闻之,龙颜大怒啊”“讳医忌药罢了”左宗棠冷笑着摇头,“大清之疾,表面看来,似乎是所谓奇技淫巧不如西洋,实则却是出在根本之道上这大清,不是天下亿兆黎民的大清这大清皇上,也不是亿兆黎民的皇上现在朱济世用一个中学为本就戳破了大清满汉一家的画皮。而道光皇帝,居然还想出搜刮汉人膏脂练八旗新军的馊主意,这一国之君,怎么糊涂如此”“季高老弟”林则徐瞪了左宗棠一眼,沉声道,“慎言慎言”左宗棠的话,当然有大逆不道的成分。不过林则徐也拿他没办法,因为他们二位已经彻夜长谈了数日,结成忘年之交。今天的谈话,又无第三人在场,这林则徐要是命人拿下这位名动三湘的才子,士林清流怎么看他他现在要去当的,可是让清流不耻的洋务大臣,身边除了个五十多岁才中进士第魏源,就是一水的捐班。再要“毫无凭据”拿个大才子开刀,铁定搞到名声狼藉。左宗棠只是笑,“穆翁,我这番话真是句句赤忱,这朱济世打的是朱明子孙的牌子,拨弄的就是满汉之争。而国朝必须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还有入华夏者华夏以抗之,这中学为本的大旗,是无论如何都要牢牢抓住的如果让朱济世一手高举朱明大旗,一手拿着中学为本,这国朝还能有什么戏唱靠八旗新军皇上还真以为现在的八旗兵是200年前的无敌天兵啊”

第159章一探究竟求收藏

求收藏、求推荐林则徐闻言只是苦笑,他是当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这种掌兵事的文官的,又经历过鸦片战争,还在伊犁军前效过力。在清朝的文官当中,算是相当知兵之人,对八旗、绿营的朽坏也有极为深刻的印象。“但也不是完全无望吧”林则徐沉默半晌,又道,“八旗子弟当中,还是有些壮勇之士的。”左宗棠轻轻一笑,“不是壮不壮,勇不勇的问题,而是八旗军制败坏。问题就出在他们八旗的祖制上。八旗军民不分,200年前或许还能说是出则为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