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 / 1)

天朝之梦 大罗罗 4974 字 2019-04-27

际履行真的是一件漫长而无聊的事情,从英国出发绕过好望角,横穿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再由南向北穿过南中国海才能到达目的地香港,即使一路顺风顺水,也得好几个月而且顺风顺水的时候,真的不多,要么就是风太大,要么就是风向不对,要么干脆就像现在这样,一点风都没有。出海没几日,朱济世已经厌倦了一望无际的海景,每天只在甲板上转一圈,就回舱房里面和杜兰夫人腻歪在一起学法语用法语调情也是一种学习嘛另外就是和同行的洋鬼子喝酒,各个年份的法国葡萄酒都喝了个遍,酒量也大了不少。这个时代海船上是没有多少淡水的,基本上是以酒代水,所以水手们的酒量一般都很好。不过朱济世可以用葡萄酒解渴,却没有办法用葡萄酒洗澡,虽然在用水方面他和杜兰夫人是有点特权的,但是洗澡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在海上漂了几个星期,某个法国美人闻上去都有些臭烘烘了所以一向爱干净的朱济世对女人的兴趣也大大下降,这一天天的日子,也就更无聊了。最后还是香港济世大学军事学院院长丘胖子出了个消磨时间的主意,干脆就用路上的几个月时间,给朱济世还有韩四开个西洋兵法补习班,丘胖子、威尔海明,还有热罗姆皮尔,亨利雷耶,约瑟夫戴尔隆,路易墨瑟,亨利德维基内这五个法国老男人一起,轮流给朱济世、韩四上军事课。从立正、稍息的队列训练开始,一直教到营战术、团战术和师战术,当然骑马砍人的本领是没有办法教的,因为帆船上面没有马,不过一名高级指挥官要如何使用骑兵,却是补习班授课的重点。“威尔,我曾经在温莎城堡外的草地上看过英国皇家近卫骑兵操练。”朱济世有些怀疑地道“似乎就是高速冲锋和挥刀砍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道东方国家的骑兵都做不到吗”威尔海明慢慢点了点头,“的确没有什么特别,东方那些马背民族的骑兵在这两方面的水平肯定不比欧洲骑兵差。但是他们在整体配合方面,却远远不如欧洲的重骑兵。欧洲重骑兵的作战方式,是排成密集而整齐的线列阵型进行白刃冲锋,每条线列冲击敌人后,并不像东方的骑兵那样陷入散乱的单兵作战,而是顶着敌人的射击和砍杀。快速撤离,重新结阵,反复列成整齐队形冲击。这种始终整齐划一的冲击方式,是欧洲军事家在上千年的征战中总结出来的最佳战术,能够轻易击溃所有的东方模式的骑兵和步兵。”朱济世脑海当中浮现出了他在后世玩全面战争时候的画面,欧洲人古代的骑士好像就穿着厚重的铠甲靠冲击力作战的。现在欧洲重骑兵的战术,大概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吧“威尔,你夸大重骑兵的威力了。”那个拿破仑三世推荐给朱济世的法国骑兵专家约瑟夫戴尔隆,一个鼻子很大长相丑陋的老男人摆着手和威尔海明唱起了反调。“欧洲的重骑兵之所以可以屡屡击败东方骑兵,归根结底还是欧洲在军事技术和战术方面的全面领先,欧洲的军队始终是一个整体,必须将重骑兵、轻骑兵、轻步兵、线列步兵和炮兵集中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全部的威力。如果让重骑兵单独上战场的话,他们东方人的骑马射箭就够那些重骑兵喝一壶的啦”“骑射老戴尔隆,你该不会是喝醉了吧这种老掉牙的战术还能拿得出手”罗伯特丘吉尔立即出声反驳。这个时代的英国军人和法国军人,看起来是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的。“胖子,你看看这是什么”另一个法国军官,身材魁梧的路易墨瑟忽然将自己的佩枪拔了出来。这是一把美国进口的柯尔特左轮手枪这种手枪可以做到6连发,在近距离上的威力极大。朱济世让科斯佩尔威廉通过济世行美国分公司购买了上千把这样的左轮手枪,还购买了在英国生产柯尔特左轮手枪的许可,现在朱济世身边的这些“伙伴”,包括杜兰夫人在内,全都配了这种手枪。“墨瑟你想干什么快把手枪放回去,放回去”看到场面好像要失控,朱济世赶忙开口拉架,丘胖子现在是济世大学军事学院院长,还有个殖民地次官代表的身份,可不能让这个法国老头一枪崩了。“你,你想干什么”胖子也怕了,上次和威尔海明的决斗算是教训深刻,他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来第二回了。“胖子,别害怕,我可没打算用这把手枪把你打死。”路易墨瑟将手枪放在桌子上,指着它笑道“如果东方人的轻骑兵都装备上这种柯尔特手枪,用且战且退的战术和欧洲的重骑兵周旋就像当年蒙古人的骑射战术一样,欧洲的重骑兵还能取胜吗”“这个用柯尔特手枪”威尔海明和罗伯特丘吉尔互相看看,好像这个法国老头的话有点道理。在欧洲,重骑兵一般都不配枪,他们的作战方式就是冲击。而轻骑兵虽然大多配属手枪或步枪,但是这种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的火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大,多数情况下,轻骑兵还是要靠马刀作战,可是轻骑兵如果配属了柯尔特左轮手枪的话,六连发的火力可不是闹着玩的“路易,轻骑兵使用柯尔特手枪肯定会对重骑兵构成严重威胁的。”约瑟夫戴尔隆接过话题,“而且现在法国在北非的轻骑兵还配属了杰森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的重量只有一磅重,可以轻松投掷到四十米外,要是几十颗一起丢过来,重骑兵还怎么冲锋所以使用长枪和重剑,身穿胸甲的重骑兵已经被淘汰了,未来的战场应该是轻骑兵、炮兵和掷弹兵的天下。”“掷弹兵排队扔手榴弹吗”朱济世咧了下嘴,想象了一下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两个横阵在三四十米的距离上相互投掷手榴弹的场面。“也可能是轻步兵,”另一个身材消瘦,但是眼神非常犀利的法国人亨利德维基内忽然插话道,“轻步兵可以用散兵队形,在200米外射击掷弹兵,又可以用手榴弹杀伤靠近的骑兵,如果和轻骑兵、炮兵配合应该可以成为战场上的主力。”“不行,不行,”几个法国人当中个子最大的热罗姆皮尔摇摇手打断道,“轻步兵的战术不适合打肉搏,而且对骑兵的抵抗力太弱,如果轻骑兵承受住一轮手榴弹的攻击,就能轻易消灭轻步兵。除非轻步兵可以拥有射速更高的线膛枪,否则是没有办法成为战场主力的。”听了几个洋将的辩论,朱济世的眉头皱了起来,眼下这个时代似乎到了一场军事变革的前夜,自己发明的铵油炸药,美国人柯尔特方面的左轮手枪好像已经彻底改变了步兵和骑兵的作战方式,如果再有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线膛枪呃,历史上出现的不是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线膛枪,而是一种可以快速装填的子弹只可惜朱济世的脑海里没有一点关于米涅弹的印象。

第103章稳定压倒一切上求收藏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第四更奉上北京内城某处宅邸。一间很是疏朗轩敞的花厅,窗户上镶着洁净明亮的玻璃,外面的花园是一片洁白的雪景。花厅的地砖下都通了火龙,屋子里暖烘烘的,还摆了一桌精致的酒宴,宴席之上,只有两老一少还有一位中年人,周围也没有一个使唤人儿。“介春,这次和法兰西交涉的差事办得是极好的这可是万岁爷的原话。”说话的是个老者,生得贼眉鼠眼,两个颧骨高高隆起,还留着八字小胡须,怎么瞧着都有那么点奸诈小人的样子。“这都是穆相居中调停之功,耆英只是遵照穆相之命行事,如今能得到圣上如此恩眷,实在愧不敢当。”另一个老者恭敬地拱手说道,此人正是进京面君的新任两广总督耆英,介春乃是他的字号。刚才同他说话的人,则是道光皇帝跟前第一重臣,军机大臣,文化殿大学士郭佳穆彰阿。“皇上还说了,这次差事办得最好之处,还不是同法人的条约没有折损大清颜面,而是探得了西洋虚实,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知道了西洋内情,将来就不会再吃亏了。”说着话,穆彰阿就把目光投向老老实实坐在耆英身边的白斯文,“白恩铭,是吗”白斯文拱拱手,笑道“回穆相话,卑职正是白斯文。”“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恩铭,你现在是行十万里路,游历西洋十数国,所见所闻,都是满朝文武所不知,而且,又是旗人,好好做,将来封疆部阁总是有望的”白斯文忙站起身,朝穆彰阿就是一揖,“卑职谢穆相栽培”穆彰阿点点头,语气忽然放沉,“恩铭,对朱济世此人,你似是极为忌惮”“穆相,此人是朱明之后,又得英吉利王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提携,对西洋的奇淫技巧又极为精通,且家财百万我朝不得不防啊”白斯文这话出自肺腑,穆彰阿人老成精,自然听得明白,呵呵轻笑出声。“所以你就想暗招刺客,将其刺杀”白斯文又是一躬,“卑职都是为了朝廷”穆彰阿笑而不语,回头看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中年人,那中年人冲穆彰阿拱拱手,道“恩相,学生以为,明抚之策可行,暗杀之计需缓。”“何也”穆彰阿笑问。“朱明后人颇多,散落四方者何止万千国朝200年来,犯上作乱者何几何况朱济世此人早已是夷狄之臣,非我华夏之人,此所谓入夷狄者夷狄也。学生观其书信,虽言语失敬,但其中所提之法倒颇为可行,其意似乎还是想和我朝为善的。况且如今中西议和方定,海疆方安,谋刺夷狄大臣之事,最好还是慎重一些,以免再起边衅,搅得中外不安。”穆彰阿又看看白斯文,笑道“恩铭,你以为曾涤生所言如何”曾涤生就是曾国藩,涤生是号,眼下的曾国藩官拜侍读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和白斯文一样,都是从四品的官衔。不过却是京官,又是三考出身的清流,而且还是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深知清朝官场规矩的白斯文当然不敢怠慢,忙冲曾国藩拱拱手道“曾侍读所言具是正理,下官佩服。”曾国藩的话当然是代表穆彰阿的,而穆彰阿又最能揣摩圣意,看来道光皇帝真是被英国人打怕了白斯文心里叹了口气,便没有再提朱济世,他不过是个知府,又不是军机大臣,何苦皇帝不急太监急呢“不过朱济世若真到了香港,还是要严密监视的。”穆彰阿又低声吩咐一句,朱济世的事情就算翻过去了。其实他和耆英、白斯文说这些话,真是出于好意,耆英也是穆党,白斯文又是耆英门下,当然算是穆党一员。这两位圣眷正隆,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耆英早晚要入军机的,白斯文的前程也是一片坦途。如果不出意外,数年之后,穆彰阿一党又能多一位督抚了。所以穆彰阿不希望耆英和白斯文在面君的时候乱说话明抚暗杀什么的根本不是皇帝老子想要听的,人家英夷的大臣爵士难道会让你白杀别杀完之后又是大兵讨伐,到时候没有几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兵费根本过不去。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踏错了步子,林则徐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穆相,那么洋务上面的事情”耆英的话锋也转到了洋务上去,毕竟他也没亲眼过朱济世,也不知道朱济世在西洋的市面到底有多大。“洋务的事情不急西夷既然远在数万里外,来回一趟也不容易,所以咱们也不用着急,徐徐推进即可。”穆彰阿的回答,让白斯文怔住,这洋务之事,原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涤生,你怎么看洋务之事”穆彰阿又问身边的曾国藩。“恩相,学生以为,其他的洋务都可以缓一缓,唯有练兵选将应该速行,如能依西洋之法练成数万精兵,国朝就再不怕海疆有警了。”曾国藩的话似乎是理所当然,八旗绿营的朽坏早就是尽人皆知,同英夷一战更是把脸丢到西洋去了,如果不赶紧练成一支精兵,将来再有西夷来犯,大清朝要如何对付穆彰阿却摇了摇头,道“练兵选将也需缓行,西夷兵强,首在械精,国朝的大刀长矛,终究不是西洋枪炮的对手。因而欲练精兵,必先把造枪铸炮之法学到手”“穆相,法夷已经答应传授了。”耆英笑着提醒道。“这个不能急。”穆彰阿又重复了一遍“不急”,说道“法夷传授造枪铸炮之法是好意,我国朝岂能没有表示而这造枪铸炮之法又干系重大,必须由内务府选派能工巧匠去和法夷学习,学会之后,再回北京开办枪炮工房这内务府是怎么办事儿的,介春老弟想必是知道的吧”耆英摸了摸胡须,低声道“广东佛山素来是冶铁重镇,能工巧匠颇多,上一回英夷来犯之时,还铸造过一位八千斤的大将军。”八千斤的大将军指一门八千斤重的大炮。这个时代西洋的冶金工业也就那么回事儿,转炉钢还没有发明,坩埚炼钢的工艺难度不高,一学就会,至于西洋铸造之法也不比中国先进多少,如果让法国人的技工去佛山带徒弟,要不了几年,佛山的枪炮就能不亚于洋货了。“介春啊,这西洋枪炮之犀利,可非土炮可比如果被民间工匠所掌握,这天下还能有宁日”耆英顿悟,拍了拍额头道“一时糊涂,一时糊涂,若不是穆相提点,面君的时候就要说错话了。这西夷造枪铸炮之法,必须由内务府牢牢掌握这西法所练的精兵,也必须是八旗精锐”听到这话,曾国藩心里面却是一声长叹,内务府的一个鸡蛋都敢要道光皇帝几十两银子,补个龙袍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