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 / 1)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076 字 2019-04-27

集的12500英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可是这些日子二乙x吗啡、盐酸吗啡和盐酸小檗碱系列的药品却也卖出去不少,还得到了许多订单,收到的货款和定金已经超过了10000英镑,所以朱济世的公司并不却现金周转。因此,他也不想再贱卖自己的股份了,毕竟那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是极佳的。但是拒绝丘吉尔公爵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朱济世身边的伊莎贝尔赶紧拉了他一下儿。朱济世好像想起了什么,笑了笑说“乔治,不瞒你说,我的药厂和橡胶公司真的不缺现金不过除了这两桩买卖,我还有一门生意,也是和科学发明有关的,保管能赚大钱。”“还有生意”丘吉尔公爵怔了一下,“是什么生意”“是炸药”“炸药”丘吉尔公爵想来想,道“杰森,你是说火药”“不,不是火药,是炸药威力比黑火药大10倍”“比黑火药大10倍杰森,你没有和我开玩笑吧”丘吉尔公爵还有他身边的丘胖子的眼珠子都瞪得比牛眼还大。朱济世冲丘吉尔公爵微笑,挥了挥手里面温莎堡的请帖,笑道“这门生意的前景不在药厂和橡胶之下,具体情况等我从拜访过温莎堡再谈好吗”丘吉尔公爵愣愣地点头,“哦,好吧,你什么时候想见我就和罗伯特打声招呼吧。”

第四十二章在温莎堡求收藏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1843年3月15日。两辆黑色的马车在高头大马的拖拽下,直奔英格兰东南部伯克郡的温莎堡而去。这两辆马车,出了伦敦市区一路过来,经过的地方都充满了欧式田园风情。平整的硬质路面两旁都是嫩绿色的草坪,一群群的牛羊在上面悠闲地漫步。远一些的地方还有错落着一些漂亮的房子,或者是教堂、或者是宁静的小镇、或者是属于富豪贵族们的庄园别墅。总之都是一片如画的景色,同朱济世记忆当中170年后的欧洲景色别无二致,和伦敦曼彻斯特工人区就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后者在朱济世看起来似乎更像是印度的贫民窟。朱济世此时正在其中一辆马车里面想着自己的心事呢。他这辆马车,是向女伯爵伊莎贝尔借的,朱济世自己的马车留在了曼彻斯特,而前面一辆领道的马车里面坐着的则是里德爵士。这位爵士好像还是不大待见朱济世,那日在曼彻斯特见面的时候就冷冰冰的几句话,要不是伊莎贝尔两边圆场,没准都能吵起来。不过里德爵士还是带来了英国皇家医学会的善意,他们的控告已经撤销了,还向朱济世发出了邀请函,请他在5月份的医师公会聚会上面发表演说这对朱济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荣誉了。因为3月的第3个星期是英国皇家学会选举年会召开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朱济世会顺利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稍后的6月份,法兰西科学院也会开会选举院士,十有八九也会选举朱济世成为院士。所以英国医师公会应该以能邀请到朱济世去发表演说为荣。可是里德爵士同时带来的阿尔伯特亲王的邀请,却让朱济世不能等闲视之。人家可是大英帝国的王夫,把维多利亚女王的肚子搞大的那一位,自己如果还想在英国混下去,最好和这一位搞好关系,要不然真的只能卷铺盖走人去法国混市面了。至于这位和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也只能闭着眼睛当没看见了,反正朱济世现在是不承认大清朝代表中国的不过一想到那个还在半梦半醒当中的大清国,他的心里面就不住叹起气来了。恩格斯那日的分析虽然在历史上落了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大清国其实是拿了一副好牌,暂时的落后真不算什么,实际上落后的也不算多。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现在的大英帝国有什么会造大帆船,会造蒸汽机,还有几百英里的铁路,还有一大堆血汗工厂,也就仅此而已了。他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枪,按照威尔海明的说法,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老枪,欧洲大部分的铁匠铺子都能造至于大炮,同18世纪也没多大区别,就是个发射铁疙瘩和霰弹的金属圆筒罢了,基本上都是手工工场的产品,技术也不保密,非常容易学的。而且眼下的欧洲正坐在革命的火山口,他们这里的劳动人民已经被民主宪政的那一套理论给蛊惑了,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把他们的苦难怪罪到了资产阶级专政头上去了。所以乱是肯定的,问题就是大乱小乱。哪怕朱济世不记得历史上这段时间的欧洲都发生过什么,但是只有看看英国工人阶级现在隔三差五就上街游行,还有那些激进主义报纸上面的煽动性文章就知道未来几年的局势肯定不会太平。在他的记忆当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似乎要等到十几年后的1856年也不知道是1857年才爆发,估计就和欧洲这里的紧张局势有关。如果大清国能抓住这段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哪怕是搞一场像奥斯曼帝国或某些印度土邦那样的不彻底的改革,先将改革限定在军事领域,教育出一批新式军官,训练出十万欧式陆军,恐怕也足以抵挡英法的侵略。哪怕就是俄国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前,也无力在远东打败十万欧式陆军的好吧,等这一阵子忙过了,自己还是抓紧时间多弄几部介绍西方政治、地理、军事、经济、法律还有人文历史的书籍,然后再想办法把这些书搞去东方发行吧。马车跑了也不知道有多大功夫,车速忽然慢了下来,最后完全停了下来,然后就是伊莎贝尔女伯爵甜腻的嗓音,“杰森,我们到了。”朱济世推开车门先一步下了马车,又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站在车门口扶着女伯爵的玉手将美人儿搀了下来女伯爵不在阿尔伯特亲王的召见名单上,不过却可以陪同朱济世进入温莎堡,顺便指点他一些英国宫廷礼仪,说起来也真够繁琐的,什么时候可以吭声,什么时候要装哑巴,对什么人要行鞠躬礼,对什么人要单膝下跪,还好没有三拜九叩的大礼。里德爵士也已经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回头白了一眼朱济世和伊莎贝尔,轻轻咳嗽了一声,就当先向诺曼门走去。不过朱济世倒没在意,只是抬头打量着这座豪华的巨大城堡,论起奢侈的程度,这座英国皇家官邸比起清朝皇帝的园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占地面积没有那么大,而且花费也少很多。这座温莎堡在1824年到1830年期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扩建改建,总共花费了30万英镑,而英国皇室的另一处官邸白金汉宫的花费大概是453万英镑,折合成白银也就是一百多万两。真不知道清朝的那些园子动辄就几百万两上千万两的修建经费是怎么花掉的三个人才一走进诺曼门,就看见从敞开的城门里面快步走出一个穿着裙子的苏格兰壮汉,看着里德爵士就打招呼“男爵,您可算是来了,亲王殿下等的都有点发急了”里德爵士不敢怠慢,当下就朝那苏格兰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朱先生,他身边这位是德纳芙夫人她的女伯爵不被承认这位是温莎堡的管家布朗先生。”布朗扫了一眼朱济世和伊莎贝尔,淡淡地道“召见将在在谒见厅举行,里德爵士和朱先生请跟我来。德纳芙夫人,请您稍等一会儿,会有人带您去休息室等候。”

第四十三章办大学的设想求收藏

求收藏、求推荐在温莎堡内一间墙壁上面挂满了油画,整个屋顶都被美轮美奂大幅壁画所覆盖的宽敞屋子里面,一张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沙发上面,此时正端坐在一对夫妇,男的极为英俊潇洒,穿着件大红色的军服,下面是条白裤子,正是阿尔伯特亲王。那女的是个肉乎乎的孕妇,个子很矮,肚子又大又圆,看上去有七八个月了,当然就是日不落帝国的那位女王陛下了。此刻女王夫妇正用好奇的目光,好像是在伦敦动物园里面观赏什么稀有物种一样,打量着恭谨端坐在他们对面的朱济世。“朱先生,你说你是在父亲的诊所里,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的西式教育,还自修了大学的医学和化学课程”听到阿尔伯特亲王用德语提出的问题,朱济世心里真是叫苦不迭。今天本来说好是亲王召见的,谁知道走进这间金碧辉煌的谒见厅就瞧见维多利亚女王端坐在亲王身边。好吧,跪就跪吧,谁让您是女王陛下呢可是这位女王陛下还是个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好奇宝宝,从接见开始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都是在摸朱济世的老底。而朱济世又能怎么回答难道告诉维多利亚女王自己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这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只能撒谎了好在朱济世对此早有准备,编造了一套死无对证的说辞。他称自己的家族是在明末清初时候为了躲避鞑靼王朝及其走狗的追杀而逃离中国,此后一直在南洋各地流浪,为了躲避追杀还不断变换姓名。而自己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人丁单薄,只剩下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几名忠心耿耿的仆人。父亲曾经接受过完备的西式教育,是南洋地区一位著名的医生,对西医和传统的中医都很有研究,自己现在的许多发明和发现其实都是在父亲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达成的突破。而自己则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英语、德语,还自修了化学、医学和微生物学课程。但是非常不幸,这位名为朱先圣这个名字是朱济世起的,寓意为先人、圣人,后来这个名字却给他惹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的博学多才的名医和他的夫人,却在一场海难中丧生。朱济世则在父母去世后变卖家产,前往欧洲闯荡和游学“亲王殿下,其实我倒是非常希望能够接受正规的西式教育,可惜在东方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朱济世赶紧想办法将话题从自己的身上引开,他思索着道“虽然在新加坡,在婆罗洲,在爪哇都有不少西方人开设的学校,但是水平普遍较低,只有简单的科学课程,而且神学的内容过多,因为这些学校都是教会开办,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牧师,在那里几乎不可能学到西方科学和人文政治的精髓,这也是我离开南洋到欧洲游历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希望能在了解和学习欧洲式教育之后,将其引入东方,在南洋和香港开设一些真正能够传授科学知识的学校,如果可能的话,还想开办一所大学。”“你要在东方开办大学这倒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不过实现起来可不容易啊。”阿尔伯特亲王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表情。而维多利亚女王却打了个哈欠,她本人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而是由家庭教师教育出来的,学识非常有限,远远不如在波恩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阿尔伯特亲王,更不知道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同教堂一样,都是可以成为侵略一个落后国家工具的。“是的,我的确想在香港开办一所大学。”朱济世一脸正色地看着阿尔伯特亲王,心道“这好像真的是个不赖的主意现在整个亚洲大概都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吧而历史上中国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好像要到50多年后才出现,如果自己能在几年后在香港开设一所大学,对中国进步的意义恐怕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至少比单纯的造反推翻满清更有意义,毕竟没有一大批懂得西方科学,拥有新式思维的精英来领导整个中华民族,就算推翻了满清坐上了紫禁城里面的龙椅,又能真正对国家民族的进步起到多少作用呢再说了,自己的见识和思维方式,同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用天差地别来形容都不为过。如果不教育出一批具有新式思维的中国青年,只怕根本没有办法同现下的中国儒家精英们交流吧”“朱先生,办一所大学可不容易,不光是有钱的问题我想您明白这个道理吧”阿尔伯特亲王笑着问朱济世。朱济世苦笑,他上过大学的,当然知道办一所大学有多困难,特别是在1840年代的东方,这可不是有钱就能办成的。他点点头道“亲王殿下,我当然知道办一所大学有多困难,但我还是会努力去实现这个理想。”阿尔伯特亲王看着朱济世,忽然觉得对方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了,这个人对人类医学进步的贡献已经足够名流青史,但是同开设一所可以改造一个民族的思维,可以将欧洲的知识和思想引入东方世界头号老大帝国的大学相比,他在医学上的贡献又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这位亲王的脑海当中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一百年或者是两百年以后,现在欧洲最有权力的君主或大臣,肯定都将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为人所知。但是这位朱济世的名字,将会因为输血治疗法,因为细菌学,因为他发明的各种新药,更因为一所东方第一的大学,而永远被人们牢记而且朱济世通过这所大学,应该会很快被清国的皇帝所发现并且重用吧如果清国皇帝有彼得大帝三分之一的智慧”想到这里,阿尔伯特亲王微微点了点头,笑着对朱济世说“杰森,我能这样称呼你吗”朱济世和在场的女王还有里德爵士都是一愣,这样的称呼是不是意味着亲王准备将朱济世当成朋友了“亲王殿下,您想怎么称呼我都行”“还是叫我阿尔伯特吧。”阿尔伯特亲王看着朱济世,“杰森,不瞒你说,原先我打算请你担当宫廷医生,因为你对产科手术极有研究,可以确保维多利亚顺利生产。不过现在,我知道你正在为一件对整个世界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