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9(1 / 2)

农家小地主 郁雨竹 6346 字 2019-04-26

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平庸”

回到李家,李石直接叫人将马车驶进院子里,他见木兰睡得熟,也不叫醒她,直接将人抱回去了。

孩子们还在午睡,家里一片安静,甚至一路上连个下人都没碰见。

李石将妻子轻柔的放在床上,就洗漱一番换掉衣服也爬上床去午睡。

李石虽然想帮助守边的将士,但因为不是切身利益,冬天离着也还长,并不如先前那样紧迫。

李石不急,但安宣义却有些急。

他在书房里来回走动了半响,权衡了一下,还是拿定主意往后院去。

唐夫人正带着丫头们打马吊,看见安宣义,忙起身笑道:“老爷怎么这时候到外头来了我让人去洗些水果来,虽说现在天气没这么热了,但也去去暑。”

“我是从书房来的,又没晒着太阳,去什么暑”安宣义带着笑容拉着唐夫人到内室去,笑道:“倒是你,忙了大半天,自己吃些润润嗓子吧。”

唐夫人很受用丈夫的关心,开心的让人下去准备了,见丈夫坐在那儿喝茶,微微一笑,让人下去了。

安宣义虽然不像酸腐一样对儒家规矩一板一眼的执行,但也很少在这个时间到后院来,若是累了也多是自己在前院的书房里休息。

“听说今天李大夫的太太过来拜访了”

唐夫人手中一顿,不动声色的点头,笑道:“是啊,李太太不太爱出来交际,自上次赏菊宴后就没见过,这次一见却发现她不仅没老,还变年轻了一些,也不知道李大夫是怎么帮她调养的。”

见妻子扯开话题,安宣义就明白了妻子的立场,想了想道:“李大夫和李太太都是慈悲心肠的人,我听说这次他们要往边关送价值四万两的过冬棉衣过去,那几乎是他们一半的家财。”

唐夫人吓了一跳,“四万两”就算是她唐家家财百万,也很少有捐献上万的,何况还是四万。

安宣义点头,“李家每年用作慈善的银两都不少,大家私底下都说李家至今不在城中买房就是因为每年的花销太大,因为慈善而不能住进城里”

虽然知道这事不真,但对于李石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积善行为,安宣义依然佩服不已。

唐夫人垂下眼眸不说话。

安宣义就低声道:“夫人,这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夫人若是能带头募捐,到时不仅有李家做掩护,江南这么多富贵人家也能遮掩掉唐家的豪富,但因为是你牵头,宫里也只会记着你的功德。”

想到去年送到她手上皇后亲自书写的牌匾,唐夫人心动不已。

这个时代,女子想要出头太过艰难了,而先前皇后的鼓励无疑给她指了一条明路。

但她一直在控制自己,无非是害怕出手太过阔绰,怕唐家给人盯上,历史上因为豪富而招致灾祸的富商不在少数。

但现在有李家和整个江南做掩护。

“为夫这已经是第二任,只要这次政绩考核再为优,两年之后,升迁是必然。”

唐氏瞬时下定决心,“那我下帖子请人过来,我们好好开一场募捐宴会。”

安宣义嘴角微翘,心情很好,“最好强杭州与扬州的几位太太夫人们也请来。”

“那样宴会就大了”唐夫人沉吟道:“只怕得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呢。”

“这个不急,离入冬还有两个多月呢,而入冬后下雪也还有一段时间,夫人只管慢慢准备,”安宣义意有所指的道:“只要到时能买到棉衣就好。”

唐夫人眼睛一亮,唐家就是富商,其中涉及到的生意千千万万,自然也有纺织业,棉花及棉布唐家都有

这可是一门不小的生意。

只李家一家就捐献了四万两,那合着其他的家族呢

安宣义见妻子眼睛晶亮,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暗示道:“听说李太太要亲自买棉花棉布,请济善堂里的人帮忙缝制,到时候支付工钱。有李太太监督,定不会出现棉花参杂及质量不好的问题。”

唐夫人立马道:“老爷放心,我们唐家一向有原则,也定不会出这样的事。”

上头的人找唐家在棉衣里作假唐家都不愿意,现在又怎么会为了一单生意毁了自己的声誉

等到木兰终于得到聂家的信,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从淑女坊进棉花和棉布时,唐夫人的帖子也送到她手上了。

看到上面所说的募捐事宜,木兰微微松了一口气,满怀斗志的去了济善堂。

济善堂很少有健康的青壮年,几乎都是被抛弃的老人孩子和妇女,或是身体有所缺陷的男子。

妇女和老人还好,多多少少都会些针线,那些男人和孩子却没学过,平时最多也就自己缝缝补补,哪里认真做过衣服所以拿到棉花和棉布的时候都有些无措。

木兰就道:“我可以教你们一些,不过你们要实在学不会,我可不会将棉花及棉布给你们浪费,到时你们可以和会做衣服的人商量一下,你们替他们打棉及填充,其实两个人合作是最快的。”

见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她,木兰就拿过篮子里的一匹布在一张桌子上示范,一边放慢速度裁剪,一边讲解,从裁剪到缝制,再到打棉填充等她都手把手的教着。

几天下来,除了几个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和怎么也学不好的男子外,大家都学会了缝制棉衣。

木兰这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脖子有些酸疼。

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木兰,有些委屈,又有些胆怯和羞愧,木兰见了,到底不忍心,想了想道:“我教你们打包衣服吧,到时候将棉衣棉裤捆在一起,一套一捆,再十套做一捆,工钱我也照算你们的。”

“那我们有过冬的棉衣吗”

“当然。”

几个孩子就小声的欢呼起来,脸上扬起如太阳一般的笑脸。

木兰心中也忍不住愉悦起来。

另外几个男人则扭捏的站在一边,眼中有些黯然,倒是有一个胆子大一些的上前道:“太太,我们也能打包的,而且十套一捆太大,这几个孩子这样小,只怕做不来。”

几个孩子就恶狠狠的瞪着男子道:“你胡说,我们能做的。”一边说一边着急的看向木兰,生怕木兰真的就不把活派给他们了。

木兰安抚的摸摸他们的头,对男子道:“你说的对,本来也是要请你们的,孩子们还小,所以他们只负责一套一捆的绑,你们就负责十套一捆的绑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十捆再绑做一捆,用油纸包好,以免进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