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1 / 2)

奸雄天下 大罗罗 5411 字 2019-04-22

于敌人遭遇。到了今天上午,几个胆子大些的蒙古勇士还到西面的树林里面转了一圈,居然连八旗兵的鬼影子都没有见到。

消息传到塔察儿汗王那里,大营的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正在交战中的两支军队突然脱离了接触。任何精通军事的人都知道这事儿不寻常了

这事儿很可能意味着,当面的敌军主力已经转移

“回禀千户,并未发现陈贼的八旗兵,连林子里发现的马粪都是干硬了的,起码是一日前拉出来的”

一日前

这说明担任侦骑的八旗兵已经撤了一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侦骑是用来遮护战场,掩蔽主力部队动向的。全部撤光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掩护的主力部队早就已经转移,现在连掩饰的必要都没有了。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千户官儿飞也似的向塔察儿汗的黄帐飞奔过去。

“一日前”塔察儿汗猛地站了起来,“陈德兴已经走了这贼子去竟然走了,他是去”

“定是去高丽了”塔察儿的庶子霍图领着个千户的官职,这次也带兵跟着塔察儿从高丽回师。“陈德兴这贼子的目标本来就是高丽高丽富庶,胜辽东百倍,陈德兴如何会弃高丽而就辽东这贼入辽东就是要引我们上勾”

这位王子的意见,其实是代表了斡赤斤部大部分重将的意见。因为当年蒙古占领辽东时候杀戮过多,本来富庶的辽东成了连高丽都大大不如的荒原,只有一些渔猎为生的野生女真鞑子。如何能和高丽相比

而且蒙古人历来是轻土地而重人口、财富他们的土地太多太广,征服过程中的杀戮又太重。以至于国土之上到处都是一片荒痍,人口稀少,城市破败。这也是蒙古人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盯着南宋猛攻的原因,因为南宋有他们需要的人口和财富

塔察儿一时并没有做出判断,而是用眼神征求起刘孝元的意见。

“或许是燕京”刘孝元的眉头紧紧拧着,“李璮八月初举兵了,先杀光了益都各地的达鲁花赤,还发兵进攻济南和登州。济南张荣已经投降李璮,登州也的大蒙古驻军也全军覆没或许陈德兴要和李璮会攻燕云了”

塔察儿摇摇头:“往救燕云无论如何来不及了大黑山肯定打不下来,金州之地便无法取得,所以围魏救赵也别想了。”

刘孝元想了想又道:“汗王,陈德兴也有可能往辽阳而去迎战乃颜王子的大军,若乃颜王子为其所破,那辽阳、沈阳便要易主了。”

塔察儿摇摇头:“乃颜哪儿有那么容易打败他是走辽阳盖州复州而下,沿途都是开阔地形,探马游骑可以撒出几十里,陈德兴的大军若是北上,岂能遁形而且北上辽阳、沈阳沿途无甚粮食,陈德兴数万之兵无法持久,乃颜只需与之周旋,便坏不了事情。”

一番议论之下,陈德兴的几个可能的出兵方向,都被一一排除,最后剩下的,就只有高丽了

“必是高丽无疑”塔察儿冷冷道,“吾儿霍图所料不差,陈德兴出兵辽东乃是引虎出山,他好乘虚全取高丽”

塔察儿并没有将全部人马都从高丽拉出来,还在高丽的西京、开京和鸭绿江畔的龙州留下了水陆军约两万人。不过想靠这些人挡住陈德兴的主力是在做梦

“事不宜迟”塔察儿的决断倒是非常迅速,“立即开拔,回师高丽

遣人走海路去西京,让头辇哥挥军北上,会攻陈德兴”

第362章八旗游击队

“全部上马,准备开拔”杨阿喜快速的喝令,经过一昼夜的休息,他的一佐勇士已经恢复了气力,全部的马儿也都恢复了气力。

杨阿喜的佐队和大部分八旗佐队一样,都是昨天中午撤出战斗,然后迅速迂回到沙河平原北部的山林秘营中隐蔽。在山林中设立秘营是野生女真混老林子的诀窍之一,凡是东北这里被蒙古人辇进山林的各部也都会这一手。这种秘营都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和周遭环境几乎融为一体,不仔细查看根本不会发觉。所在地也是精心挑选的,不是在山谷之中就是在山脚之下,前者易守,后者易走。通常附近还会有溪流山泉,方便取水。

而这些山林秘营存在的意义,当然不是方便狩猎,而是用来对付蒙古人的此时距离蒙古屠戮辽东不过三十多年,辽东各部和蒙古的仇恨犹在。双方不时还会爆发冲突,在山里预设秘营便是要应付蒙古人的围剿。

在陈德兴收服了大批野生女真之后,辽东半岛南部的大批秘营便为陈记八旗兵所用。成了丛林战的据点。

一百多名甲兵纷纷上马,动作十分熟练,他们都是辽东各部的勇士,有些是生女真,有些自称渤海人,有些还可能是汉人的后裔,不过无一例外都已经野蛮化了蒙古人摧毁了辽东农耕文明的基础,让本来已经成为文明人的辽东各民族全都倒退成了野人。而能够在荒野之中生存下来还成为部落勇士的,自然都是最好的战士。

而在加入八旗之后,他们和原有部落的关系已经被割断,成了效忠明王的职业军人,也有了一套分明的赏罚晋升制度可循,将来如何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至于那些被当成战利品的各部弱者,他们是不会在乎的。因为此时的辽东各部都已经野蛮化,失去了文字、信仰、典籍,除了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年轻一点的蛮子早就没有了民族概念,只剩下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杨阿喜扫了眼自己的一百多个八旗甲兵,看到人数齐备,最后又把目光投向两个随行的汉士,展出笑颜,用不大熟练的汉话问:“王大哥,曹大哥,你们准备好了吗”

“好了。”一个身材五短,满脸忠厚的,也披着皮甲的汉子笑着拍了拍身边一匹驮马背上被拆散后捆扎起来的器械。“早就弄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另一个高瘦汉子除了胯下一马,也牵着一匹驮马,马背上则驮着一捆天雷箭和两个木轮子。这汉子没有答话,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表示随时可以出发。

这两名汉士都是北伐军的老兵,不用说都是士的身份他们都是炮兵的编制,玩的确是三弓床子弩一架拆开的床弩就在姓王的矮个子牵着的驮马背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