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1 / 2)

奸雄天下 大罗罗 5328 字 2019-04-22

能的。

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底层的“自治”。在官之下,便有了胥吏和士绅这两类人物。所谓官无封建,吏有世袭胥吏之中的有力人物通常能量极大,都是由地方上的奢遮人物世代承袭的。朝廷派下来的官都是有任期的,几年就要走人,而这些实际管理民众多吏却可以代代承袭,很容易在地方上养成势力成为豪强。

所以这大宋的官儿与其说在地方上治民,还不如说是在治吏。不过单靠几个从外面派来的官是没有办法对付在地方上发展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胥吏的,好在地方上面除了胥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庞大的阶层士绅,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士大夫和乡绅的结合体。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个个出过官员的庞大家族。由于家族当中有人做官,因此可以得到权力的庇护,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可以和胥吏分庭抗礼的地方势力。而朝庭派下来的官员,便是利用这两种存在一定利益冲突的地方势力管理地方基层的。

大宋朝300年来的“养士”国策,特别是南渡以后,朝庭对江南科举豪门的重视,已经让江南五路成为了士大夫的天下。大宋朝廷也是在这些江南士大夫的支持下得以存在至今的。南渡以后的大宋,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这些江南士大夫的政权。无论是朝中的高官,地方的胥吏,还是土生土长的豪族,都已经成为一体,共同把持着临安朝廷,再用临安朝廷号令天下。

陈德兴如今的作为,便是摧毁了这个江南士大夫政权号令天下,压服武臣的基础。而他武臣叛将的身份又很难得到江南士大夫的拥护,他的军政集团又不够庞大,而且军事强政治弱,根本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即便在江南大开杀戒,彻底镇压了士大夫阶级,他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结果只会使江南陷入彻底的混乱

如果他想要和一帮子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尤其善于操弄人心的豪门士大夫共治江南的话,那就等着被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给阴死吧

相反蒙古人作为外来征服者,本身就拥有自己的军政集团,有丰富的统治经验,还有北地汉侯和文士的协助,即便在江南杀个人头滚滚也有办法用自己的集团实行统治。因此比陈德兴更容易征服江南士大夫集团

与郝经的期望相反,陈德兴此刻,并没有想拿下江南,也没有什么挟天子令诸侯的想法。他只是想在这辉煌富丽的临安城刮上一笔油水,然后大摇大摆去海东、辽东还有海南当然不是后世的海南省,而是大海之南开创属于自己的基业。等到自己的军政集团壮大到一定程度,再回来夺取江南便是了。

而且在这之前,陈德兴只打算剪一下江南的羊毛,没有想过要把肥羊整个儿给宰了。因为陈家军在海东大海之东直到大西洋、辽东和南番大海之南直到南极洲的发展,还需要发达的南宋经贸体系输血呢。要是把临安的工商业一锅烩了,可就是杀鸡取卵了。

所以他的3000大军开进临安城的头两件事,不是去打朝天门,而是组织扑火,同时实行宵禁。还在临安太学也就是原来的岳飞府邸中,建立了一个临时的镇抚衙门。还派出骑兵打着火把在临安城四下巡逻,同时命令临安各坊各里的里长、保长们立即组织壮丁去协助扑灭还在燃烧的大火。

至于临安城西还有涌金门外的那些高门大户,此刻都是重门深锁。安静得仿佛死宅一般。陈德兴也不没麾下士卒去斩杀他们,横竖这些人也不会跟随陈德兴,眼下也没有反抗陈家军的武力,暂且扔在一边儿就是了。

倒是临安城北的几个官营工坊,都被陈家军占领,坊内的工匠,全都大半夜的被唤了起来,凡是年轻力壮,也没有什么家室拖累的年轻工匠,无论是老师傅还是学徒,都被集中起来,准备掳去海东。工坊里面的器械、原料,有价值的也全都搬出来打包。

临安城外新成立的群牧司牧场,也派人过去占领,那里面存着真金带来的5000匹良马,还有些从各军镇抽调来的马夫。自然是陈德兴打劫的对象。根据陈家军参谋处的计划,需要在这些马匹中选出身强体壮的公马、母马约2000匹,带去济州岛的牧场,作为陈家军骑兵的基础。其余的马匹则视情况当作战马或驮马。

御街上大小商户,也都有陈家军的大义教官带着大兵挨家挨户的敲门当然是去索要财物的,不过要的也不多。根据门面大小,索要100贯到1000贯铜或是相关的货物。对那些能在御街上开买卖的商人,这点钱真不算什么但是积少成多下来,上百万贯总是能索要到的。

临安城内的庙宇、道观也有安排了人手去要钱要物陈德兴、任道士还有黄百万他们都是知道行情的,在大宋这里,除了高官、豪商就是寺庙有钱了。大一点的寺庙其实是都金融机构,手里有的是铜,专营放债生息,御街上一多半的豪商,都会向临安的寺庙借钱周转。而且哪家寺庙道观有钱,如何瞒得住任道兴、任宜江还有刘阳三人

不过陈德兴也没有打算一下子把这些寺庙、道观给掏空了整出一场南宋金融危机并不是陈德兴想要的结果。所以索要的钱财数量都在分寸上,也就是占到寺庙、道观财富的百分之一,不过累积起来倒也不下一百万贯了。

第264章士道精神

临安城,太学。

太学的衙署之内,一众披挂整齐的军将,正在陈大将主的临时节堂之外,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他们都是来向陈德兴汇报“战果”的。

当然不是杀了多少人,而是征发到了多少财货,掠到了多少工匠,或者就是从临安城内各处的武库中搬来了多少武器盔甲。

这次的临安兵变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而且眼下的陈家军军纪森严,部队虽然开进了临安城,但是军将兵士的思想并没有发生什么转变谁都不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可以松口气好好享受了。在之前的路上,陈家军的大义教官已经反复做了思想动员,下面的士兵都知道他们是要去海东高丽发展的。

现在不过是在临安跟官家讨个说法,顺便刮些油水刮到的油水也不是陈将主私人的,而是大家的,等到了海东、辽东,就得靠这些财富开创基业了。

道理都讲清楚了,又有大义教官和各队军官互相监督着,这个搜刮钱物的过程总算没有乱起来。光是这样的秩序井然,已经让陈家军显得与众不同了。要是换成别家的军将,不狠狠劫掠一番怎么对得起这场都门做乱

“征发”来的财物、工匠,都陆陆续续运到了太学里面堆放。岳飞的这座故宅,占地面积是很大的,国子监、太学、武学还有律学,都集中在此。不过学生、老师还有国子监的官员都跑没影儿了国子监离涌金门很近,估计都逃到西湖周围去躲藏了。

于是空出来的房舍正好用来堆放财物,安置工匠。同时国子监下属各学的书籍,特别是有关军事、医学、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都是陈家军掠夺的目标。另外,还有几套刊印书籍的工具,也都被掠了来,打包装好了。

这些事情,还安排了专人负责。黄智深是商家出身,做帐打算盘是自小就学会的本事,掠来的财物都由他还有一个被陈家军士卒从家里面捉来的屈华杰共同掌管,两人带着几个会做帐的参谋,拿着账本毛笔,将所有的财物一一登记造册,还要分门别类包装好了,再打上封条,安排专人看守。

匠人则有任道士负责,也带了几个参谋,在那里给一群哭哭啼啼的匠人们登记临安的匠人们虽然不怎么富裕,但是生活还算太平安逸,在这乱世当中算是不错的,谁肯飘洋过海去什么高丽国开创基业这基业开创出来也和他们没有关系,还不都是陈将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