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5(1 / 2)

奸雄天下 大罗罗 5506 字 2019-04-22

兴今天在萧山渡码头上的一番言论,恐怕连假公主都捞不到,等献捷仪式结束就该治罪了

看到父亲心事重重,陈德兴道:“孩儿愿聆听教诲。”

陈淮清压住火气,“你若真的听吾教诲,明日就自请提祠”

提祠就是提举宫观官位荣衔不变,差遣换成提举某某宫观,当然也不是真的要去管寺庙道观,而是个隐退的名义。

“要提祠也不急一日吧明日的赐宴总是要去的,听说蒙古真金王子也去,儿子很想见识一下此人”

陈淮清脸上阴晴不定,想要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是一叹:“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为臣子的当知进退”

文天祥看到父子间有些尴尬,忙笑着圆场:“庆之,龙图陈淮清,时候不早了,不如早点去丰乐楼吧,这临漕镇上的丰乐楼可是涌金门外那个丰乐楼的分号,虽然不如湖边西湖边的丰乐楼豪奢,但也是第一等的去处啊。”

陈德兴也笑着说:“大人,今日且去痛饮,明日之事自然有解,何须担忧”

陈淮清长叹一声,跺跺脚:“若是有解,便是天助我安丰陈家了”

“相公,官家让某家问您,这陈德兴今日在萧山渡妄言,该治什么罪”

临安城内,贾似道的宅邸里面,此时此刻正有一场深谈。董宋臣正代表理宗皇帝在问话。

白天陈德兴在萧山渡码头的演说和百姓对其的拥护,全都被皇城司的探子一五一十报告上去了。

“该治什么罪,自有有司负责,臣是宰相,不能过问御史台的事情。”

贾似道淡淡的回答,一个皮球把难题踢给了御史台。此时这位权奸还没有完全把握朝局,御史台不在他的控制之下,朝中还有吴潜、马光祖这样直臣。

董宋臣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又问:“陛下还问,若是霹雳水军做反,枢密院可有对应之策”

贾似道回答:“赵少师赵葵已经宣抚两淮,有少师的威名在,霹雳水军如何敢做反”

皮球又踢给了赵葵,赵葵是两淮将门实际上的创始人,虽然他本人并没有经营家族武力,但是两淮将门无人不卖他的面子。在贾似道入朝后不久,赵葵就调任两淮,任两淮宣抚大使,判扬州。有他这样的大人物在,想必能压住霹雳水军中陈德兴的心腹了。

“那庆元府的4000人呢”

“已经移文沿海制置司严加防范了。”贾似道如实回答,“不过沿海制置司水军只有3000人,有所不足,若是能动用驻庆元府的三衙军就可万无一失了。”

“那临安城的3000人呢”

“已经让殿前司暗中准备了这3000人的驻地远离临安城,周遭有5000殿前军。另外,还有10000殿前军和5000侍卫步军随时可以应援。”

贾似道果然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董宋臣问完了话,吐了口气道:“看来相公已经准备万全,这样官家就能高枕无忧了。”

说着话就站起身想要告辞。贾似道忙起身相送,又低声问道:“官家真要穷究其罪了”

董宋臣摇摇头,叹息道:“官家是仁君陈德兴终是功臣,官家还想招其为驸马,只是换个公主。现在只是担心他不甘失掉兵权,所以要预防一下。”

贾似道一边相送,一边又问道:“官家预备在明日的酒宴上宣布赐婚”

董宋臣道:“明日酒宴上就会宣布,也算安安他的心,若他识相一点,到时就该自请解除兵权,官家就顺水推舟给他一个群牧司副使的差遣。”

群牧司是个养马的衙门,南渡后一度废止,这次得到了真金送来的5000匹马才算再开张,其实也不是真的为了养那5000匹马,就是个安排闲散武人的衙门。

“那么殿下知道这事了吗”

“知道了哪里瞒得住官家还发了怒,把公主身边的宫女都赶出宫了。”

“那公主”

“就是闹呗,摔东西,不吃饭,还把官家最心爱的字画一把火烧了。所以官家才要在北内赐宴,请真金王子和陈德兴都来,让他们比比文韬武略,好出出陈德兴的丑”

“陈德兴的韬略不差啊”

“可他文采不行啊”

第244章才子真金

3000霹雳水军的到来和陈德兴在萧山渡码头上的演说,在临安城内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

这座繁华富丽之都中,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仍然是北地两汗相争,漠南大汗忽必烈诚心求和,遣子南来向官家求娶公主的消息。

街谈巷议当中,总少不得有人扯起南北和议。天子脚下的临安百姓们,无不摇头咂嘴,替大宋官家的厚福称幸。曾几何时,三十万北兵南来,四川、京湖、两淮连连告急,官家几乎都想要迁都庆元府了。谁能想到,转眼功夫,北虏大汗战死,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国一分为二,南北两汗,互相攻打。大宋算是躲过一劫了,真是谢天谢地,大家伙有能过太平日子了

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文天祥主笔的光复小报的销量出现了直线下降三街六市当中,也少有人再议论战事,连勾栏瓦肆中那些抹黑鞑子,神化宋军烈士的评书、南戏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又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儿。前一阵子被陈德兴、文天祥鼓吹起来的抗蒙气氛和民族大义,不说荡然无存,也已经淡漠了不少。

时值一个民族的末世,士气民风其实都是很难指望的。虽然不乏铁骨铮铮的气节之士,在华夏天倾之时唱出了一场二十万人蹈海的悲壮挽歌。但是挽歌终究意味着落幕再悲壮,也难改华夏天倾的事实。

而这落幕前的繁华,在真金王子和郝经看来。实在是有点回光返照的意思,是亡国之前最后的富丽繁华。在他们看来,临安这座城市太富足,城中的百姓太安闲。四海万邦的财富通过贸易流向这里,让整座城市变成了繁盛富庶的温柔乡。哪怕是奔走操持的百姓,也不必为一日三餐苦苦挣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