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3(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910 字 2019-04-19

度,帝国的军队才能全面进步,才能获得战略上的优势,而不是拘泥于战术上的胜利”李乐走到勃劳希契的身旁,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继续说道。

听李乐这么说,勃劳希契想起了西克特掌权的时代,那位已经入土的老领导就热衷于培养军队骨干。

可那个年代,德国只有十万国防军,所以才玩精兵路线。现在德国有500多万正规军部队,还玩这一套,是不是太累了

“精英部队的做法,是经不起消耗的一旦敌军阻止了我军精锐的突击,那我们就失去了胜利”李乐为的就是要打破德军对精锐部队的依赖,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种子撒下去,种出更多的果实来。

对于李乐来说,西克特那一套东西,是不能废弃,并且应该更加重视的。

德国的部队也不应该只有精英,还应该有无数被提高了能力起到更大作用的普通士兵。

“所以,我们要进行更多的提拔和晋升让那些真正有作战经验的英雄,可以成为基层骨干”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乐想起了那个自己的试验田。

也就是远在库尔斯克,指挥505重型坦克歼击营作战的营长卡尔尤斯在李乐熟悉的历史时空中,卡尔尤斯是一名连长,现在他被提升成了一名营长,负责指挥更多的部队。

从现在的反馈来看,这位营长还算表现不错。505坦克营也更加骁勇善战,诞生了不少王牌车长。

作为一名元首,李乐当然不可能经常去过问一个营的事务。不过他还是关照了党卫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给他的王牌晋升理论当做佐证。

正是因为505重型坦克歼击营的表现不错,支持了李乐的理论,所以德国的穿越元首决定,在今天这个会议上,定下这个老带新的扩军方向。

而且,为了支持自己的理论,李乐准备了更多的后手,来说服眼前的这群骄兵悍将。

补更稍晚,大家可以明天早上观看。

正文1094重建基层

要知道,之所以德国可以在希特勒上台之后扩军备战,并且重新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其实西克特的贡献,是要比希特勒更大一些的。

这个来过中国,并且给国民政府担任过军事顾问的老爷子,是一个一心让德意志保持强大的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分子。

正是因为他精心挑选了10万国防军,才让后来的希特勒扩军备战计划如鱼得水。也正是他和一大群爱国者的奔走,才用不光彩的手段,保留了德国军统体系。

现在,经过两年多的征战,西克特建立起来的“超级国防军骨干”体系已经被战争损失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些代表着欧洲最强大士官体系的“国防军”旧部,十之六七都已经战死沙场,剩下的人不是升职,就是伤残退役。

现在,德军的损失直线上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官军士长这类军队骨干数量质量下降,导致整个军队战术水平下降。

所以,李乐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眼下一切还在掌控的机会,赶紧把自己部队的士官阶层再一次壮大起来。

只要能让经受住战争磨练的士兵填充这些位置,那么德国军队就会再一次成为“精锐之师”。

在美国的部队适应战争,并且成为能战之师之前,率先让德国找回横扫法国那个时候的军队素质。

这是李乐的期望,能不能实现,就要看德国的王牌英雄们,愿意不愿意把自己的战斗经验,倾囊相授了。

听到了李乐的说法,勃劳希契苦涩的开口回答道:“我的元首,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进行,可是因为个人原因,许多士兵都不愿意离开前线。”

德军速来有勇武的风气,许多战场表现强横的飞行员还有坦克车长,都不愿意离开作战的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德军有大量的王牌车长还有飞行员。他们长时间跟随自己的部队在前线拼杀,自然能获得更显赫的战绩。

可是李乐希望的,是这些强大的士兵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还有战术传递下去,成为新的德国国防军的骨干。

并不是德军不重视类似卡尔尤斯还有魏特曼以及鲁德尔还有哈特曼这样的人才。

只是把这些人调到后方去之后,他们总是会找借口返回前线。他们个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教书育人上,并非是国家暴殄天物。

“那就抽调这些人,轮流回来授课或者干脆晋升他们,让他们成为指挥官”元首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观点。

美国在这方面就要先进的多,也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在这方面,美国有更健全的士兵奖励机制,也有更良好的人才保障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执行任务积分达标的士兵,就可以提前退役;同样的,在前线作战能力高,战果显著的士兵,也会立即被抽调回国,将自己的经验用在培训新兵提高兵员素质上。

这样做在短期内,似乎会削弱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但是只要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前线军队的战斗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其实勃劳希契元帅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之前兵员一直紧张,让他忽略了这个道理罢了。

现在,前线已经允许大量的士兵回家轮休,也就说明他的兵员不那么紧张了,他也就可以思考更多的事情了。

“您说的对,我回去之后,就尝试抽调精英,回国授课”这位陆军总司令略微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对于他个人来说,既然已经交了投名状,成了元首的人,也就没有必要拒绝元首的要求了。

更何况,这个要求对陆军来说又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其实让陆军进入培训循环的办法有很多,进行内部轮换无疑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方案之一。

在法国,还有在英国,德国都保留了数十万的驻军。这些军队都可以作为轮换部队,抽调到东线去作战。

将那些回家探亲的军官,临时安置到法国还有英国去,那些从前线返回的老兵,想必也没有什么意见。

等他们休息够了,再抽调回东线去作战,也就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到时候,自然又有一批从前线返回探亲结束的士兵,可以接替他们的防务。

至于说培训,直接安置在法国还有英国境内,不就完了么反正要场地也有,要装备也是准备好的,不会浪费任何东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