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9(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8067 字 2019-04-19

数据上来分析,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先锋部队,大概30万部队,此时此刻正在追着100万溃败的苏联部队在前进。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胜利之一了,一支部队正在追杀着三倍于己的敌军,并且一追就是100多公里。

收拢苏联俘虏的工作复杂而且漏洞百出,因为人手不足还有部队之间缝隙太大,苏联溃败部队逃走的败兵数以万计。

即使是逃跑了数十万本该成为俘虏的苏联溃兵,剩下的人数也足够让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焦头烂额了。

据不完全统计,德军从进攻开始截止到现在,已经俘虏了苏联士兵40万,绝对可以说是一场非常伟大的胜利。

但是这个胜利,却让最高统帅部还有陆军总司令部两个部门高兴不起来战争的进度太快,完全超过了二者之前的预计。

战俘营的数量准备的太少了,囤积的食物也似乎并不充足。最让人尴尬的是,本来就不乐观的道路运输状况,被战俘毁得一塌糊涂。

原本德国预计的各种应急运输办法,在拥堵满苏联战俘的道路前面变成了一纸空谈。

勉强驱赶战俘维持道路的畅通的工作,也只能在几条主要交通干线上进行。

一些小路上依旧还是人满为患,穿着草绿色军服的苏联红军官兵们密密麻麻的拥挤在一起,等待着被送到战俘营集中看押管理。

在这样一个混乱而且严重超出预期的战况下,伦德施泰特的攻击速度都被拖延了下来。

第三天的时候,他的前锋部队。隶属于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第1装甲师,才勉强攻击到了布列斯特,比预期的时间晚了整整4个小时。

在进攻的第二天,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加强了第505营和其他装甲部队,被正式更名为古德里安装甲集群。

这个装甲集群现在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拥有坦克近千辆,可以说绝对是锋利的矛头。

除了第二天的时候,苏联迎头对德军展开了一场不计代价的反击之外,卡尔尤斯和他的战友们,就好像是在参加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游行。

他们坐在坦克上,跟在卡车还有摩托的身后,快速的通过公路挺进到村落或者路口处休息。

然后就有无数的苏联战俘被集中起来向后方押送,而部队继续向前开进。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第1装甲师还有505装甲营才因为没有了油料停止了前进。

虽然古德里安不愿意承认,可他的部队确实陷入到了油料短缺的困境之中。自身携带的燃油消耗得所剩无几,而承担运输工作的后勤部队的到来却遥遥无期。

一直到后勤部队赶上,德国的坦克部队的履带才再一次滚动起来,带着滚滚尘埃,杀向了既定目标布列斯特。

凭良心说,一支部队的机械化程度,实际上是和本国的后勤补给能力,以及物资能源储备有直接关系的。

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并不是不知道机械化的好处,而是单纯凭借一个罗马尼亚油田,不足以让德国养活那样多的装甲部队。

像李乐这样给部队强行进行机械化,并且提前使用吨位更重耗油更大的新式坦克的行为,完全是因为有利比亚新油田的支撑,才敢做出的选择。

豹式坦克性能指标非常的先进,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实战和军方的一致认可。

但是豹式坦克的耗油量是3号坦克的二倍还多,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

仅仅凭借数据来看,豹式坦克重量40吨上下,差不多也是3号坦克的二倍了。所以耗油量翻倍,并不是什么特别惊人的事情。

把这样的“油老虎”当成4号坦克那样装备,这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是让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服役总量,还不如李乐的新型豹式坦克计划装备重量一半多。

此时此刻,卡尔尤斯坐在这样的坦克上面,正在向着自己的目标挺进,他要攻占布里斯特左翼的一片村庄,取得攻击布列斯特的桥头堡。

“侦查部队传来的消息,苏联人似乎不打算放弃他们的外围防御阵地了他们打算再反击一次。”耳机里面,营长的提醒伴随着嘈杂的电流干扰声音,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好了先生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我们要在炮管上涂上新的标志”卡尔尤斯看着远处的村庄,按着喉部通话器大声的对自己的战友们喊道。

“胜利元首”车组成员们大声的回答了他的鼓励。

正文549小村血战

这一次可以说是德军准备的比较充分的一次进攻,在卡尔尤斯准备攻击的时候,几十架斯图卡就已经飞到了目标上空,开始了他们的摧残。

苏联士兵在村庄内部署的防御工事,很快就被破坏了八成,剩下的士兵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就发现德国已经开始了地面进攻。

经过战争的锤炼,现如今的德国军队配合可以说是最娴熟的状态。

在空军的斯图卡还在虐杀地面目标的时候,德军的坦克就已经开始了攻击。

空军投弹的地方,距离德军攻击的最前沿,也就只有百十米的距离罢了。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或者按照二战后期美国空军支援的标准来看,似乎并不算如何优秀的数据。

可是这个并不起眼的数据放在1941年,真的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如此可怕的密切配合,在苏联守军看来,就和不要命的作战一模一样。

指挥僵化体制僵硬刚刚经历过清洗还没振作起来的苏联红军,一直到1945年都无法做到这样的配合。

“德国人来啦”一个苏联士兵看着不远处冲过篱笆的德军坦克,大声的提醒着他的同伴。

可是他的喊声已经被斯图卡投下的航空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而他身后负责掩护他的机枪阵地,也随之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名苏联士兵只能贴着墙壁弯着腰向后撤退,他经过的小路上躺满了苏联平民还有苏联士兵的尸体。

“不许后退马上回到你驻守的阵地上去”拎着手枪的苏联红军政委同志大声的督促自己的手下,这是他唯一的工作。

今天早些时候,赫鲁晓夫同志在前线下达了所有指战员必须坚守阵地到生命尽头的演讲,要求每一个士兵都不得后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