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708 字 2019-04-19

的地位在德国被提到了与铁路并肩的高度。

今天,所有人都知道,要在战场上取得成功,机械化甚至信息化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而在1935年前后,德国高层就已经意识到,要想要解决他们面对的困难,实现补给部队的摩托化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种超前的想法,站在德国自身的战略条件上考量,却不是那么肯定的。1939年,当时的技术条件下,1600辆载重汽车的运载能力才抵得上一条双轨铁路注意,这是运载能力罢了。

要想达到和火车运载能力一样,汽车运输在一切方面,包括燃料、人力、备件、维修等的消耗,都远远多于铁路运输。

也正因为如此,至少在运输距离超过200英里时,铁路仍然具有绝对优势。这就是说,从战役或战略这样高的视角上来分析,实现摩托化实有必要,但它的改善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即便是在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公路运输也没有取代铁路运输,这就是实践出来的真理

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人,李乐当然了解未来的交通运输情况。他当然会重视公路,同时也不会轻易蔑视铁路的作用。

在李乐的强调下,1940年6月以来,德国既重视铁路的发展,又强调汽车的生产重要性。

可是困扰李乐的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德国那要命的产能了。尽管动用了女工,尽管动员了工人,实施加班制度,可德国依旧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需求品。

汽车工业的发展又不足以兼顾民用需要和新建立的摩托化军队的需要。1939年9月1日,在德国的公路上,各种类型的四轮汽车还不到100万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70人才有一辆。

同一时期,美国的平均数量,是每10个人就有一辆汽车。这之间的差距,就不是简简单单能够追上的。

更要命的是,军队摩托化机械化,需要的不是德国拥有的煤和钢铁,而是德国所没有的橡胶和石油这特么就尴尬了。

谁也无法预料,这种依赖进口原料的政策究竟是否明智。虽然对橡胶和石油都进行了人工合成,可产量从始至终就没有满足过需求。

与希特勒不同的是,李乐这一次有利比亚油田至少在人工合成橡胶的原材料上,李乐拥有更大的优势。

而因为有利比亚更多的原油补充,德国装甲部队开动起来消耗的燃油就有了更多的保证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至少在目前看来,李乐现在执行的扩军计划,比当年希特勒搞得靠谱的多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产能问题这个问题李乐改进的时间还短,所以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德国开始重建武装的1933年到1939年,德国生产的武器,就从来没有够用过。

又一更

正文418永远都不够的汽车

汽车方面,奔驰也好,大众也罢,就连宝沃保时捷之类的也都算上,依旧还是根本保证不了陆军需要的巨大数量。

1939年的战争前夕,在德国拥有的103个作战师当中,只有16个装甲师、摩托化师实现了计划中的摩托化。

其余部队均靠步行,和1914年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分别。虽然按照德国部队的编制,每个步兵师在编制上有942辆汽车,可这个数量从来没有达到过。

就和装甲师的坦克从来没有满编过一样,德国所有部队的汽车都没有达到过满编状态

一个步兵师的补给品,大部分仍由1200辆马车装运。这种情况下说机械化推进,未免有些过于自欺欺人了。

谁能想象,德国步兵师主要的运载工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一样使用着的马拉大车

李乐甚至仿佛看到了开战之后,那一幅幅感人的历史老照片:德国士兵陷入泥泞之中,推着一辆四轮马车蹒跚前行。

战争一旦开始,苏联那坑爹的公路上,都要挤满越过边境,拥挤在一起的德国运输兵。是的,就只能用坑爹来形容,苏联的大部分道路,和1940年的中国道路,是半斤八两的差距。

德国士兵们赶着马车,与摩托还有卡车堵在道路上。两旁的漫山遍野的德国步兵,为了赶路把行李丢得到处都是

当然,如果运气再不好一些,坦克还有大炮,装甲车以及难民铁道兵也会出现在这幅画卷里,让拥堵的情况雪上加霜。

这和历史上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简直一模一样,失败的结局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下来了。

无论李乐愿意不愿意,现在,就在这一次召开的,修改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会议之中,他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同样是陆军各个指挥官,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让这样的部队跑起来,确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一个步兵师有300辆各式各样的卡车,大部分火炮都只能用马车来拖拽。战争开始之后,百分之九十的部队,前进要靠自己的双腿。

不要觉得300辆卡车或者700辆卡车只是牵引拖拽的工具,这些卡车还要在战区内负责区域运输,所以损耗和故障率相当的高。

至于在基地仓库和铁路终点站之间,全军只有3个汽车团,共约9000人,6600辆载重卡车,他们专门负责运输。

可这支部队的总载重量只有19500吨上下,这样的运力,是无法支持德军的所有部队同时行动的。所以战斗中,德国军队进攻的话,只能有部分军队先动,然后其他部队再跟上。

1944年同盟国为保障在法国作战的47个师,虽拥有69400吨的汽车运载能力,仍然感到运力严重不足而德军103个师,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运力

当然,现在李乐做出了改进,可改进的时间尚短,短时间内也看不出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现在德国一个步兵师装备有500辆汽车,比原本的数量要多出将近一倍。可能够达到这样数量的部队依旧很少。

此时此刻的德国拳头部队,还是二十几个装甲师、机械化师以及摩托化步兵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