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581 字 2019-04-19

是如果奥金莱克撤退到坦塔之后,固守坦塔,他要怎么吃掉面前的这个英国集团。

包括南非第2步兵师,英国第10装甲师,英国第7装甲师,还有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

“我给过你机会了,希望你不要浪费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等我的部队休整完毕之后,如果你还在坦塔,那埃及战役,就彻底结束了”隆美尔看着地平线,口中念念有词的自言自语。

这个时候隆美尔的计划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他要用一次突击,在坦塔合围英军,并且全歼这股英国军队。

吃掉这些英国军队之后,德国在埃及就没有任何敌人了,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苏伊士运河,让英国地中海舰队,彻底滚出地中海。

至于奥金莱克究竟会不会给隆美尔一劳永逸的解决北非之战的机会呢,当然不会了。

奥金莱克也是打老了仗的将领,他在撤退下来,返回坦塔的路上,就发现坦塔已经要不得了。

“我们必须要立刻放弃坦塔,那里已经守不住了”坐在装甲车里,奥金莱克对手下们如此说道。

“放弃坦塔,我们可就等于说是放弃了苏伊士运河附近的最后一条防线了”第7装甲师的师长正在为自己的损失肉疼,正想着在坦塔打防御战的时候,把自己的损失找回来。

可是现在,显然奥金莱克已经打算放弃坦塔周围的防御工事,准备撤退到塞得附近去了。

所以他下意识的开口询问,毕竟塞得港是地中海海军舰队的最后据点,陆军撤退过去,算是把海军彻底挤走了。

如果德国军队的大炮随时都可以炮击塞得港,那这个港口就根本无法作为海军的补给基地了,这个时候海军只能撤走,不是去印度洋,就是冒险去直布罗陀。

这两个选择都是英国人不愿意面对的,也是奥金莱克不愿意去面对的情况。

“那也要放弃,我们如果继续在坦塔和德军对峙,那隆美尔就敢让他的装甲师,直接去曼苏拉和济夫塔我们就被包围了。”奥金莱克郁闷的开口说道。

他现在面临着一个很不同的情况,那就是进入到尼罗河三角洲之后,进攻的地方明显多了起来。

在亚历山大港丢失之前相比较,双方都只有一条进攻道路可以选择,所以防御是可以有重点的。

现在的情况是,开罗还有其他地方,构成了进攻路线的多样性。这就让防御一方开始顾此失彼,也就更加暴露出防御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么说,我们只能撤退到曼苏拉去了”第7装甲师的师长跟着郁闷起来,开口如此问道。

曼苏拉虽然可以防守,不过对于整个尼罗河集团军来说,并不是一个真正安全的防御位置。

如果隆美尔从南面突向苏伊士运河的话,奥金莱克就只能继续撤退,还只能向塞得港方向撤退。

而这个时候,隆美尔的军队利用距离方面的优势,强渡苏伊士运河的话,尼罗河集团军还是有可能被包围在苏伊士运河以西。

“虽然也不安全,不过我们还是先去曼苏拉休整一天吧然后继续向塞得港撤退”奥金莱克说起自己的计划的时候,有明显的无力感。

他接手整个战局的时间太晚了,手里的兵力也太少了这都让他陷入到了很被动的局面之中。这种局面是韦维尔上将造成的,是阿兰坎宁汉造成的,一连串的失败不仅仅是葬送了英国在北非的军队,也葬送掉了大量的缓冲区域。

正文239衰落的英国

在已经被动的情况下,奥金莱克真的无法抗衡隆美尔这样的对手。因为隆美尔是一个善于进攻并且愿意进攻的指挥官,他不会轻易把进攻优势让给自己的对手。

隆美尔之所以被很多人诟病,说他在北非的一系列行动都有不顾大局之嫌疑。可也从他抗命不尊,在北非抢攻的事情上也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喜欢进攻的将领。

在他的著作里,那句让人血液沸腾的名言“进攻,进攻,再进攻”就是他这个将领最完美的诠释和写照了。

不过,无论如何,英国军队在埃及的失败,已经传回到了英国本土而这一次的失败,是丘吉尔无论如何都压不下去的了。

亚历山大港的失败,丘吉尔把责任推给了阿兰坎宁汉将军,说这场失败完全是因为这个指挥官个人的鲁莽所致。

德军飞机在英国上空投下了有关攻占亚历山大港的消息,已经引起了震动,很多英国平民已经染上了失败情绪,他们需要的是鼓舞,而不是一次次的失败来落井下石。

如果说德国攻占了亚历山大,还不能让每一个英国人意识到战争已经对自己的祖国非常不利的话。

那开罗如果被德军占领了,这也就算是埃及丢得七七八八的变相说法了。埃及都丢了,日不落帝国岂不是被人拦腰截断了

“我还能怎么安慰自己的国民亚历山大港被攻陷的消息,现在我还用造谣来压着呢开罗我怎么说”丘吉尔愤怒的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发起了咆哮。

在首相办公室里工作的秘书还有其他官员,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首相的咆哮,因为最近的时间里,这种咆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起来。

德国间谍盗走了喷火战斗机的数据,并且用这些数据在天空中安排战术,虐杀英国的战斗机部队,让英国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防空,变得更加困难起来。

当空军的战斗机处于劣势的时候,依靠地面上的高射炮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选择。

这种选择分散了原本就不怎么样的英国工业产能,让原本用来生产坦克和飞机的钢铁还有其他原材料,被投入到了防空炮的制造上。

于是资源被分散开来,各种武器的生产就陷入到了型号混乱,选择众多的轮回之中,最终被对手各个击破彻底击败。

英国本土现在就是这种状态,丘吉尔为了应付越来越难对付的德国版的战略轰炸,已经下令加紧建造更多的高射炮了。

他下令生产1000门大口径的高射炮,还有配套的探照灯,用于夜间防空作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